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巡禮:烏蘭巴托


世界城市巡禮:烏蘭巴托


烏蘭巴托是蒙古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位於蒙古高原中部偏東北,東面是巴彥珠爾赫山,南有博格多峰,西為松給諾山,北是飲格勒山,四面環山且南北窄,東西長的狹長地帶。

烏蘭巴托屬大陸性氣候,冬季長且寒冷,一年之間大雪覆蓋時間長達150天左右,冬季最冷可達-40℃左右。春季多風,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最熱的月份平均氣溫是17.1℃。

烏蘭巴托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它始建於1639年,當時叫“烏爾格”,1778年取名“大庫倫”。這座城市一直處於移動之中,到1778年,才在現在的地方基本上固定下來。1924年1月26日公佈的蒙古第一部憲法確定,庫倫為蒙古共和國的首都,並改名為烏蘭巴托。在蒙古語裡,庫倫是城市的意思,烏蘭巴托是“紅色英雄”的意思。

烏蘭巴托海拔1351米,面積2000平方里,全市有5個區:友誼區、蘇赫巴托爾區、十月區、工人區和那萊赫區。全市人口有60萬,3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70%。大部分民族是喀爾喀人,其他有哈薩克、布里雅等少數民族。

蒙古的天然牧場面積為1.24億公頃,居世界第六位,而烏蘭巴托這座具有濃郁草原風情的城市,除了有茂密的森林,豐富的礦藏外,草原是它得天獨厚的寶貴資源。距烏蘭巴托市區幾公里以外,便是無邊無際的茫茫草原。夏季的草原猶如一塊碩大的“綠色地毯”,遼闊平展,廣表無恨。微風吹拂,青草擺動,又像是碧波盪漾的綠色海洋,藍天白雲,駿馬嘶鳴,少男淑女,揚鞭策馬,還有鑲嵌其間的畜群和氈包,組成了一幅具有動感的優美立體畫。

蒙古包是草原人民的民族特徵,是人們長期遊牧生活的產物。1994年烏蘭巴托市中心斯樂布河畔落成世界最大的蒙古包——“浩特樂·滿都拉”。譯成漢語是興隆家族之意。它是由8個蒙古包組成,其中,中央最大的蒙古包高7.5米直徑24米。內有4根主柱和12根副柱。主柱上刻有獅子、老虎、飛龍和鳳凰。副柱上繪著牛、虎等12套彩色圖案。包中央的野灶直徑約1.5米,也是世界之最。用細木杆編制的“合那”網片,可伸可縮,骨架之間的連結,是用皮繩和景繩來承擔的,它的建築構造形式體現著高度的技術和精美的藝術。一般外類,前曲別實烏蘭巴托常被當地人自豪地稱為“銀色的都城”,因為這裡的城市建築物都是以乳白、銀灰和米黃等淺色為主,加之漫長的冬季,大雪紛紛揚揚,整個城市和周圍群山都披上了銀裝;蒙古人民也酷愛白色,同白色結下了不解之緣。羊群、乳汁、蒙古包、哈達,白色是他們認為吉祥的顏色,是喜慶、高尚、莊重和純潔的集徵。

烏蘭巴托的夏季雖然短暫,但人們為了能更多地享受大自然,修建了許多遊休養地。特列爾吉是蒙古共和國聞名遇跡的旅遊休養地,位於烏蘭巴托東北秀峰疊翠的烏格莫爾山,它創建於1925年,休養所的佔地面積要比旅遊基地大得多,且以樓房佔主體,還有用來接待外國遊客的田園風光的單個木結構房屋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對初來蒙古草原的外國遊客來說,最富有吸引力的莫過於這裡的自然山川的美景。清澈見底的特列爾吉河瀑漏流淌,一平如展的莽原伸向遠方,還有高山峽谷,美不勝收。

蒙古人民能歌善舞,喜歡騎射,愛好摔跤,每年7月都在烏蘭巴托舉行那達慕,蒙語那達慕是“競技”的意思,這一運動已延續了數百年。

蒙古人民主要信仰喇嘛教,喇嘛寺廟較多,建築也非常壯觀。烏蘭巴托有著名的慶寧佛寺、和林喇嘛廟、甘登寺等。有的寺院已成為著名的博物館。

烏蘭巴托的經濟在蒙古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工業企業有200餘家,其中以烏蘭巴托肉類綜合加工廠最大,還有面粉、糖果、釀酒、乳製品和紡織等工業,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一半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