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在自然界,有一些动物掌握着生存的一大妙招——拟态。

我们先来找找茬。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这些图片中的动物你看出来了吗?

拟态在演化生物学里,指的是一个物种在演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特征,以混淆另一方(如掠食者)的认知,进而远离或靠近拟态物种。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生物通过在行为、外形等特征上对另外一种生物进行模仿,使得一方或者和双方受益。这种现象在许多动物的行为中很常见,比如昆虫、鱼类、两栖类到植物甚至是真菌都有纪录显示这些生物已懂得使用拟态。

拟态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为,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骗者。 比如下面这张图,模仿者是枯叶蝶,被模仿者是干枯的叶子,受骗者是枯叶蝶的天敌。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对于具有被掠食威胁的生物来说,当它们具有某些对掠食者无用甚至是有威胁的生物的相似外貌,会让掠食者从视觉上难以辨认,从而形成欺瞒以保护自己。如果它们还能在行为、声音、气味等方面更加类似的话,成功骗过掠食者的几率也会越高,自身也就越安全。而对于掠食者而言,某些掠食者会利用自己先天上的优势,比如外形,使得自己的形态与其他无害的生物相似,这可以使得猎物放松警惕,从而大大提高了猎食的成功率。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上方被模仿者:蚂蚁 下方模范者:跳蛛


拟态种类太多,以下就列举三种拟态供大家了解:

贝氏拟态:一个物种拟态模仿另一个成功的物种,显得有毒或者是无食用价值。但该拟态并不会打击捕猎者。例如,一种透翅蛾会拟态成为黄胡蜂,但它并不能螫。但捕猎者还是会把它当成黄胡蜂回避。例如尺蠖形态及行为与树枝或茎相仿,藉以躲避猎食。

穆氏拟态:一个物种以鲜艳的体颜等手段警告捕猎者其毒性或不可食用性,但警告的生效还是要等捕猎者得到教训才开始,例如捕食者从一次失败的捕猎中很快认识到猎物有毒。这种拟打击捕猎者。依照此种拟态,蜜蜂会模仿成为黄蜂,两者外表相似都能螫。

进攻性拟态:

拟态成为无害的物种以吸引猎物,如猪笼草伪装成花朵,吸引昆虫前往采蜜,藉以获取养分。

★总的来说,拟态是生物采取的“防御战略”或者“攻击战略”的其中一种。弱小者通过模拟其他动物躲避天敌保护自己,而强大的动物借此迷惑猎物,以提高捕食成功率。此外,还有一些鸟类和植物会利用拟态来完成繁殖,如蜘蛛兰、维达鸟。



动物界有着不少的“伪装大师”比如:

1、爬行动物——叶尾壁虎

叶尾壁虎分布于澳大利亚梅尔维尔角,栖息于树上,喜欢捕食昆虫。叶尾壁虎有9个家族成员,体长最小为8厘米,最大为30厘米的,眼角上方带有突触,形似“睫毛”,善于模仿成树叶。同时,除了可以变成褐色或者灰色外,这种壁虎还可以变成黄色、绿色、橙色以及粉红色,甚至还能变成透明的。

它们的尾部酷似枯叶,不仅是外形相似,常常还在边缘带有锯齿状的凹陷,类似树叶被昆虫咬食过一。此外,利用它们的叶状尾巴,还能模仿卷起的树叶,起到了极强的伪装。它们的伪装主要分为两类:叶子及树皮。伪装叶子的是角叶尾壁虎及枯叶壁虎,是最细小的两个物种。其他的都伪装成树皮。一些物种在皮肤上有片状物,它们会将此贴在树上,在树影下令它们完全消失。如果眼珠不转动的话,极难被发现。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2、昆虫——滇叶潃(读[xiū])

滇叶潃是一种珍稀的竹节虫品种,主要生活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它的外形与树叶高度相似,若静止不动的话,很难被发现。滇叶潃成虫大约10厘米长,5厘米宽,背部像一片灰白色的树叶背面,有清晰的“脉络”,而腹部则有点像叶子的正面,颜色更翠绿。当你从正面往下看它的时候,就是一片背面朝上的树叶。滇叶潃的手脚极为独特,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爬起来活脱脱一片“行走的树叶”。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3、植物——猴面小龙兰

猴面小龙兰通常生长在视线以上近2000米的地区,因此很难被人发现,因长着猴脸被形象地称之为“猴脸兰花”。这种兰花能够在任何季节开花,所散发出的气味与成熟的橘子类似。在我们眼里,猴面小龙兰的花朵和猴子的脸很相似,但是在昆虫的眼里,这并不像猴子的脸,反而与某些真菌产生的孢子的结构十分相似。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猴面小龙兰在细节上也模拟得惟妙惟肖,其唇瓣的种种褶皱看起来就像真菌子实体的菌褶。更神奇的是,猴面小龙兰散发出的气味与真菌散发的气味十分类似。通过这种模仿,猴面小龙兰把自己“打扮”得像是一种真菌,以此吸引真菌昆虫来完成自己的繁任务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4、鸟类——栗翅斑伞鸟(又名烟灰悲雀)

栗翅斑伞鸟是斑伞鸟属的一种鸟类。此鸟类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一种鸟类等地区。栗翅斑伞鸟幼鸟时并不依赖成鸟保护,而有自己的生存策略——伪装成颜色鲜亮的有毒毛虫。为了保证幼鸟安全,它们也不断的改良自己的习性。成鸟每小时只会给幼鸟喂食一次,这样做是为减少暴露自己。幼鸟不会向成鸟乞食,也无法辨认来者是父母还是掠食者。这样的策略可以提高幼鸟在出生二十天内存活率,之后幼鸟便能独自生存下去。栗翅斑伞鸟的伪装直到2012年才被科学家发现,它神奇伪装的行为以前无人知晓,不得不佩服动物们的生存智慧。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5、鱼类——石头鱼

石头鱼属毒鲉鱼族,学名“玫瑰毒鲉”,因其像玫瑰花一样长有刺,且有毒,故而名之。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石头鱼石头鱼形状恐怖,体貌甚丑陋,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它们喜欢躲在海底或岩礁下,

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来。它们的身体厚圆而且有很多瘤状突起,好像蟾蜍的皮肤。体色随环境不同而复杂多变,象变色龙一样通过伪装来蒙蔽敌人,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通常以土黄色和橘黄色为主。当它在海底隐藏的时候,如果有人不留意踩着了它,它就会毫不客气地立刻反击,向外发射出致命剧毒,它的脊背上那12至14根像针一样锐利的背刺会轻而易举地穿透鞋底刺入脚掌,使人很快中毒并一直处于剧烈的疼痛中,直到死亡。

动物的生存智慧:拟态不仅提供了更多猎食机会,也是完美的防御

结语:

拟态在我们人来看来更多地就是“长得像”或者“外貌模仿得像”而已,但实际上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在漫长的演化中,这都是动物们为了减少“生存压力”而进化出来的一种手段。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采取的策略,这就是动物们得生存智慧。



我是辛拾秋,关注我,了解更多动物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