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到底向員工購買什麼?時間?經驗?學歷?忠誠?原來全錯了

案例

曾經有一個HR經理和我們分享她企業的一個案例。她說:那一年他們公司大力發展業務,於是就招聘了很多新的業務員回來。

有一天,HR部門去了解新員工狀況時,新業務員反饋說:“已經入職了快3個月了,他們的業務經理對他們一次培訓都沒有…”

於是HR經理她就找業務經理瞭解情況,業務經理說:“第一,培訓應該是你們HR部門的事,第二,我沒有時間做培訓,我每天要見大客戶、產品定價、營銷策略、還有老闆安排的其他事等,我那有時間培訓……”

HR經理和他討論半天,也沒有達成共識,於是HR經理就把這個情況告訴老闆,老闆想了想說:“這樣吧,你給他加800元培訓補助,讓他每個月培訓4小時,做到了就給,沒做到,就每少一小時少發200元……”

企業到底向員工購買什麼?時間?經驗?學歷?忠誠?原來全錯了


有了這800元培訓補助後,業務經理再也不會說沒有時間培訓了。有一個月他確實很忙,只培訓了2小時,少發了400元,他也不會有意見的,因為這800元是明確了買他做培訓的,既然沒有做到,不給這個錢也是正常的。但問題來了,一個業務員的底薪是3000元,一個業務經理的底薪是8000元,為什麼會多5000元,是不是因為業務經理要對整個部門的業績負責、要帶團隊,所以才會多拿5000元?

也就是說,業務經理在原來的工資裡就有了帶團隊的工資,既然要帶團隊,那培訓是不是就應該是他的本職?就是因為沒有明確的界定,結果就是他幹不幹,8000都得給他……

企業到底向員工購買什麼?時間?經驗?學歷?忠誠?原來全錯了


很多企業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每個月給員工固定發了工資,但員工沒有做好工作,或者沒有做出結果,企業依舊要給員工發工資,並且一分錢都不能少,固定工資就是企業欠員工的,無論員工的工作結果如何。但是,企業每個月給員工發工資,一定是要有產出,如果每一個員工的產出小於工資時,這家企業的人效一定是很低的,一家企業人效太低,企業就很難盈利,也很難給員工發高工資。企業給員工發工資,買的是什麼呢?有人會說買的是員工的“時間、勞動力、忠誠、學歷、閱歷、經驗、能力……”我們細細想想,真的是買這些嗎?


1、不能購買時間

如果我們買的是員工的時間,員工把時間都給了我們,每天上下班都準時打卡,但是來到公司之後,都在做抱怨的事,做沒有價值的事情,這樣的時間我們要嗎?

2、不能購買勞動力

如果我們說買是員工的體力,很多員工很努力工作或者做了很多工作,但很多工作都不是企業想要的,或者說這些工作並沒有給企業帶來任何的價值,那我們願意為這樣的勞動力增加員工的工資嗎?

3、不能購買忠誠

相信有很多公司都在為員工的忠誠在買單——就是員工的“工齡工資”,也有很多企業會認為:員工入職時間越長,所獲得的價值就越高,所以給的回報也是更最高的。但是你會發現很多企業老員工的創造力遠遠沒有新員工高,而且阻礙企業變革的往往是老員工,所以只為忠誠買單,也有可能實現不了企業想要的結果。

4、不能購買學歷、閱歷、經驗、能力……

你會發現一個現象:有很多企業都會為學歷、閱歷、經驗、能力強的員工給予高工資,學歷高、閱歷強、經驗足、能力強的人定高工資是沒有錯的,但不應該以這些價值來發工資,因為這些價值都是屬於隱性價值,如果這個員工的能力不變現,那他就有可能成為公司最大的成本之一,所以,我們說可以能力定薪,但是不能以能力發薪。

5、購買顯性價值

那企業給員工付高工資,到底購買員工什麼呢?我的答案:購買“顯性價值”,顯性價值是以結果、效果為導向的價值。員工把時間給我們、努力工作、持續留在公司,一定是要讓公司越來越好,公司越來越好的體現:就是以顯性價值為導向。


建議

每個企業都應該做KSF薪酬績效模式,對每一個崗位的員工進行顯性價值評估,把原來的固定工資根據顯性價值進行匹配工資,當把顯性價值做得越好的時候,員工的收入就會越高。KSF案例展示如下:

企業到底向員工購買什麼?時間?經驗?學歷?忠誠?原來全錯了


分析:

李經理是一家餐飲連鎖店的店長,底薪5000,加上銷售額提成每個月七八千的樣子。

自年初開始,門店銷售額每況愈下,李經理的工資自然也受到影響。不僅如此,員工努力得不到結果,心態也發生了改變,不少員工已經離職,現有員工大多抱著混日子的想法。即使他本人再拼命,也沒法扭轉形勢,因此有了離職的打算。

老闆找到了我們,讓我們幫忙設計KSF薪酬方案:

企業到底向員工購買什麼?時間?經驗?學歷?忠誠?原來全錯了


案例本文所講的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全優績效》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瞭解更多》鏈接購買!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購買此書後,可獲得特別禮物: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KSF、PPV和合夥人積分學習視頻;(李老師集團專業顧問老師對接)

3、線上輔導1小時。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在KSF的薪酬模式下,李經理的薪資有了哪些改變呢?

1、加薪方式從單一的銷售額變為與門店利益有關的8個指標

除銷售額外,門店毛利率、人創銷售、客戶滿意度等等,都成為李經理的加薪方式

2、加薪標準降低

之前要獲得加薪,李經理只能提高銷售額,但在大環境影響下,李經理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

現在我們在每個指標上選定了一個平衡點,對李經理來說,這個平衡點是不難達到的,只要他做到了,就能獲得加薪。

對公司來說,達到平衡點就意味著比過去做的好,因此不會增加成本負擔。

3、加薪方案更加具體

  • 銷售額每增加400元,獎勵1.5元,每減少400元,少發1.5元;
  • 毛利率每多0.1%,獎勵7元,每少0.1%,少發7元;
  • 人創銷售,每多55,獎勵4元,每少55,少發4元;
  • ...

實行KSF方案之後,

1、李經理本人更有動力了,在培訓員工、節約成本上做出了更大的貢獻。

2、門店員工流失減少,員工積極性大幅增加。

3、餐廳銷售額雖沒有大幅改變,但由於成本費用減少,人效提升,餐廳利潤反而上升了20%。

對員工來說:

1;日常工作有了目標,知道自己重點抓哪些;

2;工資拿多少要靠自己而非老闆;

3;多勞多得,少幹少拿;

4;只要做的比過去好,自然可以拿到更高的收入;

5;有6-8個加薪渠道,激勵員工主動積極幹,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

對企業來說:

1;員工沒達到平衡點,說明工作做的不到位,自然拿不到高薪;

2;員工達到平衡點,說明員工狀態穩點,做的不比以前插差 ,做的很不錯;

3;員工超過平衡點 ,說明做出了更好結果,自己能拿更高工資,企業獲得更高利潤。

KSF增值加薪法,對員工而言,給其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