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國對華援助的背後,名為無私,實為奸詐

在中國的8年抗日戰爭裡,美國政府給予了我們民族最無私的援助,是我們維持抗戰的重要基礎。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當年美國對中國、英國和蘇聯的援助史料,我們會發現美國當年援助中國既不慷慨,也不無私,而且可以稱得上是奸詐!

二戰美國對華援助的背後,名為無私,實為奸詐

(宋美齡在美國會演講,爭取援助)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黨蔣介石就制定了苦撐待變的國策,即堅持抵抗日本進攻,等待英國美國加入對日作戰,繼而獲得最終勝利。

以當時中國的國國力,是沒有辦法一個人單挑日本的,於是蔣介石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獲取援助上。在蔣介石看來,英國、蘇聯都是靠不住的,只有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才有可能對華施以援手。

二戰美國對華援助的背後,名為無私,實為奸詐

(蔣介石堅持抗戰到底)

但是對於日本侵略中國的行徑,美國只是表示道義上的譴責,敦促各方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蔣介石無奈地對美國記者說道:“美國是不可能置身中國的抗日戰爭之外的,將來日本必將是美國的心腹之敵!中國的抗戰是世界的抗戰!”

為了爭取援助,宋子文、宋美齡等在美國奔走多年,是收貨甚少。能促使美國擴大對華援助的看來只有國際局勢的鉅變了。

時間到了1938年下半年,日本法西斯已不再僅僅滿足於侵略中國了,他們越過中國繼續南下,威脅到了美國在菲律賓等太平洋上各島嶼的利益。這一下美國坐不住了,開始考慮對華援助,但又不想公開激怒日本。這個時候,日本對國民政府是又拉又打,企圖通過談判使中國投降。

美國政府害怕中國抵不住壓力,這才給了中國第一筆援助,即“桐油貸款”:中國在獲得2500萬 美元貸款的同時,向美國出口22萬桶桐油。1940年,中國又先後以錫礦、鎢砂作保,獲得總計4500萬美元的貸款。

二戰美國對華援助的背後,名為無私,實為奸詐

(在華美國飛行員)

西歐戰場法國投降,德意日三國法西斯軸心國的建立,促使了美國放寬了對華援助的限制。但是直到1940年9月,美國國會制定的美軍在遠東行動的原則時,還是將避免與日軍發生衝突放在了第一條。

直到1941年 12月“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才徹底打消了顧慮,正式對華軍事援助,於次年3月給了中國5億美元“無擔保、無利息、無指定用途、無任何附帶條件的貸款”。

在美日開戰之前,從另一方面來說,美國還是日本進行侵略的後援。就以石油為例,1937年日本從美國進口石油2900萬桶,1940年為2300萬桶,各佔日本當年進口的80%和60%。

二戰美國對華援助的背後,名為無私,實為奸詐

(日軍襲擊下的珍珠港)

二戰中,美國對華援助是對蘇援助的1/7,是對英援助的1/20

美國開放限制援華之前,蘇聯出了牽制日本防止其北上的目的,給予了中國大量援助。從1939年到1941年,美國援華貸款1.95億美元,同期蘇聯援華總額則有2.5億美元。

1941年4月,蘇聯與日本簽訂中立條約,停止援華。此時的美國國會通過了《租借法案》,這使得蔣介石甚是歡喜。但讓蔣失望的是,各國所獲得的租借物資相差巨大,極不平等。

二戰美國對華援助的背後,名為無私,實為奸詐

(美國會通過租借法案)

在奉行“歐洲第一”、“先歐後亞”策略的美國看來,對德作戰的英國,蘇聯才是首要的。他們是美國優先援助的對象。

1941年,美國對英國援助9.99億美元,次年為43.25億美元,1943年增到86.25億美元,對英國的援助佔全部租借總額的64.65%。即使是對蘇聯,美國也很慷慨,租借總額112.6億美元,約佔美國租借法案下全部對外援助額的23.2%。斯大林說,沒有美國,就沒有戰後的蘇聯。

相比之下,美國政府對華援助只是維持中國的最低抵抗能力,不至於投降而已。

從1941年到1945年,美國援華的租借總額只有15.48億美元,佔美國租借外援的 3.2%。美國對華援助不僅少,且分配不均,在中國戰場最困難的1943年和1944年,美國租借給中國的物資僅分別價值4900萬美元、5300萬美 元。

二戰美國對華援助的背後,名為無私,實為奸詐

(開羅會議上的三巨頭)

通過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對中國的援助,從開始到結束,只是為了保證美國的全球利益而已,絕不是某些人所說的“慷慨無私”。他們沒有看到的是,美國政府以極少的物資援助換取了巨大利益,使中國牽制了幾乎所有日本陸軍,極大地減輕了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壓力。

我們在看待美國對華援助事件的同時,也應該清楚美國人背後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