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與唐伯虎同為"吳門四家",為何仇英不及唐伯虎?我們低估了

仇英身為吳門四家之一,畫法獨具一格,並且對於明代中後期畫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仇英僅僅只是漆匠出身,但是畫藝卓然、畫技超群,雖然歷代畫史畫論對於仇英的繪畫藝術的評價褒貶不一,並且仇英也不是吳門畫派的領袖,在文人社交圈的影響力不及沈周、文徵明這些大師,後世影響力也不及唐伯虎。

那麼,時至今日,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仇英的繪畫藝術呢?仇英的名氣為什麼趕不上唐伯虎?仇英的繪畫與唐伯虎相比,究竟有什麼不同呢?帶著這些好奇的問題,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揭開吳派畫家仇英的神秘面紗吧。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仇英繪畫

01、泛覽百家,獨具一格:仇英的繪畫藝術特點與繪畫風貌

身為"吳門畫派"的追隨者,仇英深受"吳派"筆墨的恩惠,並且在中晚年在各個收藏名家手中,觀摹前代名跡。所以,仇英後來形成的繪畫藝術風格受到前人繪畫筆跡的影響頗大。並且,在其繪畫創作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形成了不同的繪畫風格,以及獨具一格的藝術面貌。

仇英在繪畫創作早期,很明顯地受到文徵明那種工細秀潤一派繪畫風格的影響。不過,在中年以後,仇英的繪畫風格逐漸從細密秀潤轉為了勁健雄放,雖然畫法風格近似宋人,但是不完全相同。後來的何良俊有對仇英的畫法風格作過一番評價:

其畫法宋人,學馬夏者,若與靜庵(戴進)並驅,則互有所長,未知其果孰先也,亦是院體中一的高手。

仇英為近代高手第一,兼有南宋二趙之雅。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仇英 青綠山水畫

也許,仇英的繪畫風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老師周臣的影響,他在拜師周臣學習的幾年時間裡,得以全面地學習南宋院體畫風。值得一提的是,仇英在學習南宋院體繪畫的時候,嘗試式地運用半邊式構圖來創作,明顯受到了馬遠繪畫的影響。

稍作總結來說,仇英的院體畫風主要來源主要可以分為兩種:其一,師法周臣。周臣是明代中期著名的職業畫家,擅長人物畫和山水畫,取法於"南宋四家",章法嚴謹、筆法工整,唐寅和仇英均在此門下,格法上極為接近,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凡唐宋名筆無不臨摹 , 皆有稿本 , 其規仿之跡 , 自能奪真……雖周復起 , 未能過也。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仇英 立軸繪畫

其二,臨摹古蹟。仇英曾經臨摹了大量唐、宋、元的名畫,尤其以南宋居多,從各大博物館的館藏資源來看,仇英曾經臨摹過唐代李思訓《海 天落照圖》《仿小李將軍海天霞照圖》,宋代張擇端《清明上 河圖》、陳居中《文姬歸漢圖》,此外上海博物館還藏有其《天籟閣摹宋人畫冊》十五頁,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臨宋元六景》。由此可見院體畫風對仇英的影響。出身低微的仇英能見到如此多的古畫名跡,離不開大收藏家的支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仇英高超的畫技集中表現於人物的畫法上。他在人物畫方面風格多樣 , 造詣很高,常人無法企及。主要的人物畫代表作品有《人物故事圖冊》和《柳下眠琴圖》等,將數家之法融為一體 ,畫格精神也遠超畫工之列。《吳郡丹青志》中有對於仇英繪畫評價:

發翠毫金 , 絲丹縷素,精麗豔逸,無慚古人。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仇英的繪畫在雅俗之間得到了很好的轉換,畫技超人,泛覽百家,獨具一格,位列"吳門四大家"之內,在中國繪畫史中烙下了永恆的印記。

02、提攜仇英的恩人——吳派領袖文徵明,一段師生恩情

仇英和文徵明都是同時代的文人,並且仇英作為晚輩,他受惠於文徵明的提攜幫助。據相關記載,文徵明常常邀請仇英合作繪畫,通過這種事情,足以證明仇英與文徵明亦師亦友的密切關係。比如,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摹李公麟蓮社圖》就是兩人合作創作的繪畫。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摹李公麟蓮社圖》

仇英在結識文徵明的一段時間內,也依靠於文徵明良好的文人社交圈層,培養起來比較良好的人際社交關係。

文徵明出身於官宦世家,自身具有比較優越的發展條件,而仇英僅僅漆匠出身,所以更需要已近成名的老師的引薦與提攜。

文徵明本身作為吳派領袖,他是特別重視提攜後輩的。除了文徵明與仇英共同作畫以外,文徵明還會特意在仇英的畫作上題寫文字。比如,1540 年,文徵明就在仇英創作的《雙駿圖》軸上題寫了這樣一句:

嘉靖庚子春三月六日,文徵明書於停雲館。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雙駿圖》軸

於是,經過文徵明的提攜幫助,仇英也常常有機會到一些收藏家的府邸之中遍觀書畫名跡,從而促成了其後來畫技的成熟。

仇英的成名也比較早,大約在1530 年,仇英就已經成為了當地聞名的畫家,並且有著門徒和畫坊,同時他也憑藉著高超的畫技,成為了一些收藏家中的"駐府畫家"。在這些收藏家中,項元汴家族收藏算得上是最重要的,觀看項元汴的收藏對於仇英繪畫的影響也是很大。

仇英在項家居住長達十一年之久,後來聞名一時的收藏大家項元汴,他大約在十五六歲時就收藏了當時已經四十三歲的仇英所作的《仿周蓮圖》,並且對於仇英讚賞有嘉。仇英與項氏家族交好期間,也沒有辜負期望,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繪畫作品。比如,《臨宋蕭照高宗瑞應圖》《孝經圖》《劍閣圖》《仙山樓閣圖》《蕉陰結夏圖》《桐陰清話圖》等。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仇英 《臨宋蕭照高宗瑞應圖》

贊助人與畫家之間的關係,在明代中葉其實已經發展得相對比較成熟了,而這些家族財產雄厚、資金充足的收藏大家,恰好便充當了這一讚助人的角色。美國學者李鑄晉就曾經對於"贊助人"這一概念作過一番闡釋,承認了贊助人這一定義群體範圍其實蠻寬泛的,各行各業的人只要能夠對於書畫家有過經濟援助,都可以稱之為贊助人,就好比我們現在的贊助商一樣,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那麼,仇英的贊助人主要有哪些呢?除了大收藏項元汴以外,還有兩位重要的贊助者,他們分別是陳官和周鳳來。據說,仇英為了慶祝周鳳來的老母親八十歲壽宴,進獻上了歷經六年而精心準備的《子虛上林圖》。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子虛上林圖》局部

03、仇英與唐伯虎繪畫風格比較,唐伯虎的名聲為何遠高於仇英?

與仇英相似的是,唐伯虎在早年也與沈周與文徵明等人交往密切。不過,仇英的事業發展似乎並沒有唐伯虎那樣坎坷不順,雖然仇英的資歷比較低,但是他的賣畫行情並不差。相較於唐伯虎,仇英由於沒有太多驚世駭俗 、萊鶩不訓的言辭詩賦,所以他在後世的影響力遠遠不及唐伯虎。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當時的江南地區商品業經濟發展,蘇州經濟富庶,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書畫行業的發展在全國也是"龍頭"。社會經濟逐漸與文人藝術緊密聯繫起來,文化藝術面向市民階層 , 市民積極地參與文化活 動 , 平民能更多地接觸原本高高在上的文苑雅風。此外,文人階層也能更多地接受了世俗的經濟生活規則和大量的民間文藝思潮,兩者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 。

仇英與唐伯虎正是受益於這一江南地區的經濟與文化氛圍,唐寅對於繪畫可謂是一片痴心,不過由於唐寅他那大起大落的仕途生活,在繪畫中常常表現出一種冷落與淒涼之感,比如他創作的《秋風紈扇圖》便是如此。唐伯虎在畫中將自己的身世比作成仿若青樓女子身世的班婕妤,不免有一點世俗香豔之氣。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唐伯虎《秋風紈扇圖》

而仇英的繪畫心態是與唐伯虎大為不同的,仇英多繪高人雅士 ,形象處理也都很樸素清靜。不過,仇英畫技表現明顯,更近似於畫工之作,略微缺少一點文人繪畫的逸氣之風。單就用筆而言,仇英在繪畫中的用筆偏於秀巧精工 , 不像典型的宋代院體畫那樣劍拔弩張、雄氣剛揚 , 而是在唐李昭道 、宋趙趙伯、趙伯驌的筆法基礎上多了一點元人的清爽淡雅之氣 。正如,明末的董其昌對於仇英作過一番比較詳盡的評述:

李昭道一派 , 為趙伯駒、趙伯嘯精工之極 , 又 有士氣 , 後 來仿者 , 得其工不能得其雅 , 若元之丁野夫 , 錢舜舉是已 , 蓋五百年而有仇實夫 。

​仇英得到了越來越多文人與富商買家的認可與接受,颳起了一場"仇英熱"。甚至,當時在蘇州有專門臨摹古畫的團體隊伍以 "仇英片" 為名,活動在江南一 帶的藝術市場 ,足見仇英在當時江南地區的名聲之高,只不過到了後代才逐漸被人們所淡化。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中國古代工細一派繪畫

04、總結:仇英的繪畫巧妙地結合了文人趣味與書畫市場,不意雅俗、不拘一格

在明代中期,雅俗共賞的書畫審美趣味之下,仇英的繪畫既滿足了文人階層審美趣味的需求,也迎合了書畫市場的口味仇英的繪畫風格多樣,不意雅俗、不拘一格,這既是一種個人努力創作的發揮,同時也是一種審美消費的結果。

如今,我們客觀地認識仇英的繪畫,就進一步揭開了隱藏於"吳門畫派"背後的那些神秘故事,不必過分崇拜,也不要過度苛責。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我們當下正確認識仇英繪畫的關鍵所在!

仇英與唐伯虎同為

明代 文人交際場景繪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