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胡红梅事件,你有什么看法?是单一现象吗?

Strivefor


最近比较令人惋惜的两个人,一个人是胡红梅,来自于教育界的明星,另一个人就是孙杨来自于体育界的明星。

来自于不同的两个领域,但是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触碰了规则。

无论是谁,只要触碰了规则,必须要受到惩罚,即使他是天上的最亮的那颗星星,也要把他的星光去掉,将他贬落凡尘,依法惩戒。

作为一个老师,我是极度鄙视胡红梅这种做法的,为了自己出名获取利益,抄袭和剽窃他人的作品,还恬不知耻的在学校教育学生,甚至当上了副校长,这简直就是莫大的讽刺。

我们每天都教导学生要诚实做人,考试的时候不准抄袭,但是很多老师却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在前两年支撑近期的时候,很多人主动联系,各种论文造假的机构,购买论文。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其实这几年在学术圈,各种造假新闻屡屡传出,包括前一段时间的翟天临论文造假事件。

饶毅是首都医科大学校长,还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讲席教授。饶毅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实名举报,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多年持续学术造假,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裴钢1999年发表的论文中,3张图不真实,存在造假嫌疑。

其实这种学术造假无非就是利欲熏心,很多人追求学术根本就是幌子,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这条道路获取更多的利益,得到更多的资源,而根本就是他的,心术变坏了。

爱因斯坦曾言:“大多数人说, 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 是人格。”科学、学问是神圣的事业, 与虚假、盲从、迷信直接相反对。无论是治学、作文、说话都要讲究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 都要求真、求实。


宇宙最好老师


首先要看这个老师书是不是真教的好,像我有个启蒙老师,小学一年级两年级教的非常好,当时在全县都名列前茅的,但是他要评上小学高级就比登天还难,要想凭上,有许多硬性条件,就得动脑筋想办法,过五关斩六将,要就是抄袭,要不就是放弃,情何以堪。如果就是为了荣誉,而且是那种被荣誉把自己是谁都忘记了,还乐在其中,沾沾自喜,最后身败名裂就不应该了,出来混,总要还的。还有这个胡老师说句实在话还是很有气质的年轻时候肯定漂亮,你懂的!


巴山夜雨5873


你说的胡红梅事件,应该是深圳美女校长胡红梅抄袭的事吧。

胡红梅虽然只是一名小学教师,只是深圳一所小学的副校长,但在业界还是颇有名气的。当然不是她人长得漂亮——她确实颜值很高,看着舒服干净,看到她后,立马就会想到苏轼的那句诗:腹有诗书气自华!

但她出名不是因为颜值高,而是因为她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著作颇丰,产生不小的影响。因为她一直以来倡导读书且身体力行,而重视输出(写作),看起来颇有建树,成为2016年度“阅读改变中国”年度提灯人。她的影响甚至扩大到了国外,成为马来西亚阅读种子教师公益行动总导师。

胡红梅“抄袭门”的发端,是山东一位小学教师的作品多次被其抄袭,吃相太难看,忍无可忍之下,对其进行了曝光。网友们自然会适当挖一挖,看看是否是偶尔为之。结果还没用力深挖,就大吃一惊。

胡红梅不仅抄袭山东这位同行的作品,还抄袭台湾作家的整本书,还抄袭加拿大作家作品。这些抄袭的作品,变成了她的科研成果,变成了她博取名利的筹码,于是,她成了“点灯人”,成了阅读推广大使,成了阅读总导师!

在事实面前,胡红梅无法抵赖,只好发声道歉。

而对于她的道歉网友并不买账。不光是胡红梅的道歉极不真诚——在她看来,她不是抄袭,而是引用(据说连序都抄上去了),更是对这类违背师德行为的深恶痛绝,对学术腐败的深恶痛绝。

胡红梅事件,让群众对学术成果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严重损害学术权威。

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学术腐败后,人们不再相信专家,不再相信权威。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论文造假,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学院裴钢院士等涉嫌学术论文造假。娱乐圈中的翟天临也因论文造假被取消学位。由此可见,胡红梅事件不是单一现象。

希望教育部门和知识产权保护部门重视这些事件,更要理性反思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要对症下药,尽快纠正这类不良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昕雨橙子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挣钱之心,永无止境。

胡红梅老师,身为为深圳特区龙岗如意小学的副校长,一年收入40万+,足以秒杀全国98%的教师同行的工资待遇,为什么在教育一线上,动了歪心思,借着公益之名,用抄袭手段,行肥私之事?

这是在看了胡红梅副校长的履历和光环之后,又看了她的360度无死角靓照之后,油然而生的喟叹。

这是她事出之后,受到的处罚,不算轻:

1、责令其立即停止所有侵权行为。
2、撤销其如意小学副校长职务,调离教学岗位。3、撤销“龙岗区胡红梅名师工作室”,撤销其龙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4、责成所在学校在本学年度师德师风考核中将其定为“不合格”等次。5、对胡红梅已获得其他相关荣誉称号,我局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相关规定处理。

从上述处罚中,我们可以看出,胡红梅佳作生涯,到此为止,以后只能靠着工资生活了,但也有可能她前期捞的钱已经足够多,也不在乎这点了。


在胡红梅副校长被免职之后,我们讨论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与其说 这是诅咒后的结局,不如说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必然。只是,我们也清楚,胡红梅此类事情,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教育土壤的污染,是因为逐利的行为出轨,是因为我们的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也是因为犯罪成本,可能太低了。

送别胡老师后,我们还会迎来另外一个继承人们吗?这也许,才是我们更担心的问题。

最后,只想对胡老师说,不要写遗书,活着不好吗?


教育练真堂


胡红梅抄袭事件,并不是单一的现象,在高校里更严重。

3月初,深圳市龙岗区一美女副校长胡红梅,因为抄袭山东省淄博市小学老师王爱玲老师的文章而被举报。

最近,此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主要因为包括几个名词: 副校长、老师抄袭,师德、学术不端等!

胡红梅作为一名教师,违背师德,抄袭他的作品来给别人讲解,(1)深深地伤害了他所教的学生、(2)伤害了王爱玲老师、(3)损害了老师在社会上的形象。

并且,借助抄袭行为获得了各种荣誉,比如“青年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属于辜负了组织对他的信任,伤害了学校里其他老师的利益。


最后,处理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3月6号,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对胡红梅抄袭行为,公布那处分决定:取消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彻掉副校长职务,并对个人给予处分!

这些年,有很多老师,甚至是教授,抄袭他人成果来评各种职称,甚至是获得各种荣誉。

在高校里,很多有行政职务的领导,为了评职称拿各种先进,为学校里其他教授进行强迫合作,变相的窃取人的劳动成果,并且有利于利益输送的成分。

【案例】我们学校一个副校长,为了评教授职称,(1)为满足上课课时要求,让别的老师替他上课;(2)别老师的科研成果,也一定要写上她的名字;(3)各种大赛,都要写上她为指导老师,而实际她并没有参加指导。

当然,她也会给这些老师一些好处,比如学校的项目优先批给这些老师,公费送这些老师出国深造等等。

最后,她在职称评审委员会上通过了,但是也遭到了其余教师的联名举报,最后由于证据不足,只撤掉了教授的职称,还没有撤掉职务。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遵守基本的师德,并且行为世范。但是,发展到现在,靠老师自觉已经不行了,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人员进行举报或者是查处,以遏制这股不良抄袭之风!


牵牛花牵牛郎


才注意到“胡红梅抄袭门”事件。有关事件起始,相关处理各位回答的已经很清楚了,就不赘述,现在仅谈个人怎么看。

一是大家多数回答的有个漏项,就是对其处理没有谈及是否已经了事。我想说的问题是想补充一下 ,对胡红梅已经进行的处理或是学校或教育局等的行政处理,如果她抄袭从法律角度来说涉嫌违反著作权法,那么是否有相关主体对其追究法律责任?否则,我们这种以行政代替法律处理违法事件的模式不利重惩违法犯罪。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读书人偷书不算偷”。平常我们发个言,写个总结 ,编个教学课件自用什么的借鉴一下、发挥一下别人的也未尝不可。但作为一种名人,开办工作室,挣钱牟利已经相当水准的教学人员、公职人员把明明白白的抄袭当成一种变现显名的工具了,那就是不能简单的等同“借鉴”“发挥”了。

否则 谁害怕抄的盆满钵满?谁不想大胆的抄个名利双收?

此风已如前面大家认可的已不是单一现象了,那么这种已显性的风气不杀,教育界、学术界的风气如何正本清源 ,这种不劳而获的秩序如何纠正,这已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了。

二是产生和培育“胡红梅抄袭门”事件的土壤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推手一步步将她推进到今天这个样子?有人说是她师德尽丧、利欲熏心所致,也有人认为是教师职称评定唯论文硬标准埋下的祸根,甚至有人认为是她红唇美貌与底牌乖巧结合的结果。更有人把教育的一种商业化运作算做了她的幕后推手。

但我觉得“胡红梅抄袭门”更多的是一种个案,虽然从这个事件胡红梅身上折射出当今教育、科技界的一些惯常现象,但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互为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目前我们教育、科技界的一些不良学风、教风、研风并不是非要制造出这么一个胡红梅来,胡红梅也不是按“你们都职称论文造假我也抄袭出书”这个逻辑来行事的。反过来说,胡红梅抄袭了,那么教育界、科技界都在抄袭成风了,这也不对。一个老鼠屎怎么就能坏了一锅汤了呢?这种以偏概全的思维、这种以点打面的论断要不得。

但为什么会出了个胡红梅抄袭门呢?我认为第一和个人能力有关。胡红梅不会不知道抄袭的可耻甚至触法,但又不得不为之。为什么?很简单:自己不会,自己弄不出,自己更没有时间。这么美的女士,不要打扮花时间出门吗?点灯熬夜的著书,著不出,那有抄袭信手拈来的速速。第二,胡红梅不抄袭行吗?不行,那么多的头衔、名誉、光环、闪光灯、美钞、美言,想不继续抄袭下去都不可能。已经绑上这辆车了。

至于大家对胡红梅继续不依不饶,那是好事。起码这是一种对个人、对周围、对社会的一种检视,一种拷问。

中国已经走上科技创新型国家这条民族复兴之路!现在人人具有原创已是个人存在的标配。至于抄袭和搬运这种低级活已经快没有人干了,你胡红梅们还不清楚还不明白吗?

你今天原创了吗?以后走在路上打招呼要这么问,不要再抄袭“你吃过了吗?”


U戴军


多么好的职位呀!(副校长)

多么漂亮的一位老师呀!

真的可惜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3月6日,深圳市龙山区教育局给予胡红梅如下处分:

【2】撤销其如意小学副校长职务,调离教学岗位。

【3】撤销“龙岗区胡红梅名师工作室”,撤销其龙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4】责成所在学校在本学年度师德师风考核中将其定为“不合格”等次。


作为一名副校长,作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作为2018年全人教育奖获得者……作为深圳市“十大全民阅读推广人”……竟然靠窃取他人劳动成果来提高自己的“身价”。

老穆就想问,这样的名师,所取得的短暂荣誉,有何意义呢?

胡红梅的做法,完全是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如今看来,实属不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如今,自媒体流行,因而人们对版权意识非常强烈!

如果你抄袭他人成果,甚至连标题都不愿意改,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被名利冲昏了头脑?


老穆认为,这绝不是单一现象,还有不少人有着抄袭的陋习!

老穆希望通过这件事,能够引起那些爱抄袭人的注意,尽早收手!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老穆说语文


胡红梅老师漂亮、优雅、知性,仅凭印象觉得人很不错,事实上胡红梅老师的教学水平,工作能力也是极强的。如果没有抄袭这件事,胡红梅老师应该还是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女神”老师,应该还享受他人的仰慕和崇拜。可惜,因为这件事,胡老师跌下了神坛,成了千夫所指。


虽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过错有大有小,小错尚可原谅,大错就无法弥补了。所以做人要有底线,违背原则的事情坚决不能干,也不要干。

作为老师,为人师表,要恪守职业道德。作为名师,更应当注重和加强自己的个人修养,要知道,名师的形象不仅仅代表个人。名师是公众人物,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更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胡红梅事件即是如此。

胡老师抄袭事件之所以引发这么多人的关注和指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不仅仅把矛头对准了胡老师一个人,而是对准了像胡老师这样的名师群体。要知道,很多所谓的名师,其实名不副实。他们之所以成名,一是课讲得好,能拿的出手。于是,经过包装,一节课反反复复地讲,最后成了名。也就是面子工程做得很好,至于能不能沉下心来,认真搞教学,恐怕很难说。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发论文,出专著,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胡红梅老师即是如此。发文章本也无可厚非,写自己的教学感悟,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不过,那样做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有人看。抄别人的,抄名家的,省时省力。孰不知,这样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毁前程。


名师一旦出名,各种荣誉接踵而至。比如胡红梅老师获奖无数,其实,作为一名老师,如果踏踏实实在一线工作,哪有那么多的虚名?何况,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想得个市级省级模范都感觉不容易,而名师们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取得,能让人心理平衡吗?

胡红梅老师现在被处分,不少人认为处分轻了,可见大家对她这种行为和做法的反感!这也给其他沽名钓誉的所谓名师提个醒,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静静助学


胡红梅事件已经发酵两周了,网上闹的沸沸扬扬,之所以引起这么大轰动。无非是:

第一:为人师表的老师都如此,教育还有希望吗?

第二:为什么这么久才被曝光?

第三:教师追逐名利比大家想象的严重多了。

作为老师我想说的是:

1、名师包装为什么越演欲裂?

这几年,每个名师前面不加几个头衔好像他就不是名师?每个地方对自己的名师都是恨不得多加几个称呼,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扪设立名师的初衷是什么?

2、真正货真价实的名师有几个?

名师在一线上课的有几个?为什么当个名师就一定要会写各种文章呢?文章能教学吗?对教学有多大益处?

说实话,真正在一线教书的他哪有时间写那么多文章?不抄袭怎么办?

3、一个老师,为什么做事如此高调?

每个人都懂得低调做事,这个老师为什么如此高调呢?很假单,为了广告效应。学校也想借此宣传,所以就把她越推越高。

4、教育的评价体系太有问题了?

我们对老师的评价不看实实在在的教学,就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教改论文,有多大作用?

什么翻转课堂、高效课堂有多大区别?不过换个名次忽悠人罢了。外行人不懂,老师那个不知?

老师们最需要淡泊名利,静心教书。可看看现在的教育,逼迫着老师追逐名利,各种噱头名目繁多,一会名师,一会学科带头人,现在还有什么名师工作室?能起到什么作用?除了给领导和个别人带来点名和利,对一线教师有用吗?

不是胡名师有问题,是我们的整个教育都太浮躁了?太功利了?


人生如梦LLH


天下乌鸦一般黑……

《高考,从固定制走向自选制》

郝峰涛

高考,为什么是“语数外+文理科”?科学吗?合理吗?符合教育成长吗?

大问题只是一个小矛盾:人到底是全科发展,还是优科发展呢?高考能否从固定的学科制,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选制呢?

论一:纵观历史,横观社会,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领域的优科专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论二:人都是以“中心发展”为模式,以某一方面为核心,进而带动相关或相近方面的学习,而强迫性均科发展实际是去“中心”化,大量而无用的知识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趋势,最后连同兴趣、方向和高度一块埋葬。

论三:孩子们各有天赋和兴趣,在发展中就会产生不同的优势,这是自然分化和社会分化的必然,也是天才成长、优科发展的内因外果。天才高于优科,优科高于均科,均科只能算是个人才。全面均科发展,其实是一种违背人性发展的人才策略。

论四:优科的成功在于他们努力建设自我的专业兴趣、专业方向和专业高度,而所谓的均科其实是被误导的无兴趣、无方向和无高度的三无产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长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专业发展。

所以,优科的人才发展观是优于现代教育中盛兴的平均主义均科观。天才源于天赋,优科源于兴趣,均科源于误导,平均主义均科观是扼杀天赋、迷失兴趣的祸首。

教育,当不当“育人为先,选才为后”呢?

一,高考要不要从“均科固定文理制”向“优科自选建构制”转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发展,以自身优势学科为中心进行知识建构,可在高考科目“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选四科进行计分选拔,其余参试科目的分数作为参考。如:甲生自选“生数理英”四科计分,乙生自选“生化数史”四科计分,可同时报考清华生物的相关专业,择优录取。

二,中小学可不可以让孩子在“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等”自选优势学科参加评价,其余科目作为参考,多一些包容,以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兴趣、方向和高度呢?

三,学生优势学科的不确定性、可改变性和学科组合的复杂性,有利于打破教育功利和学科固化,弱化家长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强化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四,学习的目的才是教育的方向,所有强加给孩子的学习目的都是陷阱,因为孩子的未来只属于他自己!

五,学习的四重境界:知识之境――课本知识是孩子学习的全部;精神之境――精神诱导孩子进行知识学习;兴趣之境――孩子以兴趣为中心进行学习;天赋之境――孩子以天赋异禀的引导学习。

中国孩子无童年,教育当打破主副科、文理科、快慢班、填鸭式和应试观,要鼓励学生培养兴趣、寻找方向和建构高度,要给天才、优科更大的成长空间!

荒原开蹊径,枕草待晓钟。

十年心酸梦,只为此文生。

 

致敬:

千千万万的孩子才是我们的事业,若您觉此文不错,请推送转载,举手之善,或将成为教育改革的最大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