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離開宿州30多年,如今回到宿州在埇橋老城區轉轉,竟然暈頭轉向。

許多街巷面目全非,一些非常熟悉的老地名,也大都消失了,心中不免有些惆悵。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宿州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文化厚重,人傑地靈。

自唐憲宗元和四年始置宿州來,千餘年間,宿州一直是歷代州府的治所。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上世紀70年代,我在宿縣城關居住,那時還是宿縣地區行署所在地。

後來成立了縣級宿州市,也就是現在的埇橋區。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由於歷史變遷,行政區劃變動,宿城以外的老地名我難以記述。

只是對宿城的老街老巷比較熟悉,至今難以忘懷。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宿縣老縣城有東關、西關、南關、北關四條大街。

那時我的家住在小東門,對面南邊是長途汽車站,向東就是火車站和東關大街。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我平常買菜去聯絡街或者地藏廟巷;買報刊書籍去小隅口,那兒的郵政大樓有各種報刊零售。

週末帶孩子去雪楓公園遊玩,有時去城隍廟劇場聽戲。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在城隍廟不遠處,就是宿縣地區泗州戲劇團和梆子戲劇團,附近有一條巷子叫竹竿巷。

大隅口和小隅口是宿城的鬧市區,不僅有百貨大樓,還有七姊妹商店,街道商鋪門挨著門,一天到晚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有一些民間藝人擺地攤子玩雜耍,還有的賣狗皮膏藥、大力丸,宿縣話說是“賣當的”。

宿州文脈深厚,宿城的老地名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脈絡。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史料記載,歷史上大隅口附近有條河,河水東西貫穿城區,河的南岸有大河南街和小河南街,也是繁華的商業地段。

木牌坊對於老宿縣人來說,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我沒有見過木牌坊,只知道位於“八一路”與中山街的交叉點附近,老宿縣政府大院對面南邊。

據說木牌坊是建於清光緒19年,直到七十年代初還存在。上有“木牌坊”三個大字,牌坊的南面寫“南疆鎖鑰”,北面寫“枕山帶河”。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只是木牌坊的來源,很多人講不清楚,誰建的、為什麼建的?好像地方誌也沒有記載。

這些年宿州經濟發展較快,舊城改造房屋拆遷,很多老地名正在消失,如插花巷南面原來的宿州賓館地段,已經成了萬達廣場。


小隅口、九道彎、木牌坊、插花巷,宿州市埇橋這些老地名令人難忘

這或許是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必然結果,但是這些老地名卻是歷史和文化的載體。

我們都說宿州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當城市的老地名消失殆盡後,誰還能找到這座古老城市的印記刻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