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的哲学解释


“精气”的哲学解释

中国古哲人表达的“精”、“精气”、“阴阳二气”、“元气”,主要是针对宇宙万物本原抽象的描述。在先秦时期,古哲人用“精气”学说,西汉以后逐渐被“元气”学说所同化,但在中医学中一直保留“精气”学说。

针对老子称谓的“精”而言,“精”反映的是宇宙万物本原的抽象。那么,在当下可以这样说:“精”就是无限无体的阴阳者的“一”,而无限无体的“精”,也可以称之为无限无体的物质基因。

针对宇宙而言,宇宙是时间与空间共同存在的概念。先秦时期初见于《尸子》云:“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就是空间与时间的总称。那么,宇宙诞生之前,我们可以称之为“无宇宙”、“前宇宙”或者说“无体宇宙”。

无限无体(无质量)的物质基因之“精”构成无限无体的“无宇宙”。而有限有体(有质量)的“有宇宙”或“有体宇宙”是依存在无限无体的“无宇宙”之中而共同的存在。


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第十四章)


注 释

1、 致诘:意为追问、究问、反问。

2、 一:指“道之本”,“道生一”的“一”,宇宙万物的本原。

3、 皦:清白、清晰、光明。

4、 昧:阴暗。

5、 绳绳不可名:无头无绪、延绵不绝不可称名,无限无体不可称具体的名。

6、 惚恍:无形无体。

7、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无限无体的“一”之“道”生化至今的有限有体的“多”之“道”,即“一”和“多”的哲学关系。

8、 古始:宇宙开始产生的初始,或“道之谷神”。

9、 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行为原则的规定性或规律。“道”的行为原则的规定性或规律就产生于道之谷神。古始的“道之谷神”的行为原则,就是宇宙世界“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


语 译

看它看不见,叫作“夷”;听它听不到,叫作“希”;摸它摸不着,叫作“微”。这三者无法再追究下去,故原始的道是浑朴状态的一。它上面不显得光明,下面也不显得昏暗,渺茫幽远不可名状;回归到无形的状态,这就叫作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称之为“恍惚”。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背后。由至古无限无体的“一”之“道”生化至今的有限有体的“多”之“道”。能够认识到“古始”的“谷神行为”,就叫做道的行为规律或规定性。


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老子》第二十一章)


注 释

1、 孔德之容:意为慈祥的母用乳头之孔喂育婴儿的大德。

2、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意为道之为物,是恍恍惚惚的,虚而无体的道之本之物象(没有实体质量的物象)。

3、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意为道之本是恍惚之中有无质量的物之象,而且是无限而幽昧的精。“无质量的物”如何理解呢?如,当下在我们的认知范围里,光量子是无质量的阴阳对双方之“物”,而且阴阳双方相互纠缠波动中只存在相互的引力势,没有电磁势,更不存在实体的核势、弱作用势。

4、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意为物之象之精是非常真实的,并且是非常可信的。


语 译

像初始的母一样的大德在乳育着天地之生(即孔德之容),而天地之生,始终遵从道的运作规律。道之本之物,是恍恍惚惚的,虚而无体的,既不可视又不可摸。但是,在这恍惚之中,它有道之象。在这恍惚之中,它又有物的存在,它那么深远而幽昧中却含有物的本原之精,这精是非常真实的,并且是非常可信的。从古到今它的名字永远不能消失,根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本始。我凭什么知道万物的起始呢?就是根据“孔德之容”的思辨。


老子建立“道”的学说,是指向无限无体的“无宇宙”的终极关怀,是指向有限有体的“有宇宙”中任何实有存在的本原。老子所说的虚而无体的,既不可视又不可摸的“精”包含着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无宇宙的“一”生化有宇宙万物的“多”,存在最原始的、无限无体的“精”,也就是老子称谓的“道生一”的“一”。因此,“精”的称谓,是无限无体的“无宇宙”的“

元称”(古人针对万物本原的称谓),或是无限无体的物质基因(当下在科学范畴我对物质本体终极的称谓)。

中国古哲人认为的“精”内在的有“阴气与阳气”,也称之为“阴阳二气”或“元气”。由“精”内在的“阴气与阳气”的阴阳双方构成无限无体的“无宇宙”。

老子称之为“一生二”,是说无限无体的“精”之“一”内在的有“阴气与阳气”的“二”。

这句话我们如何理解呢?这就像,一个正常的“家庭”之“精”内在的有“夫妻”的阴阳双方之“二”,而且“夫妻的阴阳双方”共同存在,否则正常的“家庭”就不存在。

第二层意思:“精”内在的“阴气与阳气”的阴阳双方,在无限无体的“无宇宙”中进行交感,阴阳双方之间就会产生共制的阴阳之气,简称为“气”。所以,中国古哲人将“精”内在的阴阳双方,与阴阳双方之间产生的“气”,共同表象为“精气”。因此,“精气”的称谓,也就是无限无体的“无宇宙”的“象称

”。

这句话我们如何理解呢?这就像,男人与女人结婚组成一个家庭,家庭内在的夫妻双方进行交感就会产生共制的家庭之风气,家庭是风气的本体,风气依存在家庭之中而共同的存在。家庭(夫妻双方)属于物质性,风气(夫妻之气)属于精神性,那么“家庭的物质性与风气的精神性”共同存在的象称,即为“家庭风气”。

无限无体的“无宇宙”的大象,反映的是“精气”共同存在,“精”是“气”的本原,“气”依存在“精”之中。“精气”的“阴气与阳气”的阴阳双方,与阴阳双方之间交感形成共制的“阴阳之气”,这三者构成无限无体的“无宇宙”中有生命的物质基因。“有生命的物质基因”或“精气”孕育出无限无体的“无宇宙”中的大象或“谷神”,老子称之为“二生三”,或“道之谷神”。

由无限无体的“无宇宙”中的大象之“谷神”进一步孕育出有限有体的“有宇宙”的初始时空,老子称之为“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的“母”或“孔德之容”,以及初始行为状态的道之“朴”。

无限无体的“无宇宙”中有生命的物质基因之“精气”之“谷神”,生化有限有体的宇宙万物,老子称之为“三生万物”。由于“精气”内在的存在阴阳双方或阴阳之性,那么,将无限无体的“精气”,也可以统称之为“阴阳者”之本的“一”。

正因为,“精气”,就是“精”内在的阴阳双方之间存在阴阳之“气”。那么,无限无体的“精气”之本的“一”,生化,有限有体的“精气”之体的“多”,或者是,无限无体的阴阳者之本的“一”,生化,有限有体的阴阳者之体的“多”。所以,“多”的阴阳之“性”就是“一”的阴阳之“性”。

这就是说,“一”的阴阳之“性”生化“多”的阴阳之“性”的概念,就是以一个终极“性”的概念去解释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概念。

进而,“一”的阴阳之“性”的行为原则的规定性或规律,也就会遗传給,生化“多”的阴阳之“性”之中。

针对有限有体的宇宙万物而言,由无限无体(无质量)的“精气”的“一”,生化,有限有体(有质量)的“精气”的“多”,或无限无体(无质量)的“阴阳者”的“一”,生化,有限有体(有质量)的“阴阳者”的“多”。那么,“精气”或“阴阳”的特性及概念,是具有普遍性的哲学概念。

这就是说,“精气”或“阴阳”的普遍性存在于宇宙万物的统一体中。那么,我们研究宇宙万物的统一体的特性及行为,都可以通过“精气”或“阴阳”的特性及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即,哲学是研究普遍性规律,普遍性的哲学概念具有极高的抽象性。

在有限有体(有质量)的宇宙万物的统一体中都存在“精气”。其中,“精”属物质性,“气”属精神性,“精”是“气”的本体,“气”依存在“精”之中而共同的存在。即“物质与精神”共同存在,不存在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的伪命题。

这里特别指出:中国古哲人称谓的“气、势”属精神范畴,不是物理学范畴中狭义的“气、势”,我们不要混淆两者不同的概念,但哲学范畴的“气、势”的概念涵盖了物理学范畴的“气、势”的概念。而且,中国古哲人称谓的“精神”是针对宇宙万物的,“精神”不等于人的“意识”。那么,针对人而言,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人内在的生理精神、意识和思辨的精神和外在的行为精神之合。就其“物质与意识”而言,“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如:在哲学范畴,微观物质元素的统一体都存在阳性的原子核与阴性的电子,阳性的原子核与阴性的电子双方构成物质性之“”,阳性的原子核与阴性的电子之间的“”构成精神性之“”。即微观物质元素的统一体中物质性之“精”与精神性之“气”共同存在,精神性之“气”依存在物质性之“精”之中。

在科学范畴,阳性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阴性的电子数不同,构成不同的物质元素,而阳性的原子核与阴性的电子之间的“势”,是指核势、电磁势、引力势、弱势之合的精神能量。

又如:在哲学范畴,人的生命机制中存在“精气”。“”是物质性的生理器官的总称,“”是精神性的生理之势。那么,针对某一个有生命的(如肝、肾)物质性的生理器官之“

”内在的都存在精神性的生理之势之“”。即某一个生理器官的“精与气”存在,说明该器官是活的。若某一个生理器官的“精”存在,“气”不存在,这说明该器官的生命功能结束是死的,即该器官生命功能不存在的同时就转化为低一层次的有机物的“精与气”共同存在,进而维持有机物的存在

再如:在哲学范畴,社会运行机制中,社会存在是物质性之“”,社会意识是精神性之“”。那么,针对一个家庭,夫妻双方是物质性之“”,夫妻双方之势是精神性之“”。

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作者:南京理工大学 教师;《道德经》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的语译及解释,摘自《老子的智慧之学》南京出版社,2015

\u00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