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拾畫筆記

明四家之首的沈周,其作品常常給人一份生命的靜謐之氣;而這幅《落花詩意圖》中的靜謐,則是畫家本人生命即將枯萎、凋謝之時為我們呈現的一份難得的無言之境。春花夏雨,秋風冬雪,此刻已經如落花一般隨波而去,世界萬籟俱寂,萬物從大化,落花如此,生命亦如此。讀《落花詩意圖》,大概讀的也是生命的無言之美。


沈周在吳門具有崇高的地位,不僅是“明四家”之首,同時“明四家”中另外兩家文徵明、唐寅的老師。沈周為人寬厚,不應科舉,專事書畫詩文。其交友廣泛,在蘇州一帶的文人圈子裡頗有名聲。沈周的一生,總給人以安穩平順的感覺。或者,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者的沈周,其作品應該會少了許多類似徐渭、八大這般的具有故事性的氣格;但事實上是,沈周和他的藝術創作總能在一片看似無風無波的歲月中給人以心靈的激盪。


《落花詩意圖》大概創作於沈周八十一歲時。這一年的沈周大病初癒,即將走向生命的盡頭。而在此之前,他曾見落花有感而發所作的《落花詩》,引起了蘇州一帶文人墨客競相和詩,其中當屬其學生唐寅的《落花詩》最負盛名。由此,有關《落花詩》的故事,也成為了江南文人圈子裡的一段佳話,並流傳至今。


多年以後,沈周再見落花,已是八十一歲高齡的沈周大概是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番景象。當他回想起這一生走過的道路,回想起這一世所遇到的人和事,不由得心生感慨。生與死,或許就是一橋之隔。生在那頭,死在這頭。而那座連接著生與死的橋樑,世人終究沒有勇氣走過去,他們佇立在橋的那頭,回首念想著有關生的一切,卻從未真正想過有關死亡的話題。餘讀《落花詩意圖》,慶幸地是沈周在這樣的一幅小品中與每位觀者探討了一箇中國哲學中無法繞考的話題:死亡。


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沈周《落花詩意圖》


一、《落花詩意圖》:山空無人,水流花謝


沈周的作品有“粗文”和“細文”,而這幅《落花詩意圖》當屬沈周“粗文”式的作品。作品繪畫部分的尺幅並不大,縱35.9釐米,橫60.1釐米。而加上引首、題詩之後,則為一幅詩書畫“三絕”的長卷作品了。沈周的作品常常給人以平和卻有包含詩意的生命氣象。《東莊圖》裡的莊園詩意,《桃花書屋圖》裡的花開花落,無不是充滿了詩意的人文關懷。《落花詩意圖》雖然是一幅小品,但是卻代表了晚年沈周的心境。


這幅作品的有實景部分和虛景部分,畫面的右邊為實景部分。畫有七棵樹,分成三組。右邊的平地分成兩組,一組三棵,另一組兩棵。橋的另一頭,即左邊由兩棵構成一組。樹採用了胡椒點筆法點出樹葉,再用花青色、赭石色點染敷色。樹葉錯落有致,疏密得當。看似空靈飄逸而充滿詩意,卻又有著沉著有力的特點。這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畫家的筆力,也是歲月在這位老畫家身上所沉澱下來的物象的風姿。


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沈周《落花詩意圖》局部1


相比沈周的“細文”,大概這才是我們所喜歡的沈周。粗筆中的圖繪,是一種沉澱,是一種超越。而這也為該幅作品奠定了一個基調。我們看右邊出現的山坡,細中有粗,粗中有細。點染的墨色草樹是春末夏初旺盛生命的體現。坡石的結合出,以披麻皴皴出山石的層次。看著皴法,已然超出了古典大家們所建立的皴法典範。三棵樹為一組的平地處,只見粉紅的落花滿地。地上的青草尚在翠綠的階段。落花與青草,彷彿人間最美的夢境裡的存在。


對於沈周而言,大概這一生也都是落花青草相隨的浪漫與溫情。這滿地的落花,是引發畫家悵然情緒的暮春物象。再看橋下的水流出,有落花正隨著流水而去,正應了“水流花謝”的自題。右邊平地臨近水邊的地方,畫家畫了兩棵傾斜扭曲的樹,兩棵樹纏繞在一起,與別處的幾株樹形態完全不同。每當看到這裡,都會覺得特別有趣。樹在生長的過程中,歷經風水雨打,時常會受到摧殘,或斷或折,但是,樹卻很艱難地活著。他們的姿態或許不挺拔,可是卻有另一番美。


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沈周《落花詩意圖》局部2


沈周的一生裡,也遇到過“斷”與“折”,特別是面對親友的離去,包括其獨子的離去。白髮人送黑髮人,對於沈周而言,心中該有多深的悲痛啊。有時候,有長度的生命未見得是件幸運的事。因為生命愈漫長,所經歷的痛苦傷心也愈多。


一橋連接左右兩邊的平地。左邊的平地上,兩棵樹與對岸的三株樹相互“對望”。樹的下面,坡石上草木叢生,但是沈周藉由粗筆將具體的物象給模糊了。只見寥寥幾筆披麻皴和點染石頭上的墨色草葉苔點。樹依舊那麼堅強沉實有力。平地處依舊落英繽紛。此刻,一位拄著長仗的老人正站立在水流邊的平地處。人物並沒有經過精細刻畫,一個大概的人物形象反倒更好地融入到了整幅畫面的基調之中。


看到拄著長仗的老人,我們會想到這或許是沈周心中自己的形象。老人的出現,讓落花、流水、坡石、樹木有了生命的歸屬感。因為老人的存在,也賦予了物象獨特的詩意生命。也正因為這樣的詩意,這幅小品作品才有瞭如此動人的美。


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沈周《落花詩意圖》局部3


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沈周《落花詩意圖》局部4


老人的眼前是畫面的左邊部分。這一部分是虛景部分。畫面中,畫家只用花青稍作渲染,表現出山頭的部分。山腰山腳盡入一片迷茫的空白水氣煙嵐之中。流水出,五六塊石頭表明著水流的方向和存在的力量。潺潺的流水,讓畫面中的空氣也流動了起來。同時又讓人聯想到了暮春初夏時節濃郁的清新氣息。


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沈周《落花詩意圖》局部5


二、群物從大化,孤英將奈何


如果僅僅讀這幅小品尚有難度,不妨讀讀畫作後面的一段題文。在這幅小品的後面緊接著有一段序言,筆者摘錄於此:


誦張季膺“群物從大化,孤英將奈何”。惟是老人感之為切,少年當未知此。人從老年,坐於無聊,須春時玩弄物華,以為性情之悅。而老其忘之所至,少之所達為愜耳。予自弘治乙丑(1505)春,一病彌月,迨起則林花淨盡,紅白滿地。不偶其開,而先其落,不能無悵。然觸物成詠,命為《落花篇》,得十律焉。寫寄徵明知己,傳及九栢太常,俱連章見和,能超老拙腐爛之外多矣。嫫母不自悔,強又答之,累三十首。於重二公之辱,乃裝卷,已登其作,而腐爛亦得牽連於末簡。或曰:蘇長公詠梅“自開而落幾”三和,子將希之乎?予曰:長公於是有“留連一物吾過矣”之咎,然長公所和而自致留連一物,餘則激戒於二公,出乎偶耳。今以無為而加有為之過,是猶貴觸於虛舟,怒擎於飄尾,凡信難為其任焉。若以老有稚心,更作稚語,竟人此過,知自取也。嘲者不復相辨,因衍其說於篇首雲。八十翁沈周。


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沈周《落花詩意圖》局部6


“群物從大化,孤英將奈何”,這裡的“大化”指的是宇宙、自然,也可以說是生命的本來面目。世間萬物最終都跟隨者宇宙、自然的運轉而生老病死,人也如此。生命不僅僅是生,還有死。生死才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形態。我們的一生,在自己的哭聲裡開始,在別人的淚水中結束。這中間的時光,便是人生。當人生行至末尾,面對這世間的萬物,是留念?是釋然?亦或是悵然?“孤英”雖絢爛過,但終究無可奈何地要隨暮風而去,隨水流而逝。


有些事情,年輕的時候,常常會執著。少年有少年的心境,老年有老年的心境。兩種心境是人生不同階段中因為不同的際遇而造成不同。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無聊”。在老年時,我們或許可以無聊地回想走過的此生,關於愛情,關於親情,關於別離,關於渾噩,關於喜悅,關於痛苦,這一切,終究又如同落英一般謝落。


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沈周《落花詩意圖》局部7


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沈周《落花詩意圖》局部8


此時的沈周,如同畫面中拄著長仗的老人,面前的空茫遠山,以及漂浮著落花流去的水流,就如同生命的一個提示。提示著自己這一生的歸處,也提示著生命的圓滿。那座孤橋,連接著的豈止是現實中的兩岸,更是生命的兩岸,也是人生的兩岸。橋的右邊,是生命的歷練之地,有山有石有樹,有花;而橋的左邊,是一個靜穆的、空靈的、蕭瑟的,卻也詩意盎然的世界。當人蹦蹦跳跳地來到橋的右邊,再依依不捨地過橋來到左邊,顫顫巍巍地站在水岸邊的時候。也便完成了一生的旅程。


中國美學中有“落花無言”的生命美學。無言之美是中國美學中最高的美學準則,無言,是人去除了一切外在的煩擾喧囂之後所擁有的的絕對獨屬於生命的幽深體驗之境。在這個無言之境中,沒有功利,沒有是非,沒有對錯。畫面中的老人,此刻正在享受著自己的無言之境。落花的無言,正暗合著這種美學思想。


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沈周《落花詩意圖》局部9


三、有言到無言,執著到放下


每個人的一生大概都會經歷兩個階段。大半生是有言的階段,這一階段裡,人的生命就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在春日的暖陽和細雨中綻放,璀璨。人世間的名利、人情、悲喜,無不交織在周遭。就如同一張看不見的網,每個人身處其中,無法抽離,也從未在這一階段想過抽離。而當生命行至結尾,方才領悟到無言之美。人生的無言之境,非有言的歷練不得。身處無言之境,纏繞在生命中的那張網不見了,人看待這個世界也彷彿更加清晰、透徹了。


有言的生命是執著的,無言的生命是放下的。我想,八十一歲的沈周,雖然面對著眼前的落花流水,仍舊心生感慨,但是卻也比過去任何時候,心境更加澄明瞭。“群物從大化,孤英將奈何”,這沈周生命最後階段裡給世人的一份生命的饋贈。


四、結語


沈周的《落花詩意圖》現藏南京博物院,南博的一位研究院曾說,這幅作品今天估值在4個億左右。一幅小品作品,估值竟達到4個億。我想,這幅作品大概可以看做是明四家之首的沈周一生中留給世人最美的作品了。因為這是一位生命即將枯萎凋謝的老人,用盡生命最後的力量為我們綻放的一朵生命的禮物。


沈周《落花詩意圖》:群物從大化,心澄便無言

沈周《落花詩意圖》完整長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