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监狱里工资照发,袁世凯每天还让人去请安


大家都听说过杜月笙,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他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如今还有很多影视作品讲述他的故事。殊不知,我们熟悉的这个名字并不是他的原名。他的原名是杜月生,后来被我们熟知的这个名字,还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亲自给他改的。

民国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监狱里工资照发,袁世凯每天还让人去请安

与很多打打杀杀的小混混不同,杜月笙是一位很有格调的黑帮老大。当时杜月笙发家之后,一直为自己没有文化而困扰。他专爱结交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才学的人,杜月笙最为敬重。

有一次章太炎的亲戚在外惹了事情,解决不了,向他求助。可是做学问还可以,要解决江湖纷争,章太炎可没什么好办法。时人都知道杜月笙有求必应,章太炎便也写了信给杜月笙寻求帮助。

民国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监狱里工资照发,袁世凯每天还让人去请安

不想杜月笙早就知道这位的大名,只是当时正苦于没有理由结交,一得到信后,赶紧就帮助他摆平了家中之事。为了表示感谢,太炎先生才为他改了这个名字。得此殊荣,杜月笙兴奋不已。在当时能够得章太炎赐名,那是无上光荣的事情。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就连阴险狡诈、唯利是图的袁世凯都不敢动他。将他囚禁了起来,还要每天安排人专门去请安。

章太炎生于1869年,浙江余杭人,本名张学乘,字枚叔。后来,章太炎改名为张炳麟,自号“太炎”,人称“太炎先生”。章太炎出生富贵之家,自小博览群书。章太炎后来的思想颇为复杂,他既想要革命,又希望保留传统文化;既想要共和,又反对代议制政府;既是一位儒学大家,又心向佛教。章太炎先生对待自己的门生平易近人,对待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肝胆相照。可是他对待小人则嫉恶如仇,稍有不慎,就会被他当面呵斥,丝毫不留情面。

民国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监狱里工资照发,袁世凯每天还让人去请安

章太炎曾经与梁启超共同创办了《时务报》,可二人政见不合,竟然大打出手。梁启超被章太炎抽了一耳光,章太炎则摔门而去。他自认为学富五车,是一代国学大师,但是却一心要做革命家。

他曾经三次进大牢,可是袁世凯却不敢拿他怎么样。章太炎还当面大骂袁世凯,还拿袁世凯给他的勋章做了扇坠子当玩物。他自认为是民国元勋,可是却不愿意承认南京国民政府,老蒋也曾经遭到他的痛骂,原因是没有积极抗日。

民国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监狱里工资照发,袁世凯每天还让人去请安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更是一位革命先驱。他的学生众多,深受其影响鲁迅先生,更是在思想上秉承了他的一贯风格。去世之前的几天,鲁迅已经病重难以支撑,但还是挣扎着写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来回忆恩师。在鲁迅先生看来,恩师在思想上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在学术上获得的成就,因为思想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能够救当时的中国。

由于章太炎有时候行为让人难以理解,甚至不容易接受,因此当时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章疯子”,可见他的想法偏激、行为偏激。而且在他发脾气的时候,不管对方是谁他都不放在眼里。康有为都被他嘲笑贬过。有的报刊杂志反感他的做法,但是又佩服他的学术成绩和胆识,因此关于他的标题总是“章太炎又疯了”和“章太炎这回不疯了”。

民国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监狱里工资照发,袁世凯每天还让人去请安

“双十事变”之后,章太炎回到上海,提出了自己对于革命的看法。直到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彻底看清袁世凯。袁原本就不是彻底的革命者,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分子。所以辛亥革命并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之后仍然有许多需要变革的东西被遗留了下来。

民国二年,袁世凯想要设立孔教为国教,这一提议受到了章太炎的强烈反对。一段时间以后,章太炎更是看出了这个人的真实意图。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想到了就要找袁理论,可袁早就知道了,坚决避而不见。章太炎这次彻底发火了,他在袁世凯门外大骂,可人家就是能够十分淡定的继续闭门不见。

民国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监狱里工资照发,袁世凯每天还让人去请安

复辟工作准备到位之后,袁世凯总感到不妥,原来他还忌惮章太炎会引导舆论攻击自己。于是,袁世凯想了个办法,干脆将他软禁起来。但是袁世凯尽管心里不快,又不敢对他动手,在软禁期间反而对他照顾有加。

不管是衣食方面,还是薪酬方面,袁世凯丝毫不敢怠慢。章太炎要发脾气摔东西,袁世凯不敢有任何不快。至于吃饭的时候,章太炎喜欢吃的东西,下人们则赶紧放在章太炎身边。除此之外,为了讨好章太炎,袁世凯还吩咐伺候章太炎的下人们每日请安三次,不管什么情况发生,都不得有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