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皇族成为英国最傻女间谍:没有办好的差事,却有最硬的骨头

努尔·艾娜雅特·汗是印度南部一个王公家庭的公主。母亲是美国人,从小随家庭移居法国。二战初期法国遭德国入侵时,她和家人在法国投降前逃到了英国。

因为熟悉法国、法语流利,她被英国的特工组织“特别行动处”于1940年招募,经过训练之后于1942年年轻的努尔·艾娜雅特·汗空投法国,担任巴黎地区的发报员,代号“马德莱娜”。

此前特别行动处对她是否能担任这个职责有过很大的争议,毕竟两年的训练时间对于一般人或许足够了,可对于她,特别行动署给她下的评语是:“爱幻想、笨拙、容易激动、情绪不稳定,脑筋不太好,不善于保护自己。”

最终勇敢的努尔毛遂自荐,明知道战地危机重重,自己此去是九死一生,她还是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英国,来到了纳粹占领下的巴黎。

出发前:所有人对她的忠告都是——保护好自己。

印度皇族成为英国最傻女间谍:没有办好的差事,却有最硬的骨头

努尔·艾娜雅特·汗

可是,特别行动处的评语不是随便给的,这在之后的行动中便印证了。

在第一次执行秘密传递情报的任务中,努尔就由于过度紧张,怎么也想不起接头的暗号,情急之下竟然把之前同事冒着生命危险获取的德军驻防图展开,向每一个行人试探,希望以此“撞出”接头人员。

她没有采取任何反跟踪的手段,在大街上堂而皇之的询问道:“你好,你认识这张图吗?”

简单而直接,这是后来前来接头的两位地下抵抗组织成员所回忆的,幸亏他们及时装做当地精神病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以寻找走失病人为名,才使她摆脱了困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之后为防安全,上层决定不再给她派发传递情报的任务,而是老老实实的让她做发报员。

这就妥帖了吗?不,反而更加不妥了。

印度皇族成为英国最傻女间谍:没有办好的差事,却有最硬的骨头

努尔·艾娜雅特·汗

一个月后,努尔奉命携发报机来到巴黎郊区的一处旅馆,向伦敦拍发一份长篇电文。

可就在她完成任务离开旅馆时,竟然将密码本和记有巴黎全体地下抵抗组织人员名单的工作手册遗在了房间里。幸运的是旅馆的老板是个爱国的法国人,他并没有向德国纳粹告发,而是从工作手册上找到努尔的电话号码,通知她领走名册。

当努尔的巴黎同事知道这件事后,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实在不敢相信,这是伦敦特别行动处派来的“专业人员”?!他们甚至觉得是不是特别行动处对他们有所不满,要致他们于死地。

经过“特别行动处”的一番解释,这才安抚了“民心”。

两个多月以后,努尔搬家,经过一番精心的选择,她认定绝不会向前两次那么傻。

此刻,她不知道的是她所精心选择的家即新的发报地点竟然与盖世太保的秘密总部只有一街之隔。

而努尔每次发报的时间都固定在深夜11时至次日凌晨2时。由于她所在的房间隔音性极差,她敲击发报机按键的手法又非常重,这样毫无顾忌地夜间发报,经常吵得周围的邻居难以入睡。

不过,令人称奇的是,这个粗心的女间谍虽然几乎“贴着纳粹的耳朵”传送秘密情报,在好几个星期的时间里,一街之外的盖世太保总部仍对此浑然不觉。

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灯下黑”吧······

也就是因为“灯下黑”的缘故,致使她逃脱了半个月后巴黎全体地下人员都要面临的灾难

半个月后,努尔的法国上级德里考特变节投靠德国纳粹,盟军在巴黎的情报网几乎一夜毁灭,许多盟军发报员纷纷被捕。

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努尔,这个糊里糊涂的“低能间谍”,最后竟成了英国情报组织留在巴黎的唯一发报员。英军解密文件援引当时侥幸逃到英国的巴黎发报员科林的话说:“我很惊讶她能够支撑那么久,当时我们的整个谍报网络都完蛋了。德国人知道了一切,我简直是靠着奇迹才逃离巴黎的。但自保能力如此之差的努尔也能脱险,我只能说是幸运女神格外垂青她。”

出于安全考虑,英军方安排努尔回国,但这位极差的女间谍拒绝离开。

她知道,自己在巴黎的工作实在太重要了。不过,努尔的好运气也就此到了头。

印度皇族成为英国最傻女间谍:没有办好的差事,却有最硬的骨头

努尔·艾娜雅特·汗

在后来的一次秘密行动中,努尔的一名法国同事蕾妮·加里,因为是变节者德里考特的妹妹,没有被允许参加。早就对努尔心存嫉妒的蕾妮一怒之下效法其兄向盖世太保告了密,换来10万法郎的奖赏。

努尔就这样成为纳粹阶下囚。

当德国秘密警察搜查努尔的房间时,从壁橱里搜出了一个笔记本。令人吃惊的是,笔记本上居然整整齐齐地记录着努尔每一次收发的电文。对此惟一的解释是:

可怜的努尔误解了上级的指示——特别行动署让她谨慎处理电文,原意是要求她及时销毁文稿,而她却理解为将电文存档。

随后,努尔被投入巴黎监狱,被捕后受尽严刑拷打、百般凌辱也从不吐露半点盟军情报,此时,这个工作并不出色甚至相当糟糕的女间谍,令人惊讶地展现出优秀特工人员才有的坚定素质。

解密文件显示,当时,盖世太保审讯主管汉斯·凯菲负责审讯努尔,但自始至终,努尔只对凯菲说了一句话,那是第一次见到这个盖世太保头子时,凯菲脱了她的衣服,试图以“自尊”两字使她屈服,年轻的努尔不屑一顾,满脸嘲笑地说了一句:“我不相信你。”

然后转过头去。凯菲后来在一份证词中说:“她被捕后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我们从她那里没有搞到任何信息。”她曾试图两次逃跑,但均没成功。

1944年9月11日,努尔又被转押到集中营,由臭名昭著的纳粹刽子手威海姆-拉帕特对她进行审讯。尽管从肉体到精神进行了百般的折磨,她始终没向敌人吐露半点真情。

1944年9月12日,拉帕特将她带到达考集中营外的一个偏僻树林中,努尔始终咬紧牙关,不哭也不说话。拉帕特将手枪顶住努尔的头部,威胁要杀死她。然而努尔仍不肯屈服,拼尽力气喊出最后一句话:“自由!”一声枪响后,努尔倒在血泊中。

直到努尔牺牲15年后,她的家人才终于从集中营其他获释囚犯的口中得知努尔早已遇害。而令努尔的家人略感安慰的是,杀害她的刽子手拉帕特已于1946年因战争罪被处以绞刑。

尽管从业务上讲,努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行,但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却展现了一名“职业”地下工作者应有的风采:这位从小娇生惯养的印度公主面对死亡,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她虽然饱受各种严刑拷打的折磨,但直到生命终止,也没向敌人吐露半点真情。

她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敬佩。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为了表彰努尔这位外行间谍的坚贞不屈,特追授她乔治勋章和帝国勋章。

努尔的侄子大卫回忆说:“战争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寻找努尔的下落,不知她是生是死,但最后证实她已经在战争期间被杀害。小时候我不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现在我知道了,我的姑姑做了一些非常英勇和了不起的事情。”

2012年被称为“世界十大美女间谍”之一的“公主间谍”努尔·伊纳亚特·汗(努尔·艾娜雅特·汗)的雕像当地时间11月8日在英国伦敦戈登广场揭幕,英国安妮公主出席了当天的活动,并亲自为雕像揭幕

注:图片若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 ,我们每天会为您奉上精彩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最大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