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明明比魏延差,为什么诸葛亮要培养姜维做自己的接班人呢?

简朴韵


姜维是曹魏的一个降将,在蜀汉一直有诸葛亮罩着他,他得到诸葛亮的真传,这才有了一席之地。

魏延不同,魏延虽然也是降将,但不是劲敌曹魏的降将,而且魏延的能力极强,深受刘备器重,职位也做到了汉中太守,他的重要程度,在军方,仅次于诸葛亮而已。

诸葛亮为何在寻找接班人的时候,培养了姜维,而不选择能力和威望更高的魏延呢?

诸葛亮与魏延不和

诸葛亮虽然带军出征,但是诸葛亮始终是一个文官,而魏延则是一个典型的武将。你不要小看出身问题,文臣和武将多有不和,他们不是一个群体,代表着不同人的利益。他们有着不同的支持者,诸葛亮一直压着魏延一头,魏延无法斗过诸葛亮,自然也就一直在隐忍,不过他也对诸葛亮进行了一定的制约,这也是蜀汉的一个重要矛盾——文武之争。

诸葛亮不善奇谋,这是陈寿对他的评价,这句话或许不是百分百准确,但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毕竟陈寿对三国的研究,还是得到了如今多数人的认可。

从这一点看来,诸葛亮和魏延也是不和。毕竟魏延属于激进派,他曾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谋略——子午谷奇谋,这样激进的谋略,被诸葛亮给完全的否定了,甚至一点机会都没有给魏延,魏延觉得很憋屈,他觉得大功一件的事情,就这样付之东流了,同时,魏延认为诸葛亮干不了什么大事,毕竟高回报的事情是有高风险的,魏延觉得子午谷奇谋值得一试。

诸葛亮则认为子午谷奇谋成功率太低,一个太激进的人不适合领兵打仗,魏延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诸葛亮不喜欢他。

选择姜维的原因

诸葛亮选择姜维,当然是有他的考虑,诸葛亮招降姜维的时候曾经说,“今得伯约,得一凤也”,诸葛亮号卧龙,他称姜维为“凤”,与自己并驾齐驱,足见诸葛亮对姜维的器重。

诸葛亮选择姜维,第一是看中了姜维的能力,第二是看中了姜维的人品。姜维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说,在蜀汉属于顶尖水准。姜维的人品诸葛亮也没看走眼,姜维果然和诸葛亮一样,一生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到最后一刻,姜维还在撺掇钟会谋反,意图趁机复国,宁可身死,也没有再次投降。

“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

这是诸葛亮给蒋琬书信中提到姜维的话语,字里行间能看出诸葛亮对姜维的看重,他似乎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这也侧面证明了诸葛亮和姜维的治国思想一致,这也成为了诸葛亮选择姜维的重要原因。

诸葛亮的决定

诸葛亮看穿了魏延的为人,他不敢让魏延成为接班人,成为蜀汉的第一权臣,因为诸葛亮怕魏延太过激进,葬送了蜀汉;也害怕魏延篡位,导致最后刘家的江山不保;

同时,诸葛亮也要保证这些年跟着他东征西讨的人利益,毕竟跟着他干了这么久,如果魏延上位,他们的利益恐怕不保,如果魏延秋后算账,那些得罪魏延的人都要遭遇。

诸葛亮决定让姜维接班,因为姜维忠于汉室,而且姜维足够聪明。最重要的是,对于地位不高,而且是外来人的姜维来说,想要篡权自然是难上加难,保证先帝基业,这也是诸葛亮选择姜维接班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