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傳錘把十要訣之齊四稍

齊四梢

蓋發為血梢,手足指甲為筋梢,

牙為骨梢,舌為肉梢,此四梢也。

必使發欲衝冠(怒髮衝冠),

甲欲透骨,牙欲斷金(咬牙切齒),

舌欲催齒(舌頂上顎),

心一顫而四者皆至,則四梢齊,

而內勁自然出矣。

蓋氣從丹田而生,如虎之狠,

如龍之驚,氣發而為聲,

聲隨手落,手隨聲發,

一枝動而百枝動,四梢既齊,

而內勁無不出矣。

少林功夫向來以釋家傳錘把十法要訣為原則,隨在習練的過程中,在師父的言傳身授之下更要參悟拳理拳法。雖然齊四稍語言簡潔幹練,但是對少林拳法的內勁來源講述的詳之又詳。

少林拳法講究兩大類,養生和技擊,是一門自然的科學的養練合一的拳法。並不是市井之人看到之後就在練拳之時咬牙切齒跺腳喝氣。這樣不僅傷身傷氣,更是對自身的禪拳修行沒有半分提高。拳論中曾講“心一顫而四者皆至,則四梢齊,而內勁自然出矣。”說明齊四稍講述的是內勁,而下文又講,蓋氣從丹田而生,固為說知的是丹田氣再養不再發,如若一味的求力,那則是背道而弛。蓋通身之四稍者,肉,骨,血,筋,四也。所以傳武裡面經常提到的驚四稍其實是在講養四稍。如何才能驚起四梢?就要看本人自己平時的養氣功夫了,把精氣收斂起來,等到用時再用,就跟平時攢錢是一個道理。不必刻意尋拿,一切都會自然而來。本拳法中站樁講究的松沉說的就是肉骨分離,松靜正領四字為樁功之根基,更是必要之前提,其實就是松肉,整個訓練體系圍繞的就不是單一的肌肉運動,因為拳法講究的是周身運動,就像上文所提到的周身一致,節節貫通。而再次之上的“內虛靈外挺拔”所說在骨。所有的實樁功架就是骨架。支撐八面之力以養骨。渾圓以養血。正如初級的要領所講,緩慢柔和沉穩流暢呼吸自然,讓周身的配合都達到一種渾圓不斷的狀態,少林拳沒有斷勁,更講究的是拳打一氣連。渾圓力好了自然氣順,氣順則血暢。而養筋在於伸縮開合,如老鷹捉物一樣,兩爪伸縮開合自然,則物在爪中而不能逃。在行拳的過程中式與式的連接若不能伸縮開合有序則未入筋骨也。

所以,不要總是想著去怎麼驚四稍或者齊四稍,更要考慮本人有沒有養到四稍,或者練到四稍。氣存丹田自培元,運達四稍始稱奇,發欲衝冠舌催山,齒斷筋柔指鉤齊。血足,骨壯,肉鬆,筋柔,瞬身一個冷顫,則四稍齊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