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从人类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到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经历了大约500万年至700万年。在这数百万年的时间里,面临了无数的灾难,它们或来自战争,或来自自然,又或者是病毒、瘟疫,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灾难,都对当时的人们造成了难以修复的伤害,历史也像一面镜子,让后人引以为戒,今天就让我们来细数一下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并分析如何避免。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

1、来自动物的灾难

动物一直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们温和而可爱,如小狗既可以帮助主人看家,又可以带给老人孩子温暖。牛可以帮助农民耕田,猪、鸡、鸭更是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然而就是这些与人们“亲密无间”的小动物,却造成了历史上几次重大的“瘟疫”。

  • 鼠疫:最严重的瘟疫

鼠疫又名黑死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公元6世纪,鼠疫第一次爆发,最初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流行,转瞬就波及了整个世界,仅意大利佛罗伦萨就有近1O万人丧生。而1348~1350年间爆发的鼠疫,致使2500万欧洲人死于非命。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 疟疾:人类的最大杀手

疟疾是伴随人类最早的疾病。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古罗马作家的作品中就已经对疟疾有了记载。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人类最大的杀手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范围内,仅是呈现临床症状的疟疾病例每年就在3亿~5亿之间,而每年因患疟疾而死亡的人数则在1OO万~300万之间。在古代,人们都认为疟疾是“神 的旨意,是不可抗拒的。直到2O世纪初,科学家们终于发现,蚊子才是传播疟疾的“罪魁祸首”。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 炭疽:已经得到控制

炭疽杆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由它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炭疽。该病最初是牛、马、羊等动物间的传染病,后来传染给了经常与牲畜接触的人,使其患上皮肤炭疽。这是一种无痛的皮肤溃疡,但难以治愈。而肠、肺、败血型和脑膜型炭疽均十分凶险,可致患者在2~4日内死亡。人类在19世纪80年代后发明了控制炭疽的办法,并形成一些惯例,如向家畜定期注射炭疽芽孢疫苗等,使炭疽对人类的威胁得到控制。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 埃博拉病毒:死亡率达80%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首次出现在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这种神秘病毒附身在蝙蝠身上,先后又在加蓬,苏丹甚至英国现身。感染艾布拉病毒的患者死亡率高达80%,且症状恐怖。埃博拉病毒已有过十次大规模的爆发流行,首次爆发就夺走了300多人的性命。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 疯牛病:至今仍无药可治。

1986年11月英国发现了第一例疯牛病,到1995年5月已有16万头牛感染。1996年3月20日,英国政府首次确认人吃了病牛肉也可能会感染疯牛病而死。截止目前为止,全球至少有125人死于此病,因为无药可治,死亡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2、来自战争的灾难

人类对自然和科学的掌握创造了更好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灾难。1987年震惊中外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便是人类残忍历史的见证。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缺失最终会威胁到人和生物的生存,下面我为大家选举了一些历史上的重大战争事件。

  •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核反应炉熔毁,大量辐射能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原子尘污染。污染海扩散到了西部国家,从当时的苏联到接近欧洲,数以万计的儿童被切断为甲状腺癌,该反应爆炸区近20英里范围至今仍被封锁。四号反应堆被人们用巨大的石棺密封起来,这是个漫长的地核退散过程。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 印度博帕尔

1984年12月2日深夜,联合碳化物公司位于印度博帕尔的杀虫剂制造厂发生事故,45吨有毒化学成分从设备中泄露出来。数小时内,上千人因此丧命。在接下来的数月时间里,又有1.5万人中毒身亡,近 50万人不同程度受影响。受影响的人当中大多数人失明、器官坏死或是有其他身体故障。受污染区域中出生的婴儿,大多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生理缺陷。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 科威特油火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萨达姆•侯赛因不甘心无法得到科威特,他指使一名男子对科威特的油井进行爆破。大约600口油井被点燃,这些火燃烧了7个月。整个波斯湾上空弥漫着有毒气体和煤烟尘,不时下起黑雨。在美国宇航局的描述中写到“在沙石为主的波斯湾地表上混合了石油、煤烟尘,凝固成一层新的表硬化物,这种硬化物侵占了整个波斯湾 5%的面积”。大量家畜和野生动物因为油尘污染死亡 ,他们的肺受影响呈黑色。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二、人类的灾难为何屡禁不止,我们该如何有效的躲避灾难

1、如何避免来自动物或疾病的灾难

  • 与动物接触后及时清洗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小动物所带来的瘟疫,他们或许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侵犯许多病毒的藏身之地才将他们显露出来。而这些病毒的爆发也告诫这我们在与小动物接触后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将这些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 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

不少疾病都是来自于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而至今人们都没有研究出这些本该在动物体内的病毒,是通过何种方式进入人们体内。对此我们最好的解决方法便是,远离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从而有效避免与野生动物的接触。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 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用大量的篇幅告诫人们那些不能吃的野生动物,以及食用后可能产生的症状,然而人们并没有把先人告诫当一回事,继续大肆的虐杀、食用野生动物,以下便是我从《本草纲目》中收录的不可食用的野生动物的篇章。

第一类:鸟类

李时珍曾说,"诸鸟有毒",其中特别提到,自然死亡的鸟类,李时珍指出鸟类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种,在不清楚鸟类死亡原因时食用其肉,很可能会令自己生病。同时李时珍也指出畸形的鸟是不能吃的,吃了会使人丧命。

第二类:水禽类

鹭鸶、鸳鸯之类的动物。他们身上都是具有一定毒性的,使用后很可能会导致人头晕头痛,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死亡或疾病。

第三类:虫类

蜗牛、蚯蚓之类的动物,倘若食用很可能会发热起风疹,或出现狂热等症状。

第三类:磷虫类

穿山甲、蝮蛇、白花蛇。食用穿山甲容易使人引起慢性腹泻,蛇类的头部往往具有剧毒,食用可使人致死。

第四类:兽类

豪猪、野马、熊掌他们的肉味道苦、寒、酸,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兽类都具有毒性,然而食用兽类,往往会引起血热,消男子阳气。

做到以上三点能在源头上防止一些疾病的产生,另一面国家、社会也应该重视对医学的研究,青少年则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大对医学研究的投入。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2、如何避免来自自然和战争的灾难

  • 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浪费

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异常、水土流失、臭氧层破坏、地面沉降、赤潮、土地盐碱化、土壤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泥石流、海啸、海平面上升。这些都是人类大肆侵略自然所造成的。

保护环境的方法有:减少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等。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 避免战争,增加国家的军事实力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对于战争我们普通人能做的的确很少,然而无论何时增强国防积极备战都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国家势必需要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国家的军事科技水平,做到未雨绸缪,防范未然。

三、灾难后如何治愈心理伤害

经历过重大灾难后人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心理的变故,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梳理,为此我为大家总结了以下一些心理治愈的方法。

  • 学会接受

首先学会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不管是亲人的离去,还是家园被毁,都是已经过去的,不可改变的事情,人们所能做的就是接受。让过去的过去,让逝者安息,生者向前。勇敢的面对过去,努力的向前继续生活,最终要的是一定要树立希望。

  • 融入集体

千万不要将自己孤立起来,要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面对困难,要尽可能的多与人沟通,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不要隐藏自己的感受,而应该试着把压抑的情绪说出来,或通过大哭等方式,来发泄自己压抑、悲伤的情绪。如果可能应尽量多和家人朋友呆在一起,多和他人进行交流,因为彼此有相同的经历,更能够彼此鼓励,彼此安慰,彼此支持。

细数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让后人引以为戒

  • 帮助他人

对于那些痛苦的回忆,不必刻意的去忘记他,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但不会一直停留。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做了利于他人的事情后,会给帮助的人留下快乐的感觉,使他感到存在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渐恢复自信心,增强自己的价值感,从而尽快忘记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因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的事情,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走出痛苦。

  • 转移注意力

利用业余时间发展爱好,如参加文娱活动,去想去的地方旅游,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将注意力转移到轻松舒适的事情上。

  • 保持身心愉悦

遭遇重大灾难后,更应该注重休息,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开车要特别小心,在重大压力时,会大大增加出车祸的概率。


四、结语

以上谈了一些我对灾难的认识和建议,对于灾难谁也没有勇气说,自己一生都不会遇见。为此我们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从源头上防止,也从终端上考虑解决策略,愿人间永无灾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