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拖延症,四種方法幫你戰勝

“拖延症是當代人一種常見的絕症,”《愛情公寓》裡的臺詞這樣形象地描述。

乾貨|拖延症,四種方法幫你戰勝

你們有沒有經歷過,很多的事情堆在眼前,空白的文件,散亂的衣櫥,或者一個要打的電話,明明內心焦急不安,卻還是一邊咬著手指甲,邊發呆拖延時間。

生活中拖延的現象也很常見,擺在你面前的三件事要做,洗衣服,打電話,寫論文,即使論文第二天要交,你也會先選擇打電話,然後洗衣服,晚上才會磨磨蹭蹭開始寫論文。

於是一夜未眠,通宵碼字,終於趕在截止時間提交。因為拖延症,不知熬了多少夜,工作沒做好,也把身體拖垮了。

為了擺脫拖延症,提高效率,根據經驗我將提供四種方法一起戰勝拖延症。



01 不要準備好再行動

先讓自己做起來!

寫作時總想著等我有靈感再下筆,結果遲遲沒有寫;鍛鍊時總想著天氣好再去,結果一步也沒跑;演講時總想著我要準備好再去,結果錯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仍不敢上臺。

就是因為你總想著準備好了再去做,結果時間就這樣一點點流逝,事情也一拖再拖,不能按期完成。

那不如先讓自己行動,上手之後就會一邊發現問題一邊解決問題,要比在準備的路上快得多。

比如在寫論文時我們想著列大綱,搜資料這些完成後再寫,那不如邊搜資料邊寫,寫的過程中就會發現有思路了。

乾貨|拖延症,四種方法幫你戰勝

那如何讓自己趕緊行動呢,那嘗試下“5秒鐘法則”吧。

“5秒鐘法則”就是當你想犯拖延症時,就在大腦中倒數:5、4、3、2、1 ,立刻行動,去做那件事。

比如當你在沙發上看電視,想起來作業要補上,但你可能想看完這集再去,為了避免拖延,那此時你就在心裡默數5秒,立馬去寫作業。

這樣的做法,執行力會比之前大幅度提高。



02 創造安靜的環境

既然這件事做起來了,如果環境糟糕,我們仍會被身邊的事物打擾,再次轉移注意力。

那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下心來,專注於自己的事情,就很有必要。

我們很容易被身邊的小事吸引,尤其是當自己想要專注於做一件事。比如手機的消息,書桌前的零食,家人的交流都會誘惑我們。

乾貨|拖延症,四種方法幫你戰勝

那麼我們在工作的時候就要遠離這些干擾,特別是我們要辦公的地方,下面是具體建議。

  • 早起,利用早上的時間完成重要的事,這段時間沒有各種消息,也不會被緊急的事情打斷。
  • 選擇安靜的空間,去圖書館這樣的場合最好,如果在家就告知父母不要打擾自己學習。
  • 遠離手機,零食等誘惑,不要放在手邊,把手機靜音,關閉各種消息通知,如果還會拿起手機,那就把手機放在另一個房間。

所以給自己創造安靜的地方,靜下心來,關掉手機,讓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手上的事情,就會解決很多問題。



03 給自己定計劃

要有時間觀念,什麼時間幹什麼最好定下來,心裡要有計劃。

我們之所以拖到很晚才開始行動,是因為沒有合理的計劃,沒有給自己規定完成的期限。

乾貨|拖延症,四種方法幫你戰勝

給自己定了計劃後,需要完成的目標不能太大,否則我們面對這個很難的任務,還是會選擇逃避,去找簡單事情做。

比如當你每天背30個英語單詞時,你會覺得痛苦,如果選擇每天背3個英語單詞,會覺得簡單可行。

這就是把目標定小的好處,當然這有三個原則,完成優先,心態優先,堅持優先。

也就是如果定的目標讓自己感到痛苦,不能堅持和完成,那這個計劃不會起到任何作用。

所以定完計劃,就將目標分解成多個容易可執行的短期目標,堅持完成。



04 設置獎懲機制

為了讓我們能夠積極地堅持完成目標,就需要獎勵或者懲罰自己,心理學上的斯金納強化和懲罰理論也提過。

在心理學中,獎勵自己就是為了增加這一行為,懲罰就是為了減少這一行為的發生。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堅持下來,可能是沒有讓自己得到獎勵,或者受到懲罰。

乾貨|拖延症,四種方法幫你戰勝

我們都曾報過網上付費課程,如果沒有助教監督,堅持學習下來的人很少,所以總是學不到東西,不盡人意,錢也花了,可就是沒有回報。

但是當我們設立獎懲機制,完成的人數就會大大增加,比如我曾遇到過,沒有完成當天的作業的人就發200元紅包,不然就踢出群聊,這樣一來,你的作業完成度就大大提高了,也會學到很多東西。

當然也需要獎勵,每次完成一個小目標時,就獎勵自己玩一會兒或者去買零食犒勞自己,給自己積極正向的反饋,就會堅持下來。

結語

我們很多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只要你決心改變,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也會戰勝拖延症。

最後分享村上春樹的一句話:

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這才是長距離跑者的思維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