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他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為何選擇在巔峰時退隱?

春秋戰國時期湧現了許多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卻鮮有傑出的商人載列史冊。

偏偏有一個人,不僅在政治上地位顯赫,輔佐君王興國;經商上,他也能與時逐利,最終富甲天下。

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他就是南陽五聖之商聖,越國名臣——范蠡。

范蠡輔助越國勾踐打敗吳國以後便辭官隱退了。按理說,范蠡官居一國之相,這本是每個職業政客畢生的追求。為何他卻毅然辭職,選擇隱居?

從范蠡的職業生涯,我們能學到職場上的一些經驗。

范蠡:他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為何選擇在巔峰時退隱?

1、選擇合適的夥伴,進入創業型公司

范蠡 ,字少伯,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越絕書》上有記載:“ 其為結僮之時,一痴一醒,時人盡以為狂。然獨有聖賢之明,人莫可與語,以內視若言,反聽若聾。”

范蠡年少便名聲在外。街坊鄰居都知道有這麼一號人。可惜范蠡在世人眼裡是個“ 狂人”,有些瘋瘋癲癲。

時任宛城令的文種,聽說有個范蠡,為人別具一格。文種敏銳地意識到:一個人有才能,就有可能假裝瘋癲來掩蓋其能力。

於是求賢若渴的文種,決定親自去拜訪范蠡。范蠡見文種來了,繼續裝瘋賣傻,蹲在牆角里學狗叫,企圖讓文種死心。文種並沒有被范蠡的怪模怪樣嚇到,反而恭敬地朝范蠡行禮,邀請他加入楚國這個大集團,一同為公司建設出力。

經過考驗,范蠡判斷文種是可以信賴的合作伙伴,於是重新整理了自己的儀容儀表,與文種談古論今,針砭時事。

兩人一拍即合,開始謀商議未來的職業規劃。范蠡是絕不加入楚國這個大集團的,畢竟楚國有佞臣費無忌當道,任誰都吃不消。吳國也不行,在伍子胥的治理下,吳國已經運行得相對成熟,這時候加入吳國,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點綴作用。權衡利弊之下,范蠡帶著文種去越國求職。

這裡,范蠡的求職經歷能給職場人士的啟發是,初入職場,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這需要從個人職業規劃和定位來考慮。

在大公司資源充足,福利優厚,不足之處是公司格局已經穩定,想要升遷很不容易。而創業公司,永遠是一個風險和收益並存的地方。一旦公司創業成功,個人也能夠順利從中獲利。反之,則會浪費了時間精力。

像范蠡這樣的畢業生,胸懷天下,不甘於在吳國做部門經理,適合去創初企業尋找施展抱負的平臺。

范蠡:他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為何選擇在巔峰時退隱?

2、知己知彼,升職加薪

進入創業公司越國以後,范蠡勤勤懇懇,輔助越王勾踐。然而初創企業的資源有限,領導人容易專權,發展較為曲折。

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勾踐不聽范蠡勸阻,執意決定發兵討伐吳國,結果被打得大敗,只剩下五千殘兵被圍在會稽山上。這對於越國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也是到了國家危急存亡之時,勾踐才意識到范蠡對於越國的價值。

范蠡臨危受命,在緊要關頭髮揮自己善於識人的特性。一方面,他知道吳王夫差為人偽善又好面子,喜歡彰顯自己的大度和仁慈。於是他建議勾踐去夫差面前裝可憐。

另一方面,范蠡深知吳國大夫伯嚭為人貪財好色。於是建議勾踐買通伯嚭,替越國求情。

雙管齊下,夫差彷佛被灌了迷魂湯似的,聽從了伯嚭的話,答應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避免了越國被滅國的危險。

隨後,范蠡陪伴勾踐進入吳國當人質。期間范蠡多次出謀劃策,打消夫差對勾踐的懷疑,使勾踐化險為夷。最著名的一次,便是夫差生病,范蠡建議勾踐嘗其糞便,以表忠心。對於勾踐來說,屈辱是相當屈辱了,然而從此勾踐極大地獲得了夫差的信任,得以保存性命,返回越國。

回國以後,范蠡得到了勾踐的重用。他下令整治軍隊,與文種通力協作,經過二十餘年的苦心奮鬥,終於把越國治理得強盛起來。隨著越國霸主地位的確立,范蠡也成為越國一等一的功臣。

這裡,范蠡的求職經歷能給職場人士的啟發是,知己知彼,充分了解競爭對手的信息,以預測競爭對手的行動,在適當的時刻作出最適當的應對策略。

范蠡:他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為何選擇在巔峰時退隱?

3、審時度務,急流勇退

范蠡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一直盡心盡力。終於到了越國滅吳的路上,范蠡卻留下辭職信偷偷走了。

任憑勾踐如何威脅,范蠡都巋然不動,選擇遠走他鄉。後人稱其:范蠡霸越之後, 脫屣富貴, 扁舟五湖, 可謂一塵不染矣。

世人稱讚范蠡的灑脫,其實范蠡辭職的行為實屬無奈。在他輔佐勾踐的過程中,特別是在他目睹勾踐品嚐夫差糞便的後,他已經深知勾踐此人只可同患難,不能共享樂。他還寫信勸老朋友文種一起辭職,可惜文種貪戀權位,最終被勾踐所殺。

文種的功成身不退,反襯出范蠡的可貴:置身於權力的頂峰,還能保持思路清明,在功成之時急流勇退,順利保全了自己。

據傳,范蠡功成身退後,開始了後半生的實業生涯,成為遠近聞名的“陶朱公”。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范蠡寫給文種的信,從此組成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兩大著名成語。這對同儕截然不同的結局,也給是我們嘆惋和思考。

縱觀范蠡的職場生涯,他始終能在動盪的局勢中保持清晰的自我認識。風起時,他便憑風而上,借勢乘風破浪,在帝國霸業的殺戮中劈波斬浪;風止時,他能審時度勢,及時止損,離開了朝堂後,也在商場揮斥方遒,彰顯商聖風采。

職場中,面對不同的挑戰,只有像范蠡一樣,不忘初心,認清自己的定位,做出最適合的職業選擇,勵精圖治,方能直掛雲帆濟滄海,實現自己的職業抱負。

參考:《越絕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