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监利县,孙权称帝时设立,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孙权做了皇帝,看中了监利这个地方的“鱼盐”之利,为此特意设立了一个县,这就是监利县。

公元222年,这一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孙权就在这一年称帝,也是在这一年,孙权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将曹操曾经败走的华容县,分出一部分来,设立了监(jiàn)利县。这个监利县就是如今湖北省的监利县。

湖北监利县,孙权称帝时设立,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孙权称帝剧照

监利县地处湖北中南部,长江边上,历史极为悠久。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先民来到这里,制造陶器,结网捕鱼,栽培水稻。

古人说长江之利在蜀,长江之患在楚,楚之江患,荆郡其首也,监利又荆郡之首也。因此尽管早有先民在此生活,但这里长久以来都是沼泽丛生的地方,淹没于云梦泽中。

秦汉时期,随着长江泥沙的淤积,云梦泽渐渐退去。朝廷开始重视这里,设置了华容县等行政机构,当时监利这个地方,就属于华容县的辖境。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华容县就归了东吴。

那么孙权为何刚登上地帝位就要设立监利县呢?为什么将县名定为“监利”呢?

据史料记载说,监利这个地方,土地肥沃,多河塘沼泽,盛产水稻,因此孙权看中了这里的税赋,因此专门设立官署,“令官监办”,以图鱼稻之“利”,所以定名为“监利”。

后世有学者认为,曹操败走华容道时,这里是大片的沼泽地,而且稻米的产量也不是特别高,能否自给自足,尚且不得而知。孙权要想收“鱼稻之利”,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认为最可能的是,孙权看中了这里的“鱼盐之利”。

由于监利地处长江边上,湖泊水泽盛产鱼,而境内的西北部曾经出产盐。盐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而且很长时间里都由政府专办,因此孙权在此设官署,最有可能是收这里出产的盐。

还有人认为“监利”由于当地有一条河名叫“利水”而得名。

湖北监利县,孙权称帝时设立,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鱼米之乡”监利

不管哪种说法,监利县的设立,都是由于孙权在此设立官署而来。自从监利设县后,尽管有些时间曾经撤县或者改名,但是最终还是得以保留,沿用到了现在。

监利地处长江边上,这里的江面狭窄,水流湍急,经常会发生洪涝灾害。监利人是如何在江水的威胁下创造了“鱼米之乡”的伟大成就呢?

要阻挡江水,第一步就要修河堤。监利人早在东晋时便开始修堤,此后历朝历代都有修河堤的记载。清朝末年,七十岁高龄、曾做过台湾知府的监利朱河镇人朱材哲,带领乡亲们抢修河堤的事迹,至今仍广为传颂。

此外,监利人根据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在江边的湖泊水塘里筑堤围垸(yuàn),干旱的时候开闸引入江水。洪涝的时候下闸挡水,保证了农业生产。

湖北监利县,孙权称帝时设立,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监利县

正是由于监利人的勤劳以及聪明才智,才将此地打造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