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高32,樓間距30米,選11樓冬季會光照不好嗎?

滄海149823303


老亮來回答一下你這個問題,對於32層的高層建築,樓間距30米的情況下11樓肯定不可能全天候採光。如果想要採光基本沒有什麼影響至少需要購買20層以上房子,但是11樓肯定是符合當地的採光標準的。

日照間距的計算

如果想要搞清楚樓房之間到底需要多少米才能不能影響採光,我們必須搞清採光的有關規定。由於不同城市所處的經緯度不同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築間距係數規定。兩棟樓房之間的距離在規劃設計時都是需要滿足當地採光標準的,否則從當地的規劃管理部門來講就不可能給與審批。

我們以撫順市為例,撫順市新區開發建築間距係數不得小於1.8,舊區改造建築間距係數不得小於1.5,一般多層建築之間的樓間距都是通過這個係數進行計算的。而對於高層建築,一般就不是簡單通過建築間距係數進行計算了。

撫順市規定高層建築與其東、西、北側的居住建築主要採光面相對時的間距,新區開發不小於高層建築對應被遮擋建築主要採光面遮擋面寬度的1.5倍,舊區改造不小於1.3倍。這句話翻譯成簡單易懂的話就是說,如果你的房子南面有一棟高層,那麼高層和你的房子之間的最小距離是高層的寬度乘以1.5或1.3(老區改造用1.3)。當然這是指正南正北的情況下,而實際生活中很少有正南正北,所以一般會用專門的日照分析軟件對兩個樓房之間的距離進行分析,然後得出最小的距離。

日照間距一般只是滿足最小的日照時長要求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我家的房子很多時候都是沒有陽光的,是不是不滿足採光要求呢?這就是實際體驗和標準之間的差別了,你感覺不滿足要求,但是卻符合建築間距的標準。

很多人可能覺得,一定是審批部門和開發企業關係好,所以樓間距被降低標準了,其實這樣想只是你對政策不瞭解。沒有哪個審批部門的人會傻到去觸碰這條紅線的,因為一旦被證實,相關部門不但要承擔責任,而且還要給予受害者補償。

所以,大家如果想獲得更長的日照時間,那就儘量買高一點的樓層,或者樓前沒有遮擋的房子。


老亮說房


建議:選15樓以上,15樓以下沒有采光,你這個樓間距已經嚴重縮水,連最低標準都達不到。

先吐槽一下,你們這個小區,開發商簡直就是喪心病狂啊,32層高,也就是接近100米的高度,樓間距居然才30米,如果再偏北方一點,一半樓層都沒有采光,或採光嚴重不足,在不知道你所在城市的情況下,先粗略計算一下最小樓間距標準,按現在住宅建築標準中規定,確保1樓冬季不低於1小時日照為準,那就是32層*3(層高)*0.7(前後樓間距係數)=67.2米,而你這個是30米,差距太大,已經沒有討論點了。

建議你選擇15樓往上,才能保證採光,否則你等著後悔去吧,除非你前面的樓棟是錯開的,或者前面沒有樓棟,那你隨意,如果想知道具體的曝光時間,請提供你所在的城市(經緯度不同),我幫你算一下。


買房百事通


我跟你是一樣的情況,前面33層,樓間距30米,我是後面23層,不知道影響採光不


一巴掌打你臉上


如果您需要的話,我可以幫您模擬複核日照時長是否滿足規劃設計要求。我是國家註冊建築師,也是開發商設計部負責人,經常給營銷部提供房產的說辭。隱蔽工程你們是發現不了,像保溫、隔聲、遮陽、防水、抗裂網格布等,我可以和您分享下驗收技巧 ,請點擊關注我,我將和您分享更多房子驗收和選型的心得


建築設計師Rex


這個距離,北方冬季條件下,要想沒有一點遮擋至少25層。網上自行搜索房屋採光計算器,可計算詳細數據


浮游生物14


每層按3米來算,32層96米,11樓33米高,間距30米,用勾股定理算出大概角度。太陽高度受地理位置,季節影響。房屋朝陽的話,每天6到7個小時的直射陽光完全沒問題。


Y生生不息


左右三十米還不錯,前後三十米就有點窄了,我住的這裡前後間距五十米33層,我十三樓光照很充足,不一定有幫助但可以參考一下。


汽車百科小芝士


標準的樓距應該50米左右,30米我感覺有些窄了。除了樓距之外,我覺得還要看房子的朝向,大多數的房子都南北朝,11樓高度大概30米,不算太高太矮,如果附近沒有很高樓層的話,光照應該不少。


醉愛茅尾海


絕對不好,間距三十米,最好20層以上


Wu biao


這麼近,我的小區樓間距60,27層,我都覺得近。像你這必須選28層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