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大胜,刘秀的幸与不幸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一生中征战无数,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一定是被无数网络段子手揶揄的昆阳之战,这场胜利为刘秀带来了他一生中最不愿接受的巨变,也为他带来了人生中最大的改变。

地皇四年即公元22年,这个时候的新莽政权已是摇摇欲坠,宛若风中残烛。

东方的青、徐、兖、豫四州大地上,赤眉之火烧遍每一寸土地,赤眉领袖樊崇仅仅用数万兵马就击溃了太师王匡与更始将军廉丹的十万精锐。

南方的南阳郡,绿林军在经过了新市、平林、下江、舂陵四部合兵后,接连击溃郡守甄阜,卒正梁丘赐的军队,汉皇后裔刘玄登基称帝,前锋直逼郡治宛城。

北方河北大地,铜马、大彤等十余支义军趁乱蜂起,世家、官兵、义军打得河北糜烂不堪。


昆阳之战大胜,刘秀的幸与不幸

新莽时期起义图


这时的王莽焦头烂额,输红眼的他一把将所有的赌注推向那个胆敢称帝的绿林军,推向昆阳战场。

他调集了京畿郡兵,配合从东方战场撤下的主力部队共四十二万人马由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等人率领,又征召六十三家精通兵法的士人与数百奇人异士,更招揽了一个身高一丈,腰十围,可驱使猛兽的壮士名唤:巨毋霸。

这时的昆阳一日三惊,更始政权的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大司马朱鲔等都打起了退堂鼓,想退兵分守各处照顾妻儿。

在昆阳城,面对这些官居极品却胆小懦弱之辈,只担任太常偏将军的刘秀心估计都是苦涩的,他认为在此刻兵马粮草都极其匮乏的状态下,分兵撤退就是自寻死路。而且他的大哥刘縯更是在宛城下苦战,若放王邑等大军过去,刘縯与汉军主力必死无疑!

“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

换来的却是无情的嘲讽:“刘将军敢如是!”

刘秀只能发出一声无奈的轻笑,他眺望着远天的地平线附近的浓烟滚滚,听着那里人吼马嘶。眼前这一帮势力之辈却又无计可施,待斥候探得莽军已不足百里,这才弯腰曲背躬身请求刘秀:“更请刘将军计之。”

昆阳之战大胜,刘秀的幸与不幸

汉军骑兵图


或许冥冥中真的有什么在庇护着刘秀,王邑并没有听从老将严尤的建议,调集十万部队先行展开围攻,还拒绝了王凤等人的投降。笑着说当年围攻翟义没有活捉,被王莽责怪,今日一定要生擒城内守军。所谓“围师必阙”,王邑的骚操作把汉军将领全部逼上了顽抗的道路,十几天的攻城徒劳无功,莽军士气已是枯竭,当晚又是一颗陨石砸入营盘,在崇尚鬼神之说的古人看来,陨石即是大凶,莽军将士多是郡县民兵,哪里见过这等阵仗?

但这件事刘秀并不知道,率十三骑突围的他正在郾、定陵等地招兵买马,又碰到了诸将贪财,搪塞敷衍不愿到昆阳拼死的问题。泥人还有三分土性,这样的汉军将领真是把刘秀的好脾气都磨光了,“现在如果击败了敌人,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金银财宝,更可以功成名就!如果我们败了,我们这些将领一个都活不下来,还要什么财物?”

好说歹说总算把羊又赶上了,刘秀带着这几千人马披星戴月地赶到了昆阳城下,经过一番苦战,才在守军接应下进了城,还未曾歇息便又调集三千敢死,自城外河流上游进攻莽军中军。此时王邑不知是脑子短路还是心态太好,为了保持造型居然勒令各军不必救援,独自率领中军万余人马迎敌,战局明显不利,大军却又不敢援救。很快莽军便败下阵来,汉军猛烈一击,在数十万人的围观下,阵斩大司徒王寻。

城中守军也响起战鼓,杀将出来,呼喊声此起彼伏,震天动地。此刻的莽军在心理身体的双重压力下,崩溃了,一时间人马践踏,浮尸百余里。

昆阳之战大胜,刘秀的幸与不幸


又是赶巧了,前些日子乌云压城,正逢盛夏,雷雨突降,大风狂起,河水暴涨,莽军带来的虎豹豺狼等猛兽都被吓的够呛,士卒蹚水过河都被急流溺杀,直至尸体阻塞河道。

败军各自奔逃,郡兵更是都逃回了自己的家乡,数十万大军最后只有王邑带回了数千长安士卒,关中三辅大为震惊。

刘秀此战一战成名,更在收复颍川时,颍川郡掾冯异携五城归降,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此刻一场惊天巨变凌空而降,他的大哥刘縯被更始帝以谋反的罪名杀害了。

当初平林、舂陵、下江、新市四部合兵,刘縯居于盟主之位,为人刚毅果敢,颇有任侠之风。但是其余三部绿林军中只有下江兵首领王常与刘縯刘秀兄弟交好,服从于刘縯。其余人等都对这位威名赫赫的刘伯升忌惮不已,平林、新市两支绿林平时就很放纵更加不愿有这么一位严格的领袖,加之下江军中张卬成丹两人也不服刘縯,于是都推荐了一位懦弱可欺的更始将军刘玄为帝,而且刘玄本身就出自平林兵,容易控制,史书记载“惮縯威明,贪玄懦弱”。

昆阳之战大胜,刘秀的幸与不幸

刘玄


地皇四年二月,刘玄在淯水登基称帝,向南而站,面对文武百官,汗流浃背,口不能言,闹足了笑话。在分封百官中,也是绿林军为主,舂陵一系少有实权,只是忌惮刘縯及刘氏宗亲,象征意义地封了刘良(刘縯刘秀的叔父也是养父)为三老,刘縯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此时南阳豪杰与刘氏宗亲已经有很明显的不服之气,但只能按在心中不提。

刘縯与刘秀兄弟二人的威望越高,刘玄心中的不安与杀意便越重,再加上平林和新市诸将明里暗里地挑拨,刘玄便伺机定罪。

刘秀早已暗自觉察到一丝不对劲,曾再三叮嘱大兄:“事欲不善。”,同时认为刘縯的亲信李轶早已倒向刘玄一派,直言:“此人不复可信。”刘縯却认为当初那个登基时的懦弱皇帝不值一提,况且大家还是族亲不可能伤害彼此,便不听刘秀和舅父樊宏的百般劝告。

昆阳之战大胜,刘秀的幸与不幸


终于在宛城被攻下后不久,刘縯部将刘稷因刘玄称帝时正在前线作战,未曾到场不服刘玄,大庭广众之下说道:“当初起兵反莽兴汉的人,是刘縯刘秀两兄弟,关刘玄什么事!”更是对刘玄封他的“抗威”将军嗤之以鼻,拒不接受。

刘玄借机发难,带兵数千,抓捕刘稷,刘稷虽是勇冠三军的悍将碰见这等情况却也只能引颈就戮。刘縯本想说和,却不料这正是刘玄等人下的套,自己跌落进来。李轶,朱鲔等人劝更始帝将刘縯一并捉拿,而后即日便杀,大司徒随便让给了一个担任光禄勋的族亲。

这一番操作又快又狠,刘秀根本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想当年刘秀兄弟起兵,两年间,婶娘(刘良之妻)、二哥刘仲、二姐刘元和两个外甥女全部身亡。现如今,大哥刘縯又被刘玄陷害而死,身边亲人就只剩下叔父刘良、小妹刘伯姬和一个远嫁的大姐刘黄。

但刘秀不能哭,不能哀悼,连一丝愤怒哀伤的情绪都不能有,只能卸下兵权独自一人前往宛城谢罪。

相信此时刘玄的心里一定是狂喜,好家伙自己送上门来了,屠刀刚准备挥下,刘氏宗亲却不干了。刘秀叔父刘良毕竟是三老,刘氏宗亲也是一股庞大的力量,刘玄不敢全部得罪,于是按兵不动,先看看刘秀的反应。

刘秀经历过这等巨变自然也不是懵懂少年,闭门谢客,不见刘縯部下,不为刘縯服丧,若是有人探望只说自己有罪待参。立下昆阳之功也不敢自夸功劳,甚至饮食言语都如平常。但他真的就没有一点悲痛么?

《资治通鉴》上记载了这样的一段话:“秀自兄縯之死,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

昆阳之战大胜,刘秀的幸与不幸


不是不悲,而是不敢悲,这比发泄出来更让人心中窝火。但在这样的一段昏暗时光里,却有一束光照了进来。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这是刘秀少年时的万丈豪情与心中柔软,在刘秀成为绝大多数豪门不敢与之交往的人后,阴丽华与阴家却走了过来。

更始元年六月,在昆阳之战与刘縯被害的同一月,阴丽华嫁给了刘秀。新婚燕尔,两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三个月的时光,在这短短的三个月之中,阴丽华无疑是刘秀生命中唯一的一束光。

失去了亲情,生命遭受威胁的刘秀无疑是不幸的,但此刻刘秀收获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又可以说是幸运的。

昆阳之战大胜,刘秀的幸与不幸


史书上记载:“更始以是惭,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不知道刘玄是不是真的因为逼迫刘秀不为长兄发丧而惭愧了,但从封的侯爵之名为武信看来,应该并不是刘玄善心发现,而是有意羞辱。

武信侯,很陌生的爵位,但对于汉朝人恐怕不是那么陌生。这是当年诸吕之乱中,赵王吕禄曾经的爵位。吕后死后,吕氏宗族很快便被陈平周勃等汉朝老臣诛杀,吕禄也不例外。封这个爵位给刘秀,便有种刘縯都死了,你这个“吕禄”又能活多久的意味在里面。

再加上刘秀后面先是行司隶校尉事,被打发去修洛阳皇宫;又行大司马事,被发配去河北收拾烂摊子,当时的河北就跟之前说的一样,乱成一锅粥,生死一瞬间而已。就给了一根与破棍子无异的王节旗杖和一些随从,这与送死何异?

对于这样的局面,昆阳之战实际上是刘玄与刘縯兄弟决裂的导火索,是刘秀这个注重亲情的皇帝心中无法抹杀的最大的痛楚,最大的不幸。但实际上,刘秀曾几何时只是刘縯身后的一道影子,有大哥在,他就永远地埋藏自己的才华。刘玄杀了一个战功赫赫,却又刚愎自用,没什么城府的刘縯,却又生生逼出了一个战无不胜、深沉内敛、英明决断、至情至性的伟大帝王。

昆阳之战大胜,刘秀的幸与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