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戰:以弱勝強的背後,是晉國的外交詭術與軍事奇策

退避三舍的故事發生在晉楚城濮之戰,晉文公為兌現往日承諾,主動後退九十里。那麼在此戰中,面對楚強晉弱的局勢,晉國如何扭轉敵我態勢?退避三舍這一舉動,又代表了晉國什麼樣的軍事策略?背後的風雲激盪,請大家拭目以待!

城濮之戰:以弱勝強的背後,是晉國的外交詭術與軍事奇策

春秋五霸晉文公

公元前343年,楚國為掃除北上中原爭霸的障礙,出兵進攻宋國。宋國抵擋不住,向晉國求援。

晉國援宋的困境

從晉楚爭霸的現狀來看。一方面,楚國勢大,魯、衛、營、曹、陳、蔡、鄭、許等諸國盡依附於楚國,唯有宋國與晉國態度友好。一旦宋國被楚征服,晉國將在爭霸中陷入孤立無援的地位,於爭霸極其不利;另一方面,春秋時期,爭霸走的套路是“尊王攘夷”,而楚國一向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不僅盡吞“漢陽諸姬”,更屢次冒犯周王室。此時唯一有實力護衛各諸侯國與周王室的唯有晉國。如晉坐視楚進軍中原,將失去爭霸的政治基礎。此外,宋國曾援助過晉文公。如晉文公不救宋國,晉國將成為“不義”之國,於爭霸不利。以上情況已然註定了晉國若要爭霸,必須救援宋國。但晉國若要救援宋國,亦面臨困局。

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則絕,告楚不許。我欲戰矣,齊、秦未可,若之何?”

晉文公的這句問話指出了晉國面對宋國求援所遭遇的兩個困境,一是救援宋朝只能採取武力解決的方式,但是楚強晉弱;二是如果採取武力解決,則晉國存在被齊、秦偷襲的後顧之憂。

城濮之戰:以弱勝強的背後,是晉國的外交詭術與軍事奇策

春秋列國

對於第一個困境,晉國必須救援宋國,但楚國久強,勢力雄厚,盟友眾多,在爭霸戰爭中處於優勢,對於攻打宋國勢在必得,這注定了晉國採用和平方式無法解決爭端,只能訴諸於武力。而以當時形勢而言,晉擊楚,是以弱攻強,以寡敵眾,於晉極其不利。

對於第二個困境,則是在晉楚必須訴諸武力解決爭端的基礎上,晉楚交戰的外部形勢。晉楚爭霸中,齊、秦抱著中立態度。一方面,基於楚強晉弱,齊、秦不會主動去招惹楚國,相反對於日漸興起且佔據處在中原要地的晉國心懷揣測;另一方面,宋楚接壤,相距較近;晉宋相距較遠,晉國一旦以武力救援宋國,國內守備勢必空虛,一旦齊、秦來犯,回師救援不及,必遭慘敗。

外交詭術之一:喜賂怒頑,爭取齊、秦

要破解晉國面臨的困境,最合適的辦法無疑是在保持退讓,避免與楚國直接發生衝突的基礎上,逐步瓦解楚國的力量,爭取可以同盟的國家,以實現強弱之勢的逆轉。而要實現這種目的,在無法實施軍事手段的基礎上,唯獨剩下了外交策略。但通過外交策略達到上述目的,正常情況下所需時間太長,晉國還可能因此付出某些代價,更為關鍵的是,宋國形勢危急,不容延緩。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以奇制勝。所謂“兵者,詭道也”,在外交策略上亦是相通。基於以上,晉國臣子先軫完美的給出瞭解決辦法:

先軫曰:“使宋舍我而賂齊、秦,藉之告楚。我執曹君而分曹、衛之田以賜宋人。楚愛曹、衛,必不許也。喜賂怒頑,能無戰乎?”

先軫在歷史上雖然聲名不顯,但是喜賂怒頑之計策可謂是超有水平,洞悉形勢。一方面,抓住齊、秦貪財的特點,讓宋國去求助齊秦解圍,成功將原本與此戰不相干的齊、秦兩國拉下了水;另一方面,基於楚國因““新得曹而初婚於衛”的形勢,不可能輕易放棄曹衛兩國,而故意拿取曹、衛兩國領土補償宋國,激怒楚國,使得齊、秦無法幫助宋解圍。而齊、秦為大國,重視顏面,即所謂怒頑是也,從而成功使原本中立的齊、秦兩國走向楚國的對立面,既解除了晉楚交戰時齊、秦對晉國的威脅,又為齊、秦與晉國結盟對抗楚國奠定了基礎,增強了晉國的力量,可謂是一石二鳥。

城濮之戰:以弱勝強的背後,是晉國的外交詭術與軍事奇策

先軫丨免冑入狄師

外交詭術之二:瓦解同盟,逼楚決戰

喜賂怒頑之計策,使晉國在晉楚爭霸中佔據了主動權。而楚國則同時面臨晉、齊、秦三大國的威脅,形勢不利。但是楚國如若就此退兵,一來進不能與晉爭霸,反被各國恥笑其怯弱;二來退不能保護曹、衛等盟友,以楚為核心的政治集團有瓦解的危機。楚國處境的尷尬,也造成了楚成王與大將子玉在處理此事時方法上的矛盾。楚成王提議楚軍應避免與晉軍作戰,而大將子玉則堅持與晉國交戰。楚國人心不齊,為之後的城濮決戰埋下了隱患。基於以上情況,楚國內部協商的結果是 “找臺階下場”,以保全大國顏面,留存爭霸實力,這已經是楚國最大的讓步。為此,楚國將軍子玉向晉文公提議:

“請復衛侯而封曹,臣亦釋宋之圍。”

子玉的這個提議,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晉國無法拒絕的。一方面,楚國勢大而主動退讓,如晉國咄咄逼人,於道義不利;另一方面,楚國主動提出了保全宋、曹、衛三國的辦法,如晉國不許,則必被三國忌恨,而被孤立。

城濮之戰:以弱勝強的背後,是晉國的外交詭術與軍事奇策

楚軍

但是對於晉國而言,這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齊、秦與晉因楚國的威脅而結為同盟,一旦楚國的威脅消失,同盟亦將隨之瓦解;而楚國一旦吸取教訓,結好齊秦,重整力量,再次北上,晉國亦將處於不利境況。在這種情況下,晉國絕不願與楚國講和,而採取了逼迫楚國開戰的策略。

先軫曰:「子與之。定人之謂禮,楚一言而定三國,我一言而亡之。我則無禮,何以戰乎?不許楚言,是棄宋也。救而棄之,謂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將何以戰?不如私許復曹、衛以攜之,執宛春以怒楚,既戰而後圖之。」公說,乃拘宛春於衛,且私許復曹、衛。曹、衛告絕於楚。(引用格式)

從以上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晉國逼迫楚國開戰的策略之詭譎。其一,楚國的提議晉國是無法明言拒絕的,因此晉國採取了激怒楚國的方式,扣押楚國使者,爭取曹、衛支持的方式,逼迫其開戰,從而避免了晉國主動開戰落人口實;其二,曹、衛目前受控於晉國。而楚國的目的是保全其盟友曹、衛,這也是其繼續進行戰爭的道義所在。晉國便來了一記釜底抽薪,充分發揮其實際控制曹、衛的優勢, 以“私許復曹、衛”而爭取到了曹、衛的支持,不僅使楚國的提議失去了根據,更使其師出無名。但對晉國而言,則既瓦解了楚國力量,又實現了逼迫楚國開戰的目的。

由以上可見,面對楚強晉弱的局勢,晉國採取退讓的態度,採用靈活的外交策略,成功爭取到了中立勢力齊、秦的支持;待形勢對晉有利之際,緊緊把握時機,以詭譎之術,最大程度的瓦解了楚國的同盟力量,迫使楚與晉交戰。到城濮之戰正面決戰之際,楚國其實已然在大勢上處於下風。

軍事奇策:退避三舍,頹敵驕將

在正式進入戰場時,我們要先清楚春秋時候兩軍交戰的規則與此時晉楚兩軍的情況。

關於春秋之戰,重視禮儀規則,即便在戰場上,君臣之禮亦不可廢;講究兩軍列陣,堂堂正正決戰。在這樣的情況下,戰場上陰謀詭計可利用處較少,這注定春秋之戰,要在道義。佔據道義的一方士氣大盛,常能取勝。

關於兩軍情況,軍力對比上來看,晉楚配置都是三軍,但楚為千乘,晉為七百乘,戰場形勢上是楚強晉弱。但由於楚成王與大將子玉在對晉作戰上存在矛盾,造成 “楚王怒,少與之兵”,使得楚軍力量不足,只能以鄭、許以及陳、蔡等楚盟國軍隊,分別附屬於楚的左、右軍,彌補楚軍力量,楚軍組成成分複雜,一旦遭遇重挫必然指揮混亂。

基於以上認識,我們來看城濮之戰的具體過程!

城濮之戰:以弱勝強的背後,是晉國的外交詭術與軍事奇策

退避三舍

晉楚兩軍對陣於城濮之時,晉軍後退,即所謂退避三舍是也。但退避三舍絕不單純是為了報答楚國的恩惠,在其背後,還有更多的意圖:

“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闢之,所以報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眾素飽,不可謂老。我退而楚還,我將何求?若其不還,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眾欲止,子玉不可。”

晉文公的這段話,很透徹的說明了退避三舍的軍事意圖。其一,城濮之戰,晉採用詭譎外交策略迫使楚國主動挑起戰爭,晉軍佔據道義優勢。而此時,一旦晉文公忘記當年許諾楚王退避三舍的諾言直接與楚交戰,晉軍將成為負恩無義之軍,反而增楚軍士氣滅晉軍威風;其二,春秋之戰,亦講究禮儀。為君的晉文公主動撤退,已然擺明了退讓的態度,若楚軍追擊,強行要戰,不僅失禮之至,喪失道義,更打擊了楚軍的士氣,更為關鍵的是,楚將子玉一向驕傲,此舉必會讓其以為晉軍怯弱,而更加輕敵;當然,此舉亦存在楚軍直接退軍的情況,但是基於子玉為堅定的主戰派,一向驕傲,此前又被晉詭計設計,必然不會輕易撤軍。由此也可以看出晉文公對人物性格的精準把握。果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楚軍不想再繼續戰鬥,而卻子玉強行令軍隊追擊。已然說明楚軍在“退避三舍”的計策下,生出厭戰之心,士氣衰竭,而楚將子玉則輕敵之至,甚至叫囂到:“日必無晉矣”。將驕而士頹,城濮之戰的勝負在此刻已然註定。

城濮之戰:以弱勝強的背後,是晉國的外交詭術與軍事奇策

城濮之戰示意圖

晉退楚進,兩軍再次對峙,決戰正式拉響,但結果已然註定。一方面,上文已經說過,楚軍左右兩軍的鄭、許以及陳、蔡國軍隊是楚軍的不穩定因素。晉軍便猛攻楚軍右翼的陳、蔡軍,使其擾亂楚右軍陣型,使楚右軍潰敗;另一方面,晉上軍佯裝潰後退引誘楚軍,子玉驕傲輕敵而上當,以楚左軍追擊,被晉上軍、中軍圍攻,左軍也潰敗。在此情況下,子玉無奈率領殘兵退出戰場。城濮之戰以晉國勝利而告終。

晉國先以詭譎的外交策略破解困局,爭取同盟,瓦解敵人,完成敵我之勢的逆轉;後以頹敵驕將的軍事策略,在正面戰場上完成對楚國的致命一擊,最終贏得勝利。反觀楚國,以其勢大而安於現狀,面對晉國的攻勢毫無對策,最終落敗。城濮之戰後,晉文公成就五霸之名,楚國則暫時退出中原,失去稱霸良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