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前空腹“喝牛奶”真的護胃嗎?常見誤區警示:慢性胃炎怎麼治?

慢性胃炎是胃部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通常以慢性的胃黏膜炎性病變為基礎,根據輕重程度的不同,有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等多種分型。

俗話說“十人九胃”,對於慢性胃炎,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雖然對於一些輕度的慢性胃炎,通過飲食調理和合理的藥物治療,存在“治癒”的可能性,但通常也是容易復發的,因此,對於慢性胃炎來說,還是要注意胃部的養護,同時結合藥物治療,減少疾患影響生活,進一步發展成更嚴重疾病,才是最重要的。

酒前空腹“喝牛奶”真的護胃嗎?常見誤區警示:慢性胃炎怎麼治?


慢性胃炎該怎麼檢查?

1、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是藉助一條前端裝有鏡頭的管子,從嘴巴依次伸進食管、胃、十二指腸,醫生可以直接觀察一路上的風景。

發現異常還可以鉗取胃粘膜組織做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病變情況。一般來說,綜合胃鏡和病理報告,就可以確診啦。

“聽說做胃鏡很痛苦,是不是真的啊?”

普通胃鏡確實會有點兒難受,如果你害怕,可以選擇無痛胃鏡,還有更加無痛無創的——膠囊內鏡。

2、碳14/13呼氣試驗

再來看碳14/13呼氣試驗。

想要知道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目前最常用的辦法,就是碳14或者碳13呼氣試驗。

檢查時,需要先空腹口服一顆膠囊,15分鐘後往集氣卡里面吹氣,5分鐘就能出結果,這個檢查的準確率在99%以上。

但是要注意:第一要空腹,第二要一個月內沒吃過抗生素,一週內沒吃過拉唑類藥物。否則,結果可能是假的喲。

酒前空腹“喝牛奶”真的護胃嗎?常見誤區警示:慢性胃炎怎麼治?

如果查出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需要通過四聯療法將其清除。

這幽門螺旋桿菌可不好對付,採用單種藥物,治療效果都不咋地,目前比較主流的做法,就是多搞幾種藥物,搭配著上,連吃10-14天,中間不能停藥。

需要注意的是,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需要在停藥一個月後,去醫院做碳14呼氣試驗複查,確認幽門螺旋桿菌有沒有被徹底剿滅。

酒前空腹“喝牛奶”真的護胃嗎?常見誤區警示:慢性胃炎怎麼治?

當然了,要對付慢性胃炎,還有一些常規的治療藥物。

一類是抗酸藥和抑酸藥。

針對胃酸分泌過多的慢性胃炎患者,一般採用抗酸藥和抑酸藥進行治療。

抗酸藥是鹼性物質,能通過中和胃酸,來減輕胃酸對胃粘膜的刺激和侵蝕,從而緩解疼痛。

而抑酸藥就更牛了,它直接抑制胃酸的分泌,是目前治療慢性胃炎的主要藥物之一。

酒前空腹“喝牛奶”真的護胃嗎?常見誤區警示:慢性胃炎怎麼治?


第二類是胃粘膜保護劑。

胃粘膜是慢性胃炎的災區,胃粘膜保護劑可以在胃內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胃液對胃粘膜的刺激,還可以促進胃粘膜的再生和修復。

第三類是促胃動力藥。

慢性胃炎患者的胃,多半消化功能不給力,大量食物滯留在胃裡。

促胃動力藥可以增強胃蠕動,促進食物消化,並能及時排往十二指腸,還可以防止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胃。

第四類是助消化藥。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分泌不足,消化不良的情況下,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1%的稀鹽酸來補充胃酸不足的情況,同時補充胃蛋白酶等消化酶,改善消化不良等問題。

第五類是黏膜保護藥

適用於胃黏膜損害症狀明顯者。常用的藥物有鉍劑、硫糖鋁、瑞巴哌特、米索前列醇(喜克潰)、替普瑞酮、依卡倍特鈉、吉法酯、康復新液、複方谷氨醯胺等。

酒前空腹“喝牛奶”真的護胃嗎?常見誤區警示:慢性胃炎怎麼治?


此外,中醫在慢性胃炎的治療上有很大的建樹,治療時可以配合中藥調理脾胃。中西醫強強聯手,效果還不錯呦。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胃病症狀時好時壞、時輕時重,犯病的時候注意“養養胃”就過去了。於是坊間流傳著不少“養胃秘籍”,其中又以喝粥養胃最為流行。專家指出,無論是哪種糧食熬成的粥,都是糊化的澱粉,有些還含有少量的糖、蛋白質和脂肪,從營養的角度看並不能達到“養胃”的目的。粥是一種流食,可以減輕胃的消化和排空負擔,在消化不良時或者吃了過多油膩食物後,喝點清淡的粥對胃是一種“減負”。如果長期喝粥,就會造成營養不良的問題,對“養胃”其實沒有什麼好處。


酒前空腹“喝牛奶”真的護胃嗎?常見誤區警示:慢性胃炎怎麼治?


不少朋友在喝大酒之前,會喝一些牛奶或者酸奶,認為奶製品具有胃黏膜保護作用。專家指出,牛奶並不會糊在胃的表層,發揮黏膜保護作用。很多朋友在喝酒前先喝點奶,胃就不那麼難受了,主要的原因是牛奶層弱鹼性,可以中和一部胃酸而已。但這種中和作用是有限的,牛奶是高蛋白飲品,會刺激胃酸的分泌。總的來說,牛奶是會增加胃酸的分泌總量的,對有胃黏膜損傷和慢性胃炎的朋友來說,最好不要空腹喝牛奶。


酒前空腹“喝牛奶”真的護胃嗎?常見誤區警示:慢性胃炎怎麼治?


關於“養胃”問題,消化界早就有了共識,歸結為兩個字,就是“不作”。真正的養胃之道,就是飲食衛生、飲食清淡、飲食規律和避免藥物傷胃。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能夠養成以下4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能養好我們的胃:

1、吃飯要講衛生,要防止各種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引起急慢性胃腸炎的頻繁發生;最重要的,是要預防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

2、吃飯要講清淡,少吃高鹽食物,不要經常吃油膩肥厚、醃製熏製、不易消化的食物,太燙、太涼、太糙的食物也不能天天吃;吸菸喝酒都會造成胃黏膜缺血缺氧,也要少接觸;

3、吃飯要講規律,按時按量吃飯是必須的,細嚼慢嚥也是必須的;沒事別喝太多含糖碳酸飲料,也別吃太多零食,如果忍不住就吃水果好了;

4、吃藥要謹慎,不少朋友對吃飯很在意,卻忘了藥物對胃的傷害;動不動就服用止痛藥,對胃的傷害是極大的。


酒前空腹“喝牛奶”真的護胃嗎?常見誤區警示:慢性胃炎怎麼治?


如果你已經被醫生診斷為慢性胃炎或者胃潰瘍的話,除了上述“養胃”措施之外,接受正規的胃病治療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治療不僅會減輕胃部不適的症狀,還會根除造成胃黏膜損傷的原因,如殺滅幽門螺旋桿菌、減少胃酸分泌和修復胃黏膜等,大家要按醫囑足量、足療程的接受治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