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嬪妃侍寢的時候,為何要裹著被子擡進去?

wamg帥


幾部清宮劇的大火,使得我們對於清朝後宮的一些規矩有了一定的瞭解,但同時最多的卻是各種的疑惑,其中最使人不解的就是,清朝妃嬪侍寢的時候都是被一張大被子裹住,然後抬進房間的,他們這樣做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用被子裹的最大原因應該是因為妃子當時的狀態是全裸的,想想都覺得尷尬,而且當時抬著這些妃嬪的都是性別為男的太監,所以需要裹上一張大被子。


至於為什麼要以全裸的方式去侍寢,主要還是因為當時是皇權至上的時代,一切的規矩都是為皇帝服務的,這也是為了皇帝方便才定的規矩。

皇帝在為國家大事忙碌了一天的情況下,自然比較疲憊,本來就不多的睡眠時間也就沒必要花費在路上,所以在自己房間寵幸嬪妃就比較節省時間了,而且就連衣服都不用費勁脫。

當然這方面的原因只佔一小部分,安全因素方面的考慮佔大多數。 其實在清朝早期的時候,這樣的規矩還是沒有的,只是在雍正時期出現了這樣的一位妃子,這位妃子在侍寢的時候在自己的衣服之中藏了一把刀,但是萬幸的是沒有出現什麼傷亡。


不過雍正帝還是嚇了一大跳,畢竟這位皇帝在此之前是沒有見識過這樣的事情的,而且他也是非常惜命的,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自己後代的生命著想,就制定了這樣的規矩。

把衣服脫光之後,就算是想要幹什麼也是無濟於事了,因為不管是武器還是毒藥之類的帶有殺傷性的武器都沒法帶進皇帝的寢宮,這樣就可以有效的保證皇帝在睡覺的時間裡的安全了。

而且每當皇帝召妃嬪侍寢的時候,都會有一名太監站在門口,既是為了保證沒人打擾,同時也是為了遵從組訓不能讓皇帝沉溺其中沒了分寸,在必要的時候,他們需要提醒皇帝把握好度。

當皇帝離開之時,他們還要負責詢問皇帝的滿意程度,來判斷此次受寵的妃子有沒有資格留下皇嗣,若是沒有的話,他們會在皇帝上朝之後賜下湯藥,保證不會留下隱患。

歸根究底,這樣奇葩的規定還是為了給至高無上的皇權服務的,為了皇帝的方便和安全一切的規矩都是合理的,儘管這些規定在現代人的眼中是如此的不能理解,但只要是有益於皇帝的,都有存在的必要,畢竟皇帝是天下之主嘛!



無根樹花正孤


夜幕降臨,皇宮內一片寂靜,兩個太監把一個赤身裸體的女子裹在紅棉被裡,抗在肩膀上,送進皇帝的寢宮。且不論這種鏡頭是否該在電影中出現,單就將嬪妃赤身負入寢宮這一點來說,是完全符合清宮內製的。

對這一所謂“召幸”的內製,文獻中說:“嬪妃召幸,遣內侍叩宮門,直趨臥榻,用紅棉被裹而負之以行。至第一間房,除去衣錦,裸體而進;至第二間房,復取衾稠;至第三間房,方是皇帝寢室。”

按照清宮規矩,凡是嬪妃或者其他女子,在侍寢之前,必須要先脫得赤條條,然後用蘭湯洗淨全身,等待太監將其一絲不掛的裹入被中,送到皇帝寢室。從皇帝已敞開的被腳處爬入,完事後再原路退出被揹走。

至於由誰來侍寢,清宮也是有一套程序的,通常由敬事房負責。皇帝吃完晚飯後,太監會端著一堆綠牌子來讓皇帝挑選。不翻則表示皇帝今晚沒有興趣,如果哪個牌子被翻過來,太監則會及時通知該嬪妃準備侍寢。

皇帝在與嬪妃同床時,敬事房太監則站在門外聽候差遣。要對當然的召幸進行記錄,還要負責督促皇帝不要超時,避免有損龍體。召幸的過程大概就是如此,那麼為什麼清朝皇帝召幸嬪妃都得將她們赤體背入呢?

從歷史文獻來看,大概有兩種說法。一說這種制度起始於明代,是清沿用明朝舊制;一說起源於清雍正之後,傳說雍正被人刺死,為防備嬪妃行刺,才立下這條規矩。

第一種說法來源於明朝嘉靖年間的“壬寅宮變”。嘉靖為了長生不老,用處女的女紅配置所謂的“長生藥”。三年內有近五百宮女被害死,嘉靖的行為激起了一些嬪妃和宮女的憤怒。於是爆發了“宮女弒君案”。

宮女楊金英糾集了十餘名宮女,趁嘉靖熟睡之際,欲用繩子將其勒死,可惜因繩釦打死而未能得逞。就在嘉靖奄奄一息之時,宮女張金蓮因害怕而向皇后告密。最終,嘉靖逃脫一死,而參與宮變的宮女被凌遲處死。

嘉靖從此整日擔驚害怕,只好搬往西宮,後宮加強了對嬪妃宮女的戒備。有鑑於此,清朝為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嬪妃宮女侍寢必須裸體。

另一種說法源自於呂留良孫女刺殺雍正一事。呂留良因對清朝不滿而拒絕做官,在家潛心修書,有意宣傳民族意識。到了雍正年間,有人告發已逝的呂留良“猖狂悖亂”,隨後他被開棺戮屍,家族也遭牽連。

傳說呂留良孫女劍法高超,為給呂家報仇,潛入宮中將雍正刺死。後人還傳說,雍正的頭顱被割去,入棺時是個金頭。呂留良案完全是歷史事實,但其孫女行刺一事僅見於野史記載,因此不足為信。

不過,清代皇帝召幸嬪妃,嬪妃裸體侍奉,多數人認為是雍正朝以後的事。但又不一定與雍正的死有關係,很可能是清室吸取了明宮的教訓,同時又考慮到當時政局的複雜,於是便開始對嬪妃宮女採取防範措施。

以上兩種說法均無確切的依據,故而都不能成為定論。不過,明清兩代帝王在行幸時實行上述做法,完全是出於維護帝王的安全和自身利益的考慮,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還具有防止皇帝荒淫房事的良好效果。

總之,從史料上看,明清以前的皇帝與嬪妃交媾是沒有這些規定的,更沒有清朝的“赤體背入”的限制。清代的這些規定主要是考慮到皇帝的人身安全及召幸方便。


野史也是史


多半是謠傳,可信度很低。近代有學者曾經研究過,清宮翻牌子和妃子不能過夜的制度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妃嬪被包在被子裡抬進皇帝寢宮侍寢到說法,主要來源自民間野史和筆記小說,可信度並不高。


關於清朝妃子用被子裹著送給皇帝侍寢的說法來源,主要源自四本書:

《清代野記》、《三宮六院》;

《宮女談往錄》、《清宮詞》;

先說名氣最大的《清代野記》。為什麼說名氣最大呢?因為現在很多號稱揭秘清廷後宮密事的文章都引用自這本書的內容。這本書的作者叫梁溪坐觀老人,具體姓名不詳,梁溪坐觀老人只是一個筆名。

關於這本書,請牢記一點——這是一本民國時期的小說,可信度非常低。

按照這本書的說法,清朝妃嬪用被子裹著侍寢的原因,是吸取了明朝嘉靖皇帝被宮女謀殺未遂的教訓。相關的原文就不列舉了,侍寢的過程大概分五步走:

第一步是翻牌子,就是敬事房的總管在皇帝晚膳用畢後,奉上一個大銀盤,銀盤裡放了幾十塊綠牌子,每一塊牌子上面記著一位后妃的名字。皇帝只看牌子不看真人,選到了誰,把牌子翻過來就行。

第二步就是侍寢。皇帝翻完牌子後,敬事房太監會先行通知被選中的妃子湯沐。待皇帝上床後,太監把早被脫個精光並裹著披風在外等著的妃嬪送上龍床。妃子從皇帝的暴露在外的龍足這兒匍匐鑽進大被,然後兩人開始做羞羞的事情。

第三步是催鍾。皇帝完事後,太監會在外面催促。如果皇帝故意裝聾作啞,太監就會再催促一次,最多催促三次。

第四步是避孕。太監催鍾完畢,妃子還不能離開,要面對皇帝,要倒著爬出被子。太監再次用披風裹著,背到門外。總管隨後進來會問皇帝問:“留不留?”皇帝若說留,那就沒事了,若說不留,總管就出來,找準妃子腰股之間某處穴位,微微揉之,那什麼的液體就流出來了,這叫人工避孕。如果避孕不成功,就補做人流手術。總之就是一定不能讓妃嬪懷孕。

第五步是記錄。妃子侍寢完畢後,總管太監會用隨身的一本小冊子記上“皇帝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刻臨幸了某妃子”,然後進行存檔。

仔細看看這五步流程,然後醞釀思維,是不是有種皇帝在嫖妓的感覺?比如翻牌子對應妓院的報花名;侍寢則對應陪睡;催鍾就是時間到了,要加錢的意思。避孕是妓院必不可少的流程;記錄跟記賬是一個意思。

這哪是妃嬪侍寢?明明就是嫖妓!所以我個人感覺《清代野記》這本書的可信度,基本上是扯蛋。

並且很關鍵的一點,這本書的創作時間是民國時期,面對的讀者就是當時的老百姓。作者把妃嬪侍寢的過程寫的跟嫖妓一樣,很明顯就是為了迎合當時老百姓的惡趣味,把民間的東西故意嫁接到皇帝頭上,以博取讀者的關注。


再來說《宮女談往錄》,這本書的創作時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根據作者的自序,他說自己書裡的內容是在四十年代的時,從一個當年在宮裡伺候過慈禧太后的老宮女那裡聽來的。由於中間隔了四十年,很多細節已經遺忘了。因此書裡面的內容有很多錯誤。

比如“小主”的用法,即最早出自這本書。但是根據清宮的檔案記載和相關人員回憶,宮裡並沒有稱呼妃嬪為“小主”的這種叫法,而是一律稱呼為“主子”。

具體到侍寢這一章內容,這本書的記載內容與《清代野記》有一些出入。

當皇上就寢的時候。太監把承幸簿呈到御前,當然,生病或信期的妃子不在內,由皇上任意選擇。然後由太監持著燈籠去召喚。妃子早已恭候了,稍事修飾,太監在前面導路,貼身的侍女在後面護送,就這樣進入皇帝寢宮的偏殿。這裡早有準備的,洗梳妝一番,脫掉衣服,喊聲承旨,於是由太監背到寢殿,只是幾步之遙。並不是由東宮到西宮,揹著妃子滿處跑。

注意上面加粗的字,根據這本書的記載,皇帝臨幸之前,會先翻牌子,然後讓太監去通知被翻到牌子的妃子準備侍寢。被通知的妃子並不是在自己宮裡沐浴更衣,而是由太監帶路,直接到皇帝的寢宮沐浴,然後由太監送到皇帝的床上。

這本書與《清代野記》有出入的地方就在於它否定了妃子在自己寢宮沐浴,然後由太監用被子裹著,背到皇帝寢宮侍寢的說法。認為妃子是直接在皇帝的寢宮裡沐浴,不用裹被子,直接光著身體,由貼身太監背到皇帝的床上。

兩本書,兩種說法,該信誰呢?


接下來說《清宮詞》。這本書的作者是光緒十八年殿試第一甲榜眼,叫吳士鑑。曾經官至翰林院編修。作者本人的身份不低,但是他的這本書是一本合集,裡面的內容由多人所著,吳士鑑僅為其中一人。所以這本書關於侍寢的內容或許只是由他人代筆,為了博眼球而故意歪歪出來的內容。(當時已經是民國時代了)

這本書裡關於侍寢的內容如下:

嬪妃召幸,遣內侍扣宮門,用紅被裹而負之以行。至第一間房,除去衣錦,裸體而進;至第二間房,復取衾裯;至第三間房,方是皇帝寢室。

從引用上可以看出,記載內容比較簡單,所有字數加起來還不到60字。大意就是說:皇帝臨幸妃子之前,被臨幸的妃子要先脫光衣服,然後被太監用紅被子裹著抬到皇帝的寢宮。到了皇帝寢宮後,宮裡面有三間房。妃子先走進第一間房,太監脫掉被子,妃子裸體走進第二間房;在第二間房裡面,妃子取出臥具,再進第三間房;然後爬到皇帝的床上,開始做羞羞的事情。

沒有翻牌子,沒有沒有催鍾,沒有打胎,只有裹被子。這明顯就是第三種說法了。到底該信誰呢?

由於《三宮六院》直接引用了《清宮詞》的說法。因此就不再細說這本書了。

綜上所述,妃嬪用紅被子裹著送到皇帝寢宮侍寢的說法,其實很扯。那些所謂的揭秘後宮秘聞的內容自相矛盾,讓人如何相信?而根據朱家溍先生的考究,清代妃嬪侍候皇帝的流程其實非常正常:就是每天的黃昏,妃嬪集中到燕禧堂候旨。待皇帝翻牌子後,除了被翻中的妃嬪留下來單獨陪皇帝吃飯、侍寢外,其餘的妃嬪各自回寢宮,相當於是下班了。然後晚上皇帝和被翻中的妃子行呼風喚雨之事。

不存在妃子由太監用紅被子裹著背過去這樣的事情。也不存在太監總管詢問“留不留”的這種八卦說法。

具體內容可以參照《故宮退食錄》一書,這是一本非常考究,非常嚴謹的書。



最後多說一句,朱家溍先生是朱熹的二十五世孫,曾經擔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央文史館館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是著名的文物專家和清史專家。他的夫人叫趙仲巽,是蒙古正黃旗人出身;他的岳母是愛新覺羅氏,是恭親王常寧的後裔。

專家考究的結果和民間野史八卦的內容,到底信哪個,這裡不做評價。從客觀上說,明顯是前者更有信服力。從主觀上說,自己願意信哪個就信哪個。反正知道內幕的當事人都已經不再了,沒有確定的說法。


Mer86


經常看清宮劇的朋友都知道,清朝妃嬪侍寢有個特點,那就是每天晚膳之後,敬事房的總管太監會端著一個大銀盤,銀盤裡面放著十幾個或者幾十個妃嬪的綠頭牌。如果皇帝無意找妃嬪過夜,那就說一聲退下,如果皇帝有意臨幸某位妃嬪,那就會隨手翻開一個牌子,將牌子送給另一個太監。



太監看到牌子上的名稱後,會迅速的通知這位妃嬪。妃嬪接到通知後,即刻梳洗打扮一番,赤裸著身體讓太監用大氅包裹好送到皇帝的寢宮。等到了皇帝寢宮後,再由太監去掉大氅,妃嬪裸身由皇帝的被子下端鑽進被窩與皇帝交合。

很多人納悶,為什麼清朝皇帝臨幸妃嬪要搞得這麼麻煩,實際上這種制度的形成是考慮了各種因素的,第一個就是皇帝的安全問題。



相傳這種制度形成於明嘉靖時期。嘉靖皇帝晚年崇尚道教長生不老之術,在一些江湖道士的蠱惑下,大量徵召十三、四歲的宮女,採集她們的處子經血,用以煉製不老神丹。

當時嘉靖皇帝為了保證宮女的“純潔”,命令他們在經期不能吃飯,只能吃桑葉、喝露水。這人又不是蠶寶寶,嘉靖皇帝這樣幹,無疑導致了很多宮女的怨恨。另外嘉靖皇帝為人喜怒無常,稍有不滿,便嚴厲的懲罰宮女。



公元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夜晚,忍無可忍的宮女集體爆發,在楊金英的帶領下,十多位宮女帶著繩套準備勒死嘉靖。當時由於嘉靖皇帝拼死掙扎,所以繩套打結,宮女們還沒有勒死嘉靖,便被趕來救駕的侍衛們拿下。

當時嘉靖的皇后迅速趕到了現場,由於嘉靖皇帝昏迷不醒,皇后不但處死了謀殺嘉靖的宮女,而且還公報私仇,把受寵的端妃也一併處死了。等嘉靖皇帝清醒後,知道端妃不可能謀害自己,是冤死,所以經常疑神疑鬼。據說從此之後,無論任何妃嬪侍寢,都需要脫光後送到寢宮。清承明制,自然也把這種制度承襲了下來。



其次是節省皇帝時間和精力,並且防止皇帝沉迷女色。

自從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後,明清一些勤政的皇帝工作量非常大。據說朱元璋曾在八天之內批閱了1666份公文,處理了3391件事,相當於每天要處理400多件事。後來清朝的雍正也緊隨其後,每天因為工作僅僅睡4個小時。

面對如此巨大的工作量,當然需要從各個方面節省時間,被動的接受安排,把妃嬪脫光了抬進皇帝寢宮,無疑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防止沉迷女色也很好理解,每次太監把脫光的妃嬪送到龍床之後便會退到門口等候一段時間。等時間到了,太監就會在門口高呼;“時間到了”,如果皇帝興致正濃,太監則繼續等待一段時間。如此反覆喊話三次,皇帝必須回應太監,讓太監把妃嬪重新包裹上送回自己的寢宮。這也從根本上防止了皇帝沉迷女色,為皇帝辦理公務節省了精力。


我是越關


明清時期的規矩特別多,有些規矩真的令人匪夷所思。清朝沿襲了明朝很多做法,而明朝是因為看到元朝制度太過寬鬆導致亡國,所以吸取教訓,一步一步完善了各種制度,這種情況到清朝簡直達到了嚴苛的程度,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用規矩來規範。

皇帝掌握著最高權力,子嗣的繁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這關係著整個王朝的興衰,所以皇帝的後宮便成了最重要的一個地方。

可是皇帝有那麼多女人,他必須要做到雨露均霑,否則會造成後宮動盪,甚至影響到朝政,能被選作皇帝的女人,其家族背景都不一般。皇上就算有非常寵愛的女人,也不能做得太過分,比如順治皇帝和董鄂妃,就是最好的例子。



抓鬮是最公平的,但是抓鬮的不確定性太多,皇帝還是要有自己的主觀意見,所以敬事房會做出一種牌子,每個牌子上寫上妃子的名字,皇上如果對誰感性趣,就會把他的牌子翻過去,表明那個妃子今晚可以陪伴皇帝過夜,能被翻牌子是當時每個妃子最大的願望。

這樣每個妃子都有機會接近皇帝,也不會使某個女人獨寵。我們在清宮劇裡看到,皇后經常會和其他妃子爭寵,但是當時的規矩並非如此,皇后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有特權的。

牌子翻好後,太監們會把綠頭牌交給皇后過目,如果這個妃子各方面條件都允許,皇后允許就可以陪皇帝過夜了,這也顯示了皇后後宮之主的地位。

皇后、皇貴妃和皇帝同床共枕是不需要翻牌的,只要皇帝願意,她們隨時可以陪皇上過夜,所以我們在清宮劇裡往往看到,皇后和皇貴妃是最不對付的兩個人,因為她們的權力都比較大,對於皇帝來講應該都是最重要的女人。

沒有有哪個女人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人在感情上都是自私的,沒有人能夠例外。

被翻了牌子的妃子,這時就要興高采烈的梳妝打扮等待皇帝的到來,然後赤條條的被太監裹在被子裡,送到皇帝的床前,說實話這對於女人來講實在毫無尊嚴可言,但是在皇權面前,又有誰能做得了主呢?


有的時候連皇帝自己也是做不得主的,比如皇帝與妃子翻雲覆雨不能超過一定的時間,這是為了皇帝的龍體著想,皇帝關係著國家的存亡,怎麼可能在某個女人身上過多消耗自己的體力和健康。

所以到了一定時間,太監會在外面提醒皇帝時間到了,皇帝如果覺得差不多了,會讓他們進來把妃子抬走。這時太監還會問皇帝留或不留,如果皇帝說不留,太監們就要把妃子倒提起來,讓龍精流出來,如果留的話就直接抬回去。說實話,這對於平時養尊處優的妃子來說,是多麼尷尬的一件事情。

其實在這整個過程中,最忙的應該是太監,他們要把每一個過程都記得非常詳細,這樣做是為了保證龍嗣的血統純正,稍有差錯那都是不得了的事情。

而妃子們之所以要被全裸著抬到皇帝身邊,也是有原因的,這應該始於雍正和嘉慶被刺事件引起。

當年的呂四娘為了報仇,以選妃之名混進宮中,找了一個時機殺了雍正,當時雍正突然暴病而亡,對外並沒有說是因為刺殺而死。關於雍正的死歷史上的記載很少,有說是病死,有說是自殺而死,也有說是因為服用丹藥中毒而死。《清史簡述》認為雍正帝乃是因“中風病逝”,但是確實有呂四娘刺殺雍正的這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嘉慶被刺殺引起,嘉慶像很多皇帝一樣,祈求長生不老之術,但是他的方法實在有點變態。

他要用處女的血做藥引子,和成藥丸服下延年益壽,為了保證這些處女血的純淨,不許她們吃五穀雜糧,每天只能喝風飲露,導致很多女孩子活活被餓死,當時的後宮真的是有的進沒的出,比地獄還要可怕。

所以這些女孩子忍無可忍,為了活命她們想要集體刺殺嘉慶,可是因為她們年齡太小,慌亂之中竟沒有刺殺成功,當時又有一個小宮女臨時倒戈,導致刺殺失敗,所有參與的人被殺身亡。從此以後,每個侍寢的妃子就要被赤裸裸的包裹著送到皇帝面前。

所以做皇帝的女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根本沒有什麼尊嚴,還要揹負著整個家族的興衰,這對一個弱女子來說是多麼沉重的包袱。所以《紅樓夢》裡賈元春回家省親時,抱著賈母和母親哭訴,為什麼要把她送到那不見天的地方。平時高高在上的妃子,有著多少不能為人說的痛苦和悲傷,也只有她們自己心裡清楚了吧。(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雨霽視角


在古代社會,皇帝的權威是至高無上的,那麼安全保障自然成為重中之重,所以即便是妃子侍寢也必須嚴格排查,一絲不掛,有效的預防‘居心叵測’的妃子對皇帝造成潛在的威脅


遊戲王的人生


《清宮詞》有這樣一首詩:

脫卻羅衫擁被來,金蓮不用踏蒼苔。近臣見慣私相妒,一樹梨花帶露開。

只是一首常見的宮闈詩,並不是重點,重點是詩下有則註釋,正是題中所問的景象:

妃嬪召幸,譴內侍叩宮門,直趨臥榻,用紅錦被裹而負之以行。至第一間房,除去衣錦,裸體而進;至第二間房,復取衾裯,至第三間房,方是皇帝寢室。

“妃嬪被召臨幸,先會派遣內侍敲門,內侍進門後直接到妃嬪的臥榻,把她用紅錦被裹起來揹走。進第一間房後,脫去衣服;進第二間房,除去被子;到了第三間房,才是皇帝的寢室。”

至於為什麼要把人脫得光溜溜了送到皇帝寢室,還要前後進三間房?畢竟是宮闈秘事,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解釋,按它能成為一項制度來看,肯定不會是因為個別皇帝的變態愛好。有一些野史倒是很確定地說,這項後宮制度是在雍正朝之後才成型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妃嬪的行刺。

應該大抵便是這個原因吧。


耳食記


在電視劇裡,我們可以看到,妃子侍寢都是先沐浴更衣,然後赤身裸體的被包裹,由太監抬著送到了皇帝的寢宮。有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要被包裹著被子送進寢宮呢?

原因如下:


一:防止刺客

在紫禁城裡,“五步一兵,十步一哨”,一般來說,外面刺客進來行刺是不可能的。因此,很多人行刺皇帝就選擇了內部,也就是妃子。

如:當年的成吉思汗就是因為被自己的妃子行刺,然後不治身亡的。

所以,為了保護皇帝的安全,妃子都要全身赤裸的侍寢,就連身上佩戴的首飾都要沒收,以防止刺客冒充妃子行刺皇帝。


二:也是為了方便

皇帝都是日理萬機,白天很忙,到了晚上後,肯定要早點休息。

而清朝,妃子佩戴的首飾,衣服都很多,如果要脫,起碼脫上十幾分鍾,對於皇帝而言,脫這麼久,不可取。所以為了方便,才提前脫好了。


當然,清朝,也不是所有的宮妃都要脫光了,包在被子裡侍寢。對於皇后以及一些有背景的妃子來說,他們是不需要這樣做的。

皇后,身份高於其它妃子,如果被包裹著,然後由太監抬著去侍寢,肯定是掉身份,不光丟自己臉,還丟皇室的臉,所以,皇后侍寢是不包裹的。


包裹著侍寢,更大程度上是為了防止刺客,而對於皇后,或者一些名臣之後,她們行刺的可能幾乎沒有,所以自然也就不需要包裹著侍寢了。一般而言,需要包裹侍寢的都是一些平民之後,他們的背景良莠不齊,是最容易混進刺客的。


唯戀無名


清代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使清代的侍寢制度可以充分借鑑前朝的歷史經驗教訓。清代的侍寢制度是由皇帝牌牌子決定當晚侍寢的妃子,然後由太監們把侍寢的妃子裹在被子裡抬進皇帝的寢宮。事實上這種侍寢方式在歷朝歷代中都是較為獨特的,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避免某位妃子專寵;其二避免皇帝沉迷女色;其三保證皇帝安全。而這三點中又尤以最後一點最為關鍵。

在此之前歷朝歷代的皇帝要寵幸某位妃子直接召她侍寢即可,然而在清代這是不行的:每個妃子都有一塊對應的綠頭牌,牌面上寫著該妃子的姓名。備晚膳時敬事房太監會將十餘塊或數十塊綠頭牌放在一個大銀盤中,謂之膳牌。待皇帝晚膳用完之後太監舉盤跪在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沒有興致,則說聲“去”;若有所屬意就揀出一塊牌,扣過來背面向上。太監拿過此牌,交給另一位太監,這位太監專門負責把被皇帝翻到牌子的妃子背扛到皇帝的寢宮。由於綠頭牌都是背面呈現在皇帝眼前,事先皇帝並不知道每塊牌子對應的是哪個妃子,所以理論上每個妃子得到皇帝寵幸的概率都是一樣的,謂之“雨露均霑”。這樣一來向唐玄宗寵幸楊貴妃那種三千寵愛集一身的事是難以再發生了,這就避免了某位妃子因專寵而驕橫跋扈。不過這只是就理論上而言,實際上如果皇帝鐵了心就要翻某位妃子的牌子,也不是不能暗箱操作,太監也不會那麼不識趣。

自古以來因沉迷女色而荒廢政務的帝王不在少數,更有甚者為縱情聲色而濫用各種補藥、丹藥,結果沉迷於女色而無法自拔,日子久了身體被掏空以致英年早逝者也不乏其人。因此清代的侍寢制度明確規定:妃子從被抬入皇帝寢宮起不得待超過一個時辰以上的時間,只要時辰一到就會有太監在屋外提醒皇帝,在取得皇帝同意後太監們就進去將妃子裹起來抬走。如果皇帝沉迷女色而不願讓太監們把妃子抬走,那就會驚動皇后、太后了。在皇帝和妃子行夫妻之事的全過程中太監會一直在屋外做好記錄,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萬一將來妃子懷孕一定是皇帝的龍種。相比妃子而言:皇后是例外——她是整個清宮之中唯一可以與皇帝睡整夜的女人,同時她也不是被太監抬進皇帝寢宮的。如果皇帝要召幸皇后,那麼不必走翻牌子那套程序,直接召皇后前來寢宮即可。

至於最關鍵確保皇帝人身安全這點在此之前是有過先例的: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沉迷於聲色犬馬和修仙煉丹。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中的修仙煉丹之術,而他煉製所謂長生不老仙丹的原料中有一樣是女性初潮時的經血。為保持宮女們的潔淨,她們經期時不得進食,只能吃桑葉、喝點露水。而在強制取血過程中不少人還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即使不死也很容易落下病根。除了煉丹之外嘉靖皇帝還聽說服用甘露有延年宜壽之說,於是命宮女們凌晨即往御花園中採露,導致大量宮女因之累倒病倒,而嘉靖皇帝又是個性格十分暴躁偏執的人,鞭打宮女對他而言是家常便飯。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11月)十月二十一日以楊金英為首的十餘個宮女拿了一條細料儀仗花繩搓成一個繩子套試圖把嘉靖皇帝勒死,儘管最終沒能殺死嘉靖皇帝,但也是當時的宮中一時間大為震驚。清代的侍寢制度也許是吸取了這一經驗教訓,所以明確規定:妃子侍寢前必須全身脫光接受檢查以免夾帶凶器,從而造成對皇帝人身安全的威脅。

清代的這套侍寢制度完全將妃子工具化,其實不僅妃子們對此不滿,皇帝也有所不滿。同治皇帝就放著後宮嬪妃不寵幸,而喜歡去民間尋花問柳,甚至有的野史小說更是聲稱同治皇帝是死於梅毒。由此可見再怎麼精心設計的制度也保護不了一心作死的人啊。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這件事的源頭和明朝的嘉靖帝有關。嘉靖帝晚年迷信道教,寵信方士邵元節、陶仲文和藍道行。在他統治期間,朝政腐敗,他卻用祥瑞來掩飾。



嘉靖三十七年四月,總督胡宗憲先後進獻白鹿兩頭,世宗認為這是上天保佑,將胡宗憲官升一級。而胡宗憲呢,似乎嚐到了甜頭,又於嘉靖三十九年進獻靈芝草五顆、白龜兩隻。世宗把這兩隻白龜交給宮女伺候,可是沒過多久,白龜死了,世宗遷怒於宮女,安慰自己說:“天上之物,我就懷疑在世間不可久留。”

嘉靖帝聽信道士陶仲文的迷惑之言,煉製紅鉛丹助性。煉製此藥,需要宮女的初次經血,加上露水煉製而成。嘉靖不但對宮女進行藥物催育,還要宮女不吃飯,只吃桑葉,在凌晨十分採集露水。這樣一來,宮女們的身體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宮女楊金英和王寧嬪就秘密策劃,與其被皇帝整死,不如先下手為強。她們聯合十六位宮女,找來了儀仗隊用的繩子,趁嘉靖熟睡的時候,打算用繩子勒死他。結果,慌亂之中,繩子打了死結,無法勒緊,嘉靖沒死。


結果很殘忍,十六位宮女全部處以極刑。皇后出來主持工作,讓人誣告嘉靖的寵妃曹端妃為幕後主謀,藉機除掉了自己的競爭對手。

這次宮女刺殺皇帝的宮變,史稱“壬寅宮變”。從這件事上看出,女人不一定是弱者,逼急了眼,照樣可以禍害皇上。

還有一件事,與雍正的突然死亡有關係。據說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假扮嬪妃,在晚上侍寢的時候,殺死了雍正帝。

為了安全起見,清廷制訂了嚴格的侍寢制度。清朝的後宮宮位嚴明,皇帝的正妻是皇后,在中宮居住,主管內事。皇后往下,還有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嬪六人,分別居住在東西十二宮。

皇帝大婚後,與皇后在坤寧宮的東暖閣居住三天,然後去交泰殿培養感情,正妻滿足後,皇帝回到養心殿,這是候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召喚其他的嬪妃了。


清廷的膳食主要有兩次,一次是在早上的五點至十點,稱為早膳;另一次是在中午的十二點至下午兩點。下午兩點以後,敬事房的太監會拖著一個大盤子進來,上面擺滿了十幾個甚至數十個寫有嬪妃名字的綠牌子,皇帝晚上喜歡臨幸哪一位,就把哪個牌子扣過去,這叫“翻牌”。被翻到的嬪妃在剩下的幾個小時內精心打扮,準備侍寢。

旁晚時分,負責侍寢的嬪妃乘坐“鳳鸞承恩車”來到養心殿的側房,脫去衣服之後,由駝妃太監裹進一條大被子裡面,把嬪妃抬到皇帝龍榻下,橫放在地上,嬪妃慢慢抖動被子,從皇帝的腳下竄進龍床,完成雲雨之事。

假如皇帝被此後的很舒服,則對太監說“留”,假如皇帝不爽,太監會在嬪妃的腰處用力一按,則龍精流失殆盡。

有時候,遇到自己喜歡的,想要多處一會兒,無奈太監在窗外一個勁的喊“時間到”,這也是很掃興的事情。

無奈制度就這樣,為了皇族的延續,只能儘量做到“雨露均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