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黃氏聚落事記(一)

南宋紹定二年(1229)

是年,揭陽縣官溪都玉溪村(今仙橋街道溪口村)黃煥國與弟黃時晦同登己丑科黃樸榜進士(地方誌誤作紹興二年)。煥國從縣丞、知縣起家,累官汀州通判、署州事,其後代衍居揭陽榕城曲頭、玉浦,潮陽洋尾、石鼓。時晦歷任知縣,其後代衍居海陽縣(今潮州)龍湖。

南宋淳佑六年(1246)

是年,福建汀州署理知州黃煥國(揭陽縣官溪都玉溪村人)病卒於任所。與其共事的中散大夫郭正己為其撰寫“仁波德澤,雨露均施。忠肝義膽,日月爭輝。譽著三陽,功全五陟。生佛見稱,汀民廟食。”墓誌銘,對其生平給予高度的評價,其墓肇建於揭陽縣官溪都山前村“雄雞拍翼”山地。

元延祐五年(1318)

是年,揭陽縣官溪都(今仙橋街道)黃點登戊午科霍希賢榜進士,是元代揭陽縣唯一進士、潮州八進士之一。

元至正三年(1343)

是年,揭陽縣官溪都進士黃點(已卒)之妻,按黃點生前的遺願,以其名字捐資在家鄉官溪都築建“硫崗仙橋”,這是舊官溪都有“仙橋”一名之始。該橋曾於明嘉靖三年(1524)受颱風損毀。

元至正十六年(1356)

是年,揭陽棉湖匪首陳君實夥同海陽彩塘賊匪吳子安、漳州劇盜陳定王帶海盜數千人攻打揭陽縣城,途經官溪都時,官溪都玉溪村黃應佑和黃朝奉父子為保護家園,率領鄉民在“硫崗仙橋”頭與賊匪血戰,因寡不敵眾,黃應佑父子在血戰中壯烈犧牲。

明洪武二年(1369)

是年,揭陽縣官溪都玉溪村(今仙橋街道溪口村)黃仁華攜妻及子遷徙到藍田都尖浦村(今東興街道玉浦村)立籍,黃仁華乃成玉浦村黃氏開基始祖。

明洪武十一年(1378)

是年,揭陽縣藍田都玉浦村的黃仁華被朝廷詔命為戊午科迪功郎,任廣西省梧州府博白縣縣丞。黃仁華赴任時村民頌讚他:“為人方正且孝悌,溫友樂田抱不平。扶弱壓強俠心廣,尊老惜幼睦如親。雜亂姓氏尊為長,視吾手足同胞情。童少壯老皆佩服,三六連舉廣西行”。

明洪武十五年(1382)

是年,廣西省梧州府博白縣丞黃仁華(玉浦村人)在巡視博白縣城郊區時,遭賊寇頑匪伏擊壯烈殉職。玉浦舉鄉為其哀悼並將其血衣冠帶奉葬於黃岐山石鼓嶺之陽。

明永樂九年(1411)

是年,揭陽縣漁湖都庵前村黃廣登鄭義榜舉人。

明永樂十二年(1414)

是年,揭陽縣梅崗都潘厝寨(今曲溪蟠龍)黃源祿與黃源壽兄弟同登彭森榜舉人。

明永樂十五年(1417)

是年,揭陽縣桃山都(今地都鎮)黃修登丁酉科金誠榜舉人,官授福建莆田縣主簿。

明宣德四年(1429)

是年,揭陽縣漁湖都港尾村黃濟成登曾蘭榜舉人。

明天順年間(1457―1464)

是年,嘉應府鎮平縣(今梅州樵嶺)黃田頭伍子湖東河嶺黃德彝(號佐才,官福建龍溪縣尹),遷居揭陽縣漁湖都泗水村(今榕城泗水),傳子伯一、伯六、伯九,黃德彝乃成泗水村黃氏始祖。

明正德十一年(1516)

是年,潮陽縣龍陂(今波美)黃道美遷創揭陽縣城北黃畔圍(今新河村),黃道美乃成新河村黃氏始祖,

明正德年間(1506―1521)

是年,潮陽縣夏霖村人黃東江遷居揭陽縣漁湖都塘埔村,傳子黃榕坡,長孫黃仁齋居塘埔寨外、次孫黃學仕居塘埔寨內、季孫黃南野居塘埔寨外,黃東江乃成塘埔村黃氏始祖。

明嘉靖元年(1522)

是年,揭陽縣地美都(今地都鎮)埔尾村黃鵬登黃延年榜舉人。

明嘉靖七年(1528)

是年,揭陽縣漁湖都泗水(今榕城東郊)黃國英登戊子科王希文榜第三名舉人。

明嘉靖十年(1531)

是年,揭陽縣榕城曲頭黃棐(字世篤,會試卒於途)與桃山都(今登崗鎮)溪邊村黃國卿同登胡一化榜舉人。

明嘉靖十一年(1532)

是年,揭陽縣地美都(今地都鎮)埔尾村人黃鵬登壬辰料林大欽榜三甲四十六名進士。

明嘉靖十二年(1533)

是年,揭陽縣藍田都大羅(今豐順)黃守代遷居本縣藍田都(今玉湖)觀音山村,黃守代成觀音山村黃氏始祖。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

是年,揭陽縣桃山都(今登崗鎮)溪邊村黃國卿登甲辰科秦鳴雷榜三甲十六名進士。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

是年,揭陽縣桃山都(今登崗鎮)登崗村林爽登己酉科胡廷蘭榜舉人。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是年,揭陽縣桃山都(今登崗鎮)登崗村黃雄登壬子科張大猷榜舉人。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是年,揭陽具桃山都(今登崗鎮)溪邊村黃銳登乙卯科袁昌祚榜舉人。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是年,揭陽縣桃山都(今登崗鎮)溪邊村肇建黃氏家廟垂裕堂。其“黃氏家廟”匾額系時任浙江省按察使劉存德手書,“垂裕堂”匾額系狀元林大欽手書。

明嘉靖四十年(1561)

是年,揭陽縣桃山都(今登崗鎮)溪邊村黃瑚登辛酉科王宏誨榜舉人。

明嘉靖年間(1522—1566)

是年,揭陽縣藍田都玉浦村人黃守義捐租七十石創建黃岐山崇光巖寺廟。

明隆慶元年(1567)

是年,揭陽縣藍田都(今玉湖鎮)馬料堂村人黃貞靜被許配遊家,因其自幼失怙與弟相依為命。出嫁之日弟方六歲,上轎時看到追來的弟弟跌下水溝無人扶起,心痛欲裂,不肯舍弟而去,遂辭去婚約並決定終身不嫁,以撫養幼弟長大成人。此後盡心照顧其弟至成家立業,村人為之感動。其卒後葬於豐順湯坑上碑村雞籠山,村人築建祠堂對其紀念,並定每年農曆九月中旬為誕生紀念日,由馬料堂、新老埔龍和西門村輪流主持祭祀。其祭祀場面恢宏,儀軌莊嚴,鄰近鄉村黃氏子孫前往祭拜者甚眾。

明萬曆六年(1578)

是年,饒平縣坑尾村人黃心鏡遷創揭陽縣藍田都(今玉湖鎮)新寮村,黃心鏡成新寮村黃氏始祖。

明萬曆十年(1582)

是年,揭陽縣榕城曲頭黃仕鳳登壬午科梁維屏榜舉人。

明萬曆年間(1573—1619)

是年,揭陽縣藍田都玉浦村黃靜野從寨前圍遷衍藍田都(今埔田鎮)世德堂村,黃靜野成世德堂村黃氏始祖。

明天啟四年(1624)

是年,揭陽縣榕城黃文煃在14歲時,因其母李氏病情嚴重,竟割股調藥奉侍其母使母病得以痊癒。知縣馮元飈授以“沖齡苦孝”牌匾,廣東提學副使魏浣初、巡按葛徵奇、兩江總督等官員獲悉其事蹟,遂以“誠孝”之名對其表彰。

是年,揭陽縣漁湖都黃宗昌(原名象樞)登甲子科黃虞龍榜第六名舉人,

明天啟七年(1627)

是年,揭陽縣漁湖都港尾村黃奇遇登丁卯科詹炎榜舉人。

明崇禎元年(1628)

是年,揭陽縣漁湖都港尾村黃奇遇與縣學郭之奇、宋兆禴、辜朝薦同登戊辰科劉若宰榜進士。後人稱之“戊辰四俊”,並在縣城衙前太平街建“龍飛首盛”坊以紀念。

明崇禎三年(1630)

是年,揭陽縣知縣馮元飈葬妾黃月容於黃岐山南麓,並建侶雲寺。

是年,揭陽縣桃山都(今登崗鎮)登崗村黃道臨登胡平運榜舉人。

明崇禎六年(1633)

是年,揭陽縣藍田都溝口村黃毅中登陳學銓榜舉人。

明崇禎七年(1634)

是年,揭陽縣縣吏聚集黨眾千餘人起亂,知縣陳鼎新被亂兵圍困,藍田都溝口村黃夢選都司率鄉兵解救,擒拿賊首斬首示眾,餘黨遂散,縣難得解。

明崇禎十六年(1643)

是年,揭陽縣藍田都溝口村黃毅中登癸未科楊廷鑑榜進士。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是年,揭陽縣藍田都玉浦村南厝圍黃惟萬遷衍溝尾林村,創玉崗圍,黃惟萬成溝尾林玉崗圍黃氏始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