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負能量很重,有可能是抑鬱症,我是該幫助他還是遠離他?

用戶6026559344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

既然已經由於是否要遠離,說明這個人的情況,已經超出了你的最大能量範圍,所以不管從技術層面、還是個人價值層面,你都很難陪伴這個朋友,過於糾纏甚至可能將自己裹挾進去。

但是作為朋友,你如果徹底放手,有可能引發愧疚感,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

所以,你需要站在朋友的立場去支持、陪伴,而不是站在救人的角度去拉。

專業的問題,交給專業的人處理。

您可以給他介紹靠譜的專業人士,支持他為自己療愈的行為。

撈人,首先自己得會游泳、而且在自己不確定在技術、體能都很優秀的情況下,別盲目下水。打110或者求助於更有能力的路人或許對你和朋友雙方更有利。


TheresaTarot


我認為,如果你自已並沒有把握能夠像心理醫生那樣的能力幫助他、治癒他,還是要儘量遠離他,不然會讓你受到他的負面影響,會把你的心情弄得很糟糕,讓你也處於心情壓抑之中。

這裡我舉一個例子,我妹妹在單位工作時有個同事,就是一個負能量爆棚的人,從她的嘴裡吐出來的話都是抱怨,她抱怨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包括她的老公、兒子、母親、妹妹、妹夫、弟弟,還包括單位的領導和同事,就感覺人人都對不起她。

我妹妹是個心底善良的人,就聽她傾述,也開導她,她也就把我妹妹當成了傾倒她負能量的“垃圾桶”。她還常到我們家裡來,喋喋不休的說個沒完,她說痛快了,妹妹的血壓也升高了。有時我也幫著勸導她,我還借給她心理學書籍,但是沒有用,她當時好像是想明白了,但後來到我們家裡來,還是老樣子。

再後來,她在家中割喉嚨、割腕自殺,還好發現及時被搶救過來,到醫院檢查她有抑鬱症。單位也讓她離職休息靜養了。

妹妹退休以後,離開了工作時的那座城市,也中斷了與她的聯繫。

所以,要決定你是幫助還是遠離,你首先必須要了解自已的能力,要看到自身的侷限性,如果你有那個能力,你就承擔起自己的那份義務,去幫助他、去開導他。如果你的能力有限,你也不必每次都不遺餘力的去幫助,不然你也會“吃不消”,甚至會讓自己的精神崩潰,如果是弊大於利,還是遠離為好。


李錫林


有這樣的朋友,她可能真的把你當朋友了,所以什麼真話垃圾都往你身上倒,一直到你承受不了的時候,你會自然而然的離開他。我就有這樣的朋友,我承受不了的時候提出幾次抗議,他根本就不聽,說:你是我的朋友,我不跟你說,跟誰說。理直氣壯的態度,好像不往我身上倒垃圾,是我命中註定的事兒。直到有一天我真的離開了,我也承受不了那麼多的負能量。人只有充滿了正能量,人的免疫力,人的精神面貌是不一樣的,如果他有抑鬱症,可以讓他看大夫,因為你不是大夫。



荷塘月色紫紅


親身經歷,我有個朋友也是負能量爆棚,她每天的話題除了抱怨上班工資少,老公賺錢少又髒又懶,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孩子不認真學習,買不起大房子(她已經有兩套全款房子一輛車),彩禮太高兒子將來娶不起媳婦(兒子才8週歲多點),只要一聊天除了這些話題沒有別的話題,我天天安慰她不要想那麼多,但是根本沒有用,每次聽她說完後我的心情都會變的很差,之前還沒發現負能量會影響人,這段時間突然看到負能量這個詞語,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很嚴重。往後要跟她少聊天,有事說事兒,沒事絕對不聊天。


1984木子


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曾經是一名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社交恐懼症患者,現在已經好了。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不是一個正能量很強大的人的話,最好還是暫時先不要和他在一塊。

因為能量是分等級的,能量之間是相互鏈接的,如果你自身的正能量壓倒不了他身上的負能量,就可能鏈接了他身上的負能量,你如果影響不了他,他就來影響你,到時候,不但幫不了他,還可能影響到自己的狀態。

我得抑鬱症那會,就整天控制不住釋放負能量,不是故意的,是起心動念就是負能量的想法、念頭,做的事,說的話,都特別負能量,但是還覺得這是正常的,自己真的每天都很痛苦,覺得是別人不理解自己。

導致家裡人也因為我變得整天愁眉苦臉,整個家因為我充滿了負能量。因為我是負能量的狀態,吸引來的也都是負能量的人,身邊的人有啥消極的想法,不開心,都來找我說,因為當時我是負能量的,吸引來的就是這種負能量狀態的人事物。

現在我好了,由負能量體變成了一個渾身充滿正能量的人,並且比得抑鬱症之前的狀態還要好,不但我自己改變了,我還影響了我身邊的人,家裡人,朋友也因為我又變得充滿了正能量。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希望你的朋友,早日正能量起來!希望全天下所有人都是正能量的人,沒有心理問題的痛苦困擾。人人都健康快樂幸福!





夏天523


我來分享下!如果心理諮詢師或不是心理諮詢師有這樣的朋友,會怎麼做?

抑鬱症有兩點我們要知道:

  • 第一,抑鬱症患者有自殺風險!
  • 第二,越早治療越好。

所以要認識到。

先看下抑鬱症的顯著特點!

10年來的學習和諮詢,系統看了抑鬱症的治療的理論和方法,包括心理學史上各大師對抑鬱症的治療,比如榮格治療抑鬱症,自己也接待併成功協助數百起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核心症狀包括深度悲傷或不能體驗到快樂。

抑鬱症是以心境顯著而持久的低落為基本臨床表現,並伴有相應思維和行為異常的一類精神心理障礙。即以情緒低落、做事沒有興趣、思維緩慢、記憶力下降、易怒、易哭泣、懶動,甚至出現厭世、自殺意念以及自殺行為為主要表現。

在DSM中分為重性抑鬱症障礙和持續性抑鬱障礙。

重性抑鬱症障礙,它的特徵為抑鬱心境或者興趣或者愉悅感減退的發作持續至少兩週,並伴有典型的相關症狀(如,睡眠、食慾或活動水平的改變,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無價值感,或過度自責,自殺觀念或行為),必須區別於其他其他幾種障礙。(這個最好是醫院醫生診斷)

持續性抑鬱障礙,它的特徵至少2年的多數日子裡,在一天的多數時間裡,存在抑鬱心境,必須無區別於重性抑鬱症障礙、人格障礙(比如抑鬱型人格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等等。

抑鬱症的自殺風險!

抑鬱症是現在很時髦的詞,現在大家都動不動都會和抑鬱症扯上,好像不會說其他心理問題,在我學習和執業這些年,抑鬱症和孩子叛逆,是我聽的最多的。尤其很多人自殺,都會想到是不是抑鬱症?

好像抑鬱症已經眾所周知,但是,現實是抑鬱症知識的普及率較低的,而且大眾對抑鬱症認知的存在很多偏差,有的還對患有抑鬱症有病恥感,種種原因,導致抑鬱症患者被忽視且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最終導致自殺,其實如果得到有效治療基本沒事,就診率太低了,才4%,什麼概念,任何病4%的就診率,大家可以想下他的死亡率? 這背後就是存在誤解,沒有得到及時治療。

兩種最為常見的誤解:

一、抑鬱症不是病

普通大眾認為抑鬱症不是病,出現抑鬱情緒就是想不通、無事生非;就是心胸狹窄、意志薄弱!

正解:抑鬱症是精神心理科常見的疾病,但並不是大眾所說的“精神病”即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抑鬱症絕不僅僅是想不通、心胸狹窄或意志薄弱,而是一種病;不能通過簡單地勸說、散心等方式解決,而是需要藥物治療和心理干預。

二、不可能患有抑鬱症

現在經濟水平提高了,物質生活豐富了,家庭條件優越,不愁吃喝,絕不可能抑鬱!

正解:任何人都有可能抑鬱,這與物質條件好差、社會地位和文化水平高低沒有直接關係,但只要抑鬱時間超過2周就要診斷為抑鬱症,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警惕抑鬱症最嚴重的後果---自殺

自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自殺不僅自己失去生命,還會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留下不可抹滅的心理創傷,相關研究發現1個人自殺至少會對6個人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WHO的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 100 萬人死於自殺。我國每年約有 25 萬人死於自殺,自殺未遂的人數約為 200 萬,相當於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身亡。自殺已經成為我國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歲到34歲的青壯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而控制抑鬱,便可大大降低自殺。

快速識別抑鬱小策略:

◇PHQ-9抑鬱症篩查量表(根據自身實際情形用0123計分)

0-4分:沒有憂鬱症 (注意自我保重)

5-9分:可能有輕微抑鬱症 (建議諮詢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

10-14分:可能有中度抑鬱症 (最好諮詢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

15-19分:可能有中重度抑鬱症 (建議諮詢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

20-27分:可能有重度抑鬱症 (一定要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

如果我是心理師,有個朋友負能量很很重,有可能是抑鬱症,我是該幫助他還是遠離他?

我本身就是心理工作中,會遇到有的朋友負能量很重,有可能是抑鬱症,而由於心理諮詢倫理要求不能有雙重關係,我們是不能給朋友等熟人做諮詢的。

如果是特別好的朋友,我會抽出時間陪伴他,和他聊聊天,這種朋友似的聊聊,雖然不是心理諮詢,但是我的理解,關心和支持,也會讓他好一些。

當然我會看,他的嚴重程度,如果重,就建議他去醫院精神科心理科治療。如果輕,就給她介紹我覺得能夠幫助他的心理諮詢師,讓他去做心理治療。

我作為朋友的身份還會伴隨著他,等待他的療愈。

如果我不是心理師,有個朋友負能量很很重,有可能是抑鬱症,我是該幫助他還是遠離他?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遇到那些負能量很重的朋友,猜測他們是抑鬱症,可是你不是心理醫生,不會診斷,這時該怎麼辦,是該幫助他還是遠離他?

我想一個原則是能幫就幫,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同時也考慮風險性。我就是我在開頭提到的!

抑鬱症早治療早好,所以如果能鼓勵就診,這是再好不過的!

你說了,他負能量很很重,有可能是抑鬱症,對於抑鬱症還沒確診,只能看到他負能量很重,也許不是抑鬱症,如果我們能夠這時候幫助他,他也許就好了,就不會抑鬱症了!

同時也注意,技巧和方法!

我建議是傾聽他,鼓勵她,同時建議他去做心理諮詢。

因為負能量很重,做心理諮詢就可以解決。

再次提醒,尊重生命,也注意風險。如果是抑鬱症,有自殺傾向,自己不是專業醫生,萬一他出了什麼事誰負責?

所以鼓勵就診,讓他得到專業治療,他也不會最後發展到自殺。你也功德無量!

至於,遠離他,我覺得是朋友,不用遠離,他低谷的時候,朋友的支持和鼓勵,就是力量和希望。

如果你擔心,怕負能量感染,我也是理解的,我覺得先看自己有沒這個能力,助人前要看勝任不,自己安全才好救人。


解憂心理醫生


直接說結論:如果你不是心理學、精神病學專業的從業者,建議遠離。


干預前提:對自己的定位要準確(自己與朋友的關係遠近、自己幫助他人的能力)


1.如果他不是抑鬱症

環境對個體的影響毫無疑問是很大的,古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家都明白。如果這個朋友對你來說很重要,而且你自己有能力去幫助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捲入,予以勸導。如果是普通朋友,可以建議其多和父母反饋自己的情況。


2.如果他是抑鬱症

首先,抑鬱症不是看看就能看出來的,需要診斷才能判定。現在的人或多或少會有抑鬱和焦慮的情況,因此負能量大的人已經見慣不慣了。如果不幸他真的是抑鬱,而你又不是相關從業者,與他交流會消耗你大量的心理能量(可以理解為情緒承受力),並且如果他依賴你,就會造成:他的病情得不到治療,你也被拉入抑鬱的邊緣,這是很傷的一件事。


輕中度抑鬱尚且可以通過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緩解,但嚴重的抑鬱一定要通過服抗抑鬱藥來控制病情。重度抑鬱患者會有自傷和自殺的傾向,因此病情的治療還是比較搶時間的。如果你沒相關的經驗或者能力,一旦捲入,恐怕不是個好的結果。


總結:儘量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若遠離,做好自己範圍內的幫助,問心無愧即可。


業餘心理


是不是抑鬱症就要看他是不是影響到正常生活了!因為有的人就是比較消極,說話做事就是比較負能量,這是他的性格,不能說是病症!但是如果他感到悲觀厭世、焦慮不安、失眠等症狀影響到正常生活的話,那麼就可能是真的抑鬱症了!

至於你幫不幫他,那就要看你自己了,看你們的關係了!如果他是你很好的朋友,當然應該幫助他,不論是他性格消極開導他還是抑鬱症帶他去看病都行!但如果你們關係一般或者沒什麼太大交集那你就自己看著辦嘍,一般來說話講到就行了,不過個人建議如果在能幫以及對方也接受你的幫助的前提下能幫就幫吧,畢竟真要是抑鬱症的話是很痛苦的,就當做個善事交個新朋友好了!



雷小阿倫


個人認為還是遠離他吧,現代社會,誰活著都不容易,誰不想每天開開心心面對生活,每當你鼓起勇氣,承擔生活重擔時,總有一個人像垃圾桶似的不停地向你傳輸負能量,試問誰不難受呢?

我有一個同事就是這樣的人,在外人看來就是生活幸福,事業美滿,領導也非常器重。可是她整個人簡直就是負能量爆棚,每天都是在抱怨:一會說老公不體貼啦,買的東西不和她意啦(我天,她老公有多好,從不讓她幹家務活的!)

一會又說這個明明是讓我做的,誰誰誰又搶我的了,這個領導怎麼又扣我的錢了,之前明明說好的,每天一丁點小事斤斤計較,感覺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她!

我的天,她的收入明明已經是第一名了,還每天抱怨這個給她錢少,那個看她不順眼。感覺渾身都是怨氣,這樣的人你說可怕不可怕。

趕緊遠離吧,不然你一對比,感覺自己境況更差,心情瞬間跌到谷底,會被她的壞情緒和負能量影響到的,還是找一些開朗樂觀的人,每天沒心沒肺地笑著挺好。


依米花呀


決定是否遠離之前,要分清對方屬於哪種情況。

有人覺得,一個人只要有了壞情緒,那就是負能量,我不能認同。

人都有喜怒哀樂。會歡喜也會悲傷,會陽光燦爛也會痛苦絕望…一個人如果時時刻刻開心陽光精神百倍鬥志昂揚每一秒鐘全是正能量,那這人正常嗎?

我們要允許別人有痛苦,因為我們自己也會有。一個在經歷了痛苦和絕望之後努力快樂努力釋懷、仍然信任仍然溫暖的人,更會讓我覺得如沐春風。

真正的負能量者,是那樣一種人——他們把一切都歸因於外在。學習不好,賴老師賴學校賴體制;找不著工作,賴單位賴人事賴社會。終日傷春悲秋無病呻吟,覺的天底下我最委屈。看什麼都不順眼,永不知足,抱著一種“出門不撿錢就算丟”的心態生活,對一切都是抱怨、吐槽、算計、懷疑…誰都不如還誰都看不起…

這類人,他們每天沉浸在自我糾結的情緒裡,無法接受現狀卻不願意付諸行動改變現狀。什麼事不是爭取而是等。當然,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好事靠等是等不來,所以他們抱怨、哀嘆、自怨自艾…身邊人都得哄著我慣著我、時時刻刻安慰著我。短時間內沒問題,但如果天天月月年年長久如此,開什麼玩笑,大家都挺忙的,人家自己的一堆痛苦也在心裡壓著呢。如果碰到的恰巧是這類人,如果覺得承受不來,那麼可以選擇遠離。

而對於這一類人,其實有個特別好的生活法則可以作為建議提供給他們,那就是:自由選擇、自我承擔。

比如,原來我是會盯著學生背書的。我會讓他們一遍一遍默寫,默不下來就反覆默…因為我不希望他們在默寫上失分。但後來,我覺得這個辦法不好,他們也累,我也累,而且好像沒把他們當成高中生。

然後我取消了默寫。

我只會告訴他們,哪篇、哪段是需要背誦並默寫的,你們自己要能默下來,考試會考。至於課後背不背、默不默,全憑自覺。如果你選擇不背、不默,那後果就是考試默寫會失分,你要接受這個結果。

所謂負能量者,不是那些遇到難背的文章時忍不住嘆口氣或者在背不下來的時候忍不住哭出來的人,而是那些既懶得背、考試默不出來丟了分又抱怨,罵老師罵學校罵那些全都默下來了的同學的人…你勸他說:“那下次咱們就背一背,不就能不丟分了嘛?”他會說:“你怎麼這樣?我現在痛苦著呢!你不安慰我還讓我背書?我背不下來我就是背不下來,我不想背,我真的非常難過啊啊啊…”。他們在和你傾訴的過程中,具體的事永遠不是重點,他們的重點永遠在情緒。他們不想聽你對如何解決事情本身的分析和建議,他們只想無休止地發洩情緒…

人都有情緒。抑鬱、焦慮、掙扎痛苦,都會有,都正常。但第一,不能把這些都歸因給外在;第二,不要任自己一直沉浸在這樣的情緒中,苦陷於糾結,還因此而不斷煩擾身邊人——因為我難受,因為我痛苦,因為我信任你,所以我時時刻刻找你你都得在線、都得安慰我、哄著我、說我愛聽的…

這不是抑鬱,這是自私。

為了某件事而痛苦這不可怕,關鍵是要去想解決以及自我撫平的辦法。陷於情緒中一直痛苦著是最沒用的。要麼接受,要麼改變。一件事的結果如果你接受不了,那你就付諸行動;如果你不想行動,那你就接受結果。不要既不想接受結果又不想付諸行動夾在中間每天自怨自艾抱怨哀嘆叨擾旁人…最終成為負能量來源。

總之,人別和自己較勁,選一種自己認為最快樂的方式和心態去生活。對自己好,也不給周圍人添陰霾。畢竟誰都有自己的不容易,沒人有義務每天哄著你開心。

最後,願所有人的生活都陽光普照;願我們自己和周圍每一個人,都讓人如沐春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