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萬人研究:喝牛奶,可提高乳腺癌風險80%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3461,預計閱讀時間,11分鐘。


現如今,一走進大型超市你就會發現,基本上都能找到一個專門的『奶製品區域』,各種各樣的產品琳琅滿目,光是純奶就有很多種,低脂的、全脂的、低乳糖的……一挑就挑花了眼。

而奶製品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待遇,與大多數人的既定觀念是分不開的,要知道,不管是廣告,還是身邊人,都可能從你幼年時期就在灌輸這樣一個不容置疑的健康理念:要多喝牛奶,牛奶就是“液體鈣”,有營養,百利無害

最新5萬人研究:喝牛奶,可提高乳腺癌風險80%

20世紀30-60年代牛奶廣告

於是,你買回來大量的牛奶,以健康的名義一飲而盡,並且長時間堅持,殊不知,在科學的推動下,人們對牛奶的認知,卻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比如哈佛大學營養學教授Walter Willett,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在導師的帶領下研究奶製品,並且驚訝得發現:喝或吃大量奶製品的成年人,似乎比那些消費少量或中度奶的成年人更有可能患某些健康問題(後文會詳述)。①

Willett discovered that adults who drank orate large amounts of dairy seemed to have a higher risk of certain healthproblems than their peers who consumed small or moderate amounts.

最新5萬人研究:喝牛奶,可提高乳腺癌風險80%

Walter Willett本人,圖片來自globallandscapesforum

再比如,2019年1月份,加拿大頒佈了新版的膳食指南,將乳製品欄完全刪除,乳製品的地位第一次被官方削弱了,背後原因值得深究。②

最新5萬人研究:喝牛奶,可提高乳腺癌風險80%

而我今天要說的,就是2月底剛剛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Epidemiology)上的一個相關研究,科學家發現了乳腺癌和牛奶之間的可怕關聯

。③


牛奶誘發乳腺癌風險,高達80%

研究人員評估了52795名(平均年齡57.1歲)北美婦女的飲食攝入量,最初無癌症患者,隨訪了7.9年。

研究者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隨訪期間出現了1057例新的乳腺癌病例。

在這過程中,他們發現:牛奶與乳腺癌風險之間存在顯著關聯,較高的牛奶攝入量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Higher intakes of dairy milk wereassociated with greater risk of breast cancer.

最新5萬人研究:喝牛奶,可提高乳腺癌風險80%

圖片來自giphy

具體數據顯示:每天喝60—80ml牛奶,患乳腺癌的風險會升高30%;喝237ml(一杯的量),患乳腺癌的風險升高50%;每天喝2-3杯,則風險會升高到70%-80%

並且,不論是全脂牛奶還是低脂牛奶,對患乳腺癌風險的影響抵都沒有明顯的差異。

有趣的是,這些強烈的關聯在牛奶中發現,而在酸奶和奶酪中則低得多

看完是不是震驚了?

但是,這並不是第一個有關牛奶和乳腺癌的研究,早在2017年,就有一項相關研究發佈過:④

科學家調查了參加羅斯威爾公園癌症研究所數據庫和生物資源庫(DBBR)的女性,在2003年至2014年間食用的乳製品類型和數量,並且分析了其與罹患乳腺癌的風險之間的相關性。


最新5萬人研究:喝牛奶,可提高乳腺癌風險80%


結果發現:牛奶攝入與ER-乳腺癌(ER指雌激素受體)風險呈正相關

we observed positive associations betweenmilk intake and risk of ER− breast cancer .

然而,乳腺癌並不是迄今為止科學發現和牛奶相關的唯一癌症:

1990年,在挪威的一項前瞻性研究中,科學家觀察到:淋巴器官癌,與牛奶消耗有強烈的正相關性。⑤

在另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每天喝超過2杯牛奶的男性,比不喝那麼多牛奶的男人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更高。⑥

當然,這些都是相關性研究,只能證明相關性,無法證明因果關係。

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信息是第一次知道,也很有可能是大多數人無法接受的。

其實,關於牛奶的陰暗面,並不只侷限於此。


牛奶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一個既定事實是:人類似乎是嬰兒期後,唯一堅持喝牛奶的哺乳動物

而且,人類開始到習慣喝牛奶的歷史也大概也就6000—8000年左右,什麼概念?讓人類引以為傲的農業革命(開啟吃穀物時代),也僅僅是在10000年前發生的。

也就是說,在漫長的幾百萬年進化史裡面,人類的“喝牛奶”時長,可以小到忽略不計,而消耗乳製品,尤其是牛奶,也帶給了人類無數困擾:

→大部分人乳糖不耐受,消化系統不堪其擾

乳糖是牛奶中的重要營養物質,想要完全消化吸收它就必須要乳糖酶的參與。

嬰兒時期到人們大都可以產生足量的乳糖酶,但是,隨著年齡增長,乳糖酶的數量會逐漸減少,進而出現乳糖消化困難的情況,這被稱為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消化問題,全世界只有1 /3的成年人(大多在歐洲)能消化牛奶

在中國,情況更加糟糕,根據《人類遺傳學》Human Genetics雜誌的一項研究估計:92.3%的中國人是乳糖不耐受患者。⑦

這就意味著,大部分國人在喝了牛奶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脹、噁心、多屁、胃痛、腹瀉等狀況

很理解你為了健康堅持喝牛奶的做法,但消化系統不答應,其實也會帶來跟多反作用。

→1型糖尿病,和牛奶中的酪蛋白a1有關

酪蛋白a1被發現存在於某些牛奶中,而它可以轉變成一種類似於凝集素的蛋白質,進入體內可能攻擊胰腺中分泌胰島素的細胞,也就是β細胞,進而誘發1型糖尿病。

《飲食的悖論》一書的作者,美國心臟病專家Steven Gundry,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就曾提到過:

→可能引發和加重痤瘡

很多研究發現, 牛奶會刺激痤瘡,但是對其原因的解釋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三點:

奶牛被注射了某些人工激素,會當你食用奶製品時,這些激素可能會使你體內的激素失衡,這可能會引發痤瘡。

牛奶中含有天然生長激素,可能會自然加重痤瘡。

乳製品與精緻碳水化合物結合(牛奶麥片早餐),會提高胰島素水平,使皮膚更容易長粉刺。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對乳糖的不耐受可能誘發痤瘡

最新5萬人研究:喝牛奶,可提高乳腺癌風險80%

圖片來自giphy

很多人喝牛奶的原因很簡單,無非是因為它的鈣含量驚人,而且非常好吸收,但是,目前比較諷刺的事實就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多喝牛奶並不一定讓你的骨骼更好。▼相關閱讀→喝牛奶多的國家,骨折率高?|不喝牛奶,如何防止骨質疏鬆?

→牛奶攝入量和骨折風險無關?

2011年,在《骨與礦物質研究雜誌》(JBMR)上,發表了一項大型研究薈萃分析,探究了喝牛奶,是否可以預防中老年人的髖部(軀幹與腿相連接的部位)骨折。⑧

其中,6項涉及近20萬名女受試者的研究發現:即使在高牛奶攝入量下,女性的牛奶攝入量和髖部骨折風險之間也沒有總體關聯,而男性受試者則需要更多的數據。

→不降低骨折風險,反抬高全因死亡率?

《英國醫學期刊》(BMJ)上,發表了一項更大型的隊列研究。⑨

研究涉及61,433名女性受試者,以及45,339名男性受試者,對女性的隨訪時間高達20年,男性的隨訪時間為11年,結果發現: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牛奶攝入量較高並不會降低骨折風險,反而可能導致較高的死亡率。

A higherconsumption of milk in women andmen is not accompanied by a lower risk offracture and instead may be associatedwith a higher rate of death.

雖然該研究的性質為觀察性的,結論還有待更多的探究,但已經極大的質疑了:攝入大量牛奶可以保護骨骼健康這一建議的有效性。


關鍵的瘦龍說

牛奶的鈣含量確實毋庸置疑,每100克的全脂牛奶中,大概含有113mg的鈣,這相當於每日推薦量的11%,此外,還包含各種其他營養素。

但是,我們並不能一葉障目,讓大家忽略它可能存在的負面作用,實際上,這些負面作用已經被我們忽略了很多年。

值得欣慰的一點是,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開始探討它可能存在的“另一面”,比如今天聊到的最新研究,就把它和乳腺癌關聯在了一起

當然,除了乳腺癌,牛奶和癌症之間的關係似乎更為複雜,還涉及到包括前列腺癌、淋巴器官癌等等。

而人類真正的“喝牛奶”的歷史也不過6000-8000年,在幾百萬年的進化長河中,這個時間段渺小到不足一提。

奶製品,尤其是牛奶,帶給人類的困擾也非常多,這包括乳糖不耐受引發的消化問題、過敏、痤瘡、1型糖尿病等等。

另外,關於喝奶量和骨骼健康之間的關係,爭議點也越來越多,未來,希望更多相關研究幫我們找到更全面的答案。

最後想說,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更加客觀地瞭解牛奶,畢竟,聽了這麼多年有關它的好,偶爾瞭解下它的陰暗面,也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是的,它很好,但它可能沒你想象得那麼好。

最新5萬人研究:喝牛奶,可提高乳腺癌風險80%

(叼叼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