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农历十月十九日这天,都城开封北风怒号,大雪纷飞。四更时分,开国皇帝赵匡胤在银装素裹的皇宫内驾崩。

离世前,他也许有两个没想到:

一是没想到自己身体素来强健,正值壮年却猝然倒下;二是没想到时隔千年之后,人们仍然在为他的死因争论不休。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01赵匡胤猝死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关于赵匡胤的离奇去世,《宋史·太祖本纪》的记载只有短短12个字:"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

大宋帝国头号人物死了,正史居然对死因语焉不详,一大群吃瓜群众只好闷头找野史。众多的野史之中,最引人瞩目的有两本。

一本是《湘山野录》。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这是北宋一个名叫文莹的和尚所写,据说他对结交朝廷权贵的热衷,超过了对研究佛家经典的喜爱。赵匡胤之死流传最广的"烛影斧声"之说,就是出自这本书。它的原文是这么写的:

"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召开封王(指),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帝引拄斧截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夜天降大雪,赵匡胤召弟弟赵光义(即后来的宋太宗)入宫饮酒。官和宫女们站在远处,遥望烛光摇曳,赵光义时不时地离开座位,似乎喝多了。赵匡胤一边持斧砍着雪地,一边回头看着弟弟说:"好做,好做!" 赵匡胤入睡后,赵光义并没走,而是夜宿宫内,次日凌晨赵匡胤驾崩。

"雪夜""对饮"、"留宿禁内"、"帝已崩",这些敏感的字眼,都在向读者传递着一个含蓄但极其明确的信息:宋太祖死于弟弟赵光义之手。

一个和尚写的野史,可信度自然不会太高。

那么,由从小就会砸“”缸”、长大后“”刚“直不阿的著名历史学家所写的另一本书,显然更加靠谱。

这另一本书,就是的《涑水纪闻》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涑水纪闻》是这么写的:宋太祖驾崩后,宋皇后连夜派大太监王继恩急召秦王赵德芳入宫,“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应为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

王继恩却违抗皇后的懿旨,直奔开封府去找晋王赵光义,“(王)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赵)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路上遇到医官程德玄,两人一起将太祖驾崩的消息告诉了赵光义。

��.�+n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赵光义得知后,起初犹豫不决,想和家人商量一下再说。经王继恩一再催促,这才和王继恩、程德玄三人雪地步行入宫。

司马光此文提供了三个重要细节:一是赵光义当夜并没有留宿宫中;二是宋太祖驾崩后,宋皇后想让儿子赵德芳继位;三是大太监王继恩擅自去请了赵光义入宫。

这和《湘山野录》的说法正好相反。

让人不太愉快的一幕终于出现了:太监,又一次改变了中国历史。

……

接下来,还有两个核心问题要解决。

第一个,赵光义是否弑君?第二个,赵光义是否篡位?

先说第一个问题。

02 赵光义是否弑君?

一千多年来,赵匡胤的死因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被谋杀,也有人认为是病死。

前哥梳理了一下,"谋杀说"的主要依据有六个:

其一,请百官瞻仰赵匡胤遗体

《湘山野录》记载,赵匡胤驾崩次日,赵光义灵柩前即位,随后安排百官瞻仰太祖遗体,"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 。这个做法,历代比较少见。有人据此认为,赵光义这是在欲盖弥彰,掩盖其弑君的事实。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其二,继位当年急于改元

按照历朝惯例,新帝即位当年一般仍沿用原年号,次年才改元。而宋太宗赵光义十一月即位,十二月就急不可待地改元,将开宝九年(976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其三,逼死赵匡胤两个儿子以及弟弟赵廷美,逼疯太子

赵光义即位不到八年,对其皇位有威胁的三个人全都非正常死亡: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祖次子赵德昭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年仅28岁。

六年(981年)宋太祖四子赵德芳不明原因病死,年仅23岁。

赵光义的四弟赵廷美,先是被赶出东京,然后再被远贬房州,雍熙元年(984年)"忧悸成疾而卒",时年38岁。

太子赵元佐和四叔赵廷美关系很好,看到他被老爹逼死,不惜装疯卖傻,一把火烧了皇宫,自己也被废为庶人。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其四,伪造"金匮之盟"

赵光义即位后亲自主持了《太祖实录》的编修,一手炮制了所谓的"金匮之盟", 它的内容是这样的: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临终前立下遗嘱,为了避免北周幼帝亡国的教训,嘱咐赵匡胤死后传位三弟赵光义,赵光义死后传位四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并由赵普作证,煞有其事地将遗嘱藏在黄金做的柜子里。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这个说法有个很明显的漏洞: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才35岁,年轻得很,而次子赵德昭已经11岁。赵匡胤一身武艺,身子骨结实得很,活到45岁应该是大概率事件,那时次子赵德昭21岁,杜太后怎么能神奇地预测到赵匡胤驾崩时儿子一定未成年呢?!

更搞笑的是,《太祖实录》第一次修订时,并没有这个重大事件的任何记录。《宋史》中提到的"金匮之盟",是后来才加进去的。

其五,低规格安葬寡嫂宋皇后

赵匡胤驾崩后,寡妻宋皇后曾计划让儿子秦王赵德芳继位,宋太宗为此怀恨在心。因此,至道元年(995年)宋皇后去世后,宋太宗不但不为皇嫂举行国葬,还将她殡在一座寺庙里,直到两年后宋太宗自己也病重时才将她葬入皇陵。曾私下议论此事" 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宋太宗得知后立即以"讪谤"为由将其贬往外地。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其六,宦官和太医因为迎立之功加官进爵

赵光义当了皇帝后,大太监王继恩和太医程德玄因为迎立有功而走上人生巅峰。王继恩被晋升为高级将领——剑南、两川招安使,手握重兵,显赫一时。程德玄也被升迁为翰林使,颇得宋太宗信赖,"由是趋附者甚众"。

但是,即使这六件事全部都发生了,也依然不能证明赵光义弑君。为什么?

在古代,弑君常用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刺杀和毒杀。

刺杀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赵匡胤死在寝宫里,虽然大太监王继恩和赵光义关系异常密切,但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皇宫侍卫也被赵光义收买了。因此给赵光义100个胆子,他也不敢公然在皇宫里动手。再者说,如果是用刀、斧、剑等冷兵器刺杀,那么赵匡胤身上必然有多处伤口,赵光义怎么敢让群臣瞻仰遗体?所以,刺杀的可能性基本被排除。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毒杀的可能性也很低。因为后蜀国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分别被太祖、太宗用毒酒毒死,所以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赵匡胤可能也是被毒杀的。

古代毒酒的主要成分是砒霜,也叫鹤顶红,化学名叫做三氧化二砷,致死量只有60毫克,属于剧毒类药物。误服砒霜后,几分钟就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呼吸困难,随后出现七窍出血,皮肤青紫(下图为慢性砷中毒者的双手)。而群臣瞻仰太祖遗体时,只见他"玉色温莹,如出汤沐",面色红润,像刚洗了澡出来,和砒霜中毒的症状明显不同,因此毒杀的说法也不成立。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也就是说,宋太宗没有谋杀太祖。

他请百官瞻仰赵匡胤遗体,恰恰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弑君。

他在继位当年急于改元,是因为当时流言四起,想迅速稳定局面。

他逼死赵匡胤两个儿子、弟弟赵廷美,确实有些心狠手辣,不过皇位争夺一向都是残酷无比,李世民当年不也曾杀光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全家吗?

他处心积虑伪造“金匮之盟”,是为了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但是,他出于宣泄私愤,降低寡嫂宋皇后的葬礼规格,做得确实不厚道。

他登基后给晋升大太监王继恩和太医程德玄,正是为了表彰二人的迎立之功。

"谋杀说"既然不成立,那么赵匡胤的死因只剩下一种可能:病死。

有些学者认为,赵匡胤可能死于脑溢血

脑溢血病人通常有三个特点:一,有高血压病史。二,是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大量饮酒时发生。三,发病后多数会出现口歪眼斜、半身不遂(偏瘫)症状。

赵匡胤是否有高血压,已无从考证。但赵匡胤体型较肥胖,算得上高血压的危险人群。赵匡胤当晚饮酒后"解带就寝",很快就"鼻息如雷霆",说明喝得不少,这有可能诱发脑溢血。但史料没有赵匡胤口歪眼斜、半身不遂的记录,被发现时已经死亡,死于脑溢血的证据也不算充分。

因此需要指出的是,赵匡胤病死的可能性很大,但具体死于何种疾病,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宋太祖是病死,不是被谋杀。

接着说第二个问题。

03 赵光义是否篡位?

评价赵光义是否篡位最重要的标准,是看他手里是否有宋太祖的传位遗诏。

很可惜,前哥翻遍整部《宋史》,也没找到赵光义奉宋太祖遗诏即位的只言片语。清代史学家毕沅也认为,宋太祖临终前根本没有立遗诏,"未尝明降诏旨","非实有遗诏也"。

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吗?并非如此

邓广铭在也在文章中明确指出:“从《宋史》、《长编》等书中,都看不出宋太宗即位时举行过任何(宣布遗诏即位)仪式。” 宋史专家张荫麟、聂崇歧、刘子健、日本学者荒木敏一等人也持相同观点。

话又说回来,连宋太祖也没想到自己会猝死,事先哪来得及留下遗诏?

赵光义在没有得到太祖传位遗诏、而且太祖次子已成年(赵德昭时年25岁)的情况下,擅自改变“父死子继”的帝位继承传统自行登基,显然属于篡位自立。

结语

宋太祖的真正死因是病死。宋太宗赵光义虽然洗脱了谋杀的嫌疑,但他的继位仍属于篡位自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