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次的疫情中看,大家認為高科技的網絡時代能代替講臺教學嗎?

心態自然


答案當然是不能,如果說可以的話,那麼現在網上大家就不會再不停的追問什麼時候開學了?

網絡教學,以前只是作為線下教學的一種補充,對於那種有能力學習,自己學習願望又比較強,有著很強烈的自律性的學生,對他們來說,可以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網絡教學存在的優勢,比如說你在偏遠的地方,平時接收的師資力量都是比較薄弱的,但是現在只要你有網絡,你就有可能享受到最頂尖的教學,接受最好的教育,接受多角度多層次的教學,同時也可以擴展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

然而,在實際的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這確實是對於一少部分學生來說是比較有用的,對於有一部分學生來說,尤其是那些學習自律性比較差,在教室裡上課,還需要老師不停地提醒的學生,那麼網絡上課的效果註定是差強人意的,可以說很難保證。

題主提出用網絡教學來替代線下教育,這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所謂替代,就意味著人人都必須要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並且能夠達到甚至超過在課堂上線下學習的效果,然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真實的情況離我們的目標差很遠。


蘇小妮


網課,永遠替代不了現實課堂

1.對於傳授知識的內容、多少、重難點講解等,與在教室上課完全相同。

2.對於網課,教學方法受到限制,例如:分組教學、個性展示等,無法做到。

3.對於網課,失去了育人的環境,環境育人無法實現。例如:在學校,學生能夠6:30起來讀書;而在家,懶得起床。沒有學校那個環境。

另外,實物環境也很重要,例如:板報、宣傳欄等。

4.對於網課,即時反饋難以捕捉,學生掌握的情況難以即時瞭解。例如:在教室,老師根據學生的表情、回答問題的狀況,能即時瞭解學生掌握的情況。但網課需要單獨的環節去了解,且滯後。

5.網課,可以教書,但育人會大打折扣。例如:在教室,老師的表情、動作、抑揚頓挫的聲音,都在教育學生。聲情並茂,變為只有聲音。

6.網課,失去了身臨其境,沒了環境的約束,老師不在身邊,不能自律的學生為所欲為。

7.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喜怒哀樂的表達,嚴重受阻。喜極而擁、手勢暗語等,無法做到。

8.還有很多需要現實環境的,例如:考試、集會、實踐等。這些都需要老師在現場。

總之,學校就是育人的專門場所,集中了人力資源、物力資源。打造了專門的育人環境,創設了專門的育人氛圍。它把育人放在第一,把教書放在第二,這是網課所不能企及的。


灼見2020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現在全國各地網課盛行的現狀,是因為疫情下的一種補救措施,開學的日期不斷延後,為了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才有課這種現象。這只是暫時的。

對於現在的網課,大家有各自的想法。褒貶不一。

網課:

一、它可以讓好的教育資源,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不管你在哪裡?都可以上這些優質的課。如果是錄播的,那麼如果在時間上得選擇也更有彈性

二、對於錄播的優質網課,它的資源是可以重複利用的。對於直播,教師對於直播場地也是可以有選擇性的。

三、這兩種方式都節省了學校的資源,學生可以在家學習。

課堂教學

一、課堂教學上,學生和老師的互動會更好,學生除了可以從教師的 聲音,還可以從教師的表情、動作、教學儀態各方面感受課文內容。

二、面對面教學,學生對於老師的反饋也更積極,更及時。以達到課堂上得互動。

三、 面對面教學,老師可以對不認真、開小差的學生給與適當的提醒。

四、面對面教學,老師可以對個別沒懂得孩子在課堂上進行指導。

五、對於作業部分,老師發現錯誤後,可以在課堂上對於個別學生的錯誤給與及時的指正。

但是即便這兩種教學方式各有各的優點。個人認為,課堂教學在現階段還是不會被高科技的網絡課堂替代的。

一、全民網課。那麼孩子必須得呆家裡上課,那麼父母雙方都要去上班,誰來陪同孩子,沒有爺爺,奶奶,或者其他家人的孩子怎麼辦?

二、農村的孩子現在很多條件都很艱苦,沒有設備去解決,很多家裡不只一兩個孩子。

三、就目前而言,大家這一段時間嘗試了網課,各種問題顯現出來,老師和家長都叫苦。

四、即便真的上網課了,很多時候老師在網絡的原因下,授課過程被曝光在網絡上,不乏有些家長會對老師的課堂有各種看法。這會激發家長和老師的矛盾。

五、並且這段時間的網課只是基於這個疫情的原因才盛行,待疫情結束後,學生們還是要重歸課堂的。

總之,隨著時間的發展網課可能會越來越完善,但課堂教學現階段還是主流。不會被取代。


掉隊的雲


從這次的疫情中看,大家認為高科技的網絡時代能代替講臺教學嗎?

我是一名教師,延遲開學這一段時間也在網上授課。

說句心裡話,我認為就目前而言,高科技的網絡時代根本無法代替講臺教學。

雖然我們已經進入高科技的網絡時代,網絡及電子產品已經普及。

但真正的教學,是發生在教室裡的,是發生在課堂上的。師生面面相對,教師組織引導,傳道解惑,學生自主學習,互動交流,獲取知識,提升能力。

可是網上教學做不到這一點,教師無法有效地組織學生學習,師生無法面對面地互動、交流和共享。學生只能看到老師授課,老是無法看到學生學習的情況。儘管有互動面板,可是隻能敲打文字互動,耗時費力,參與度不高。如果要搞網上授課的話,只能是傳統的老辦法,教師一言堂,一股腦地講下去,學生在電腦或手機前自顧自地看下去,聽下去。這樣的網絡教學,效果一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還有,在講臺上上課早已形成定式,換成了網上教學,一時無法適應,操作也不熟練,尤其是中老年教師,手忙腳亂,實在無奈。而且趴在電腦前,對師生的視力都會產生影響。

第三,老師網上上課的條件根本比不上電視臺的條件,網速時快時慢,終端設備的有無和好壞,都影響著網絡教學的質量。近幾天河南鄧州一家三個孩子都要在家上網課,可是條件不允許,從而引發矛盾,釀成悲劇,就是一例。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有情感的共鳴,有思維的碰撞,有知識的共享,空間是真實的,情境是真實的,交流是真實的,課堂是是可感的,是有人氣的,是有溫度的。而網絡教學,相對來說則是隔膜的,是冷冰冰的。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歡迎評論,歡迎關注。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疫情期間,網絡授課的優勢1、不需要聚集人員減少感染的風險。這是當前遏制病毒最有效的手段,當然這一點和學校教學是有根本區別的。第二學生不用去學校,家長也省去了接送老師也不用找來了接什麼很多時間,一些優秀學校的優質課程,還可以跟其他學校共享,這是網絡的優勢,第三.課程可以一次錄製多次重複播放,無論是綠波還是直播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想要複習,可以隨時回訪,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當然,這種授課方式也有缺陷,一必須有家長在身邊,因為有些孩子不夠自律,擔心孩子會沉迷網絡,在網上玩遊戲,就是有誰能管得了呢?這也會影響視力現在中小學生近視率大幅度的增加,就是電子產品長時間使用這一使用網絡課程,那就更不用說了孩子的視力就會受到影響,我就擔心你啊,學生和學校韓從未如此大規模長時間的使用過線上網絡教育,這樣上課,效果會如何,恐怕沒有人能給出定論只有交給時間去驗證了。


yayasun太陽


就目前的情況看,高科技的網絡教學還無法代替講臺教學。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 網絡教學的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自律性

傳統的學校教室是一個封閉的學習環境,還有老師和班幹部的共同監督,所有學生在同一個環境中,大家同步學習同一個內容。這種環境具有“浸入性”,學生們彼此之間影響在課堂的學習氛圍之中。學生如果與課堂內容脫節很容易被發現,自律性較差的學生也會被動學習。

而網絡教學,身邊缺乏有效監督的前提下,保持學校時長的學習,學生很容易分心,在線老師也不會像在教室中容易觀察到學生的學習狀態。而目前網絡教育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也不如學校教室那麼直接,容易讓學生產生“置身事外”的感覺,學習效率低、效果差。

② 網絡環境具有較高的開放性和較大的不安全性。

目前的網絡教育所使用的網絡環境是比較開放的,和正常成年人所接觸的網絡沒有任何不同。網絡上的很多內容對學生尤其是未成年的低年級學生具有較大的誘導性,學生無法分辨網絡內容優劣,容易對學生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另外很多老師所採用的教學軟件功能的多樣性,很多軟件並不是教學專用,沒有有效屏蔽非學生學習相關人員,使學生容易接觸到一些不良信息,接觸到非法人員。

③ 網絡教育容易讓學生家庭環境“暴露”於學習之中。

目前的“聽課不停學”環境之下,很多學校力爭將學生的課程儘量的多樣化,甚至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升旗儀式及課間操都有安排。並且要求像在校時一樣,同一時間統一執行。學生們打開攝像頭,同步直播。體育課、升旗儀式、課間操這都是需要較大場地的內容,住房條件差家裡有老人同住的家庭,學生可使用的場地有限,這些活動都很困難。美術課用Pad上的app教學,音樂課讓家裡有鋼琴、小提琴甚至是架子鼓的學生展示演奏。老師的初衷都是好的,可這些內容會讓一部分家庭不具備條件的學生產生自卑感,尤其是一些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④ 教學課件的缺少及網絡的不穩定性。

大多數教師之前課堂內容的電子課件使用的較少甚至完全不使用,突然的網絡教學使得老師在教學中無法完全展現學校課堂教學的內容,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雖然目前大多數家庭的網絡已經完全能夠達到視頻教學所需要的帶寬,但仍然會出現網絡的不穩定性,在教學過程中發生斷網、卡頓現象,營銷教學效果。甚至特殊情況的發生,某一學生所處區域整體網絡故障,電力供應出現短暫問題等。

⑤ 網絡教育增加家長負擔,增大社會消耗。

目前的網課內容很多需要家長監督和配合,家長在工作的同時總會擔心孩子的學習情況,無法專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老師佈置作業大多還採取電子文檔發佈,學生自行打印,作業完成掃描或拍照回傳的方式,這種方式打印成本高,耗費老師及家長時間。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家長需要全程陪同,無法正常工作。

實際上網絡只是改變了教育的傳播方式方法,而不是改變了教育的內容。線上網絡教育應該是線下學校教育的補充,高科技的網絡教學不能完全代替學校講臺教學。


愛問在線


當前的網課不能取代課堂教學,但是,我的觀察體會,網課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等效甚至高效於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要講授得法、學習得法。

我的觀察,現行的“網課”只是把原來的課堂搬到了網上,徒有其名而無其實,不過是變化了的課堂授課,它所面臨的問題,不是網課的問題,仍然是課堂教學的問題。當然,由於受到客觀條件限制,網絡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網絡的弊端盡顯:網絡卡頓的問題,難以看到學生反饋的問題等等,不一而足。

本人長期關注慕課、翻轉課堂等國外網絡教學的最新理論實踐,也通過網絡自學過法考等相關內容,感到網課要有用有效,離不開這幾個條件:第一,老師要具備網課的基本能力。網絡授課相比課堂授課,有其自身特點。老師要能夠適應網絡教學的特點,機動靈活地採取視頻授課、直播答疑、師生交互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二,學生要適應網絡學習的新特點。學生不能做一個坐等填食的“懶鴨子”,要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做好預習、複習,充分利用老師授課時間,釋疑解惑。第三,教材要配合網絡學習新要求,以知識點式的散點狀學習代替幾十分鐘的滿堂灌,讓學生在闖關過程中收穫知識之果、感受學習之美。

有見識的學校應主動抓住網絡教育這一波機會,改變教師單打獨鬥自行其是的現狀,積極適應網絡教育特點,彙集本校名師名嘴,加緊出一套體現本校教育教學水平的高質量的視頻教材作為通行教材,提前一天發給學生,變課堂授課為課堂導學、課堂評測、課堂答疑,短平快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網課的教學質量。

最後,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全民學習終身學習越來越成為時代浪潮的背景下,網絡學習能否取代現有的課堂教學,這不是一個問題,這是一個課題——時代是命題人,我們都是答卷人。



助考官


網絡課堂可以成為講臺教學的有效補充,但是,不會完全代替的。

雖然現在網絡課堂在這次疫情下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教師看不到學生的表情,無法知道授課內容學生是否掌握,也無法知道學生的上課狀態。孩子上網課的時候,老師曾要求開攝像頭,結果一大半孩子是遲遲無法點開,大多是沒有聽課,同學通知後才急急忙忙坐到電腦前。

當然,網絡課堂也有極大的好處,微課堂的老師都是精心準備的,可以看回放,不懂的地方可以無數次回放,直到全部清楚為止。但是,這些只是針對自律性強的孩子,大部分孩子還是欠缺自律性的。

此外,網絡課堂會造成孩子依賴網絡,聊天,打遊戲,看動畫片,都可以在聽課的時候同時進行。這也是網絡課堂的最大弊端。

網絡課堂有利有弊,完全取代講堂授課尚為時過早。





若凡思語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從網絡教育(線上教育)與講臺教育兩者間的關係與差異進行講解。

第一、網絡教育的優勢。

網絡教育的特點,大家都的非常的清楚,它可以做到遠程教學,可以做到教師與學生自主安排時間。

網絡教育能夠非常好的解決地域,時間等問題,特別是在疫情嚴重的時候,網絡教育可以幫助我們做到停課不聽學。

網絡教育還可以做到,教育資源的重複使用,可以節約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率。

舉例1、語言類的網絡教育是最早被大眾所接受的。我們現在市場上已經越來越多的孩子和家長選擇線網絡教育,因為通過網絡教育,我們可以解決地緣問題,讓學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比如外語的學習,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找到外國的老師教授,能夠保證語音的純正。

例2、網絡教育,我們可以通過提前錄製視頻,電視回看等功能,能夠讓學院在課後還能繼續學習。就是因為網絡教育可以循環使用,可以節約更多的教育資源。

第二、講臺教育的優勢。

講臺教育做為傳統的教育陌生,從人類文明一直持續到現在,這是非常明顯的優勢的。

講臺教育是一種面對你授課講解的教學方式,老師可以關注到孩子,並且可以管理到表現不好的孩子。

講臺教育的示範性非常上,也可以一對一進行溝通,可以及時糾正學生的表現。

講臺教育的師範性會更加的親自,通過老師與學生的面對面交流,可以降低溝通時間和溝通成本,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二者的缺點。

網絡教育的缺點也非常明顯。網絡教育對於學生的獨立性,自我管理能力要求非常的高。

網絡教育當中,如果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差,那麼學生又不夠投入,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

講臺教育的缺點大家也很清楚,講臺教育要求老師的參與對要高,老師參與的時間多,與孩子面對面。這就對於老師投入的時間有嚴格的要求。

講臺教育集合了所有的學員,這就要求學習時全體學員都要在固定的時間,地點進行學習,相對麻煩很多。而且,像現在這種疫情期間,學生完全沒有辦法面對面與老師一起學習。

第四、兩者之間的關係。

在我看來,網絡教育與講臺教育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兩者想結合,對於自學能力強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做到多使用網絡教育為主,講臺教育為輔。

對於低年級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理解能力差的學生,最好採用講臺教育。這樣老師可以管理孩子,約束孩子,提高孩子的學習力。

最後,高科技的網絡教育提升了教育的效率,拓寬了教育的範圍;講臺教育可以面對面,對於有疑問的部分可做到更有效的溝通。

兩種方式只要因地制宜,因時而動,都是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兩者有限結合對於教育而已是非常大的福音。


豔豔于飛美樂逗


一是不能完全替代,但一定是必要手段。二是現在的網課,不是未來的教學高科技。

VR,AR,AI等科技和課堂教學有效結合,高科技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才能顯現高科技教學手段的優勢。未來教育高科技創新絕對不是老師拿手機錄播,學生拿手機(或電腦)接受,這個是手機通訊技術的簡單應用,不是未來高科技手段教學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