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华为真的用上自己的自研系统,选手机时你会选择华为手机这个品牌吗?

Tr丿冰帝


我会的。

这里除了支持华为的原因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原因。其实作为厂商,是不希望用户纯粹因为爱国等情绪而消费他们的产品,毕竟产品和体验才是第一位,如果只是因为某种公众情绪而购买厂商的产品,这种用户根基是不稳的,也很容易“翻车”。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是一样,我们选择某一件产品,可以因为一些情感上的原因,就好像最近的华为,我们可以因为爱国、支持国货的原因购买华为,但这不能是全部的购买动机,否则这种购买行为就很盲目,我们选择华为,更多的要因为华为的产品好,体验佳。

说回主题,如果有一天华为用上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不再使用安卓系统,我为什么会选择华为?

任正非说过,华为有自己的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但只是备用,如果哪一天供应商不给华为供应芯片,谷歌不给华为授权安卓系统的使用,华为才会把这些“备胎”转正。昨天,美国把华为列入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的实体名单,这意味着以后美国芯片等实体产品,如果要向华为供应,得先申请美国政府的批准,这个申请,大概率是不通过的,也就是说,以后那边的芯片等产品,不会再供应给华为,所以,华为所有自研的“备胎”芯片全部转正。

而系统也是一样,如果谷歌不给华为授权安卓系统的使用,华为也会把自研系统转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哪一天,美国禁止谷歌卖系统给华为了,那意味着贸易纠纷已经上升到相当紧张的程度,很可能到时候美国会禁止谷歌向所有中国手机厂商授权,也就是说,到时候国产手机全都不能使用安卓系统。那怎么办?

我觉得如果这一天到来,反而是好事,这会极大促进我国手机自研系统的发展,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行业层面,都会集中所有资源去加速推动,而华为的自研系统其实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虽然可能没有安卓那么成熟,有那么庞大的应用生态,但一旦我们只剩下这一条路,有了各方面的支持,不管是系统本身还是生态,都会很快完善起来。现在我们用安卓系统的大部分应用,也都是国内公司开发出来的,如果安卓在国内用不了,软件开发者们肯定会转而投入华为生态应用的开发,这既是爱国,也是利益的选择。而安卓系统失去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无论是收入还是应用生态的丰富性,都会大受影响,其成长的脚步也不会像如今这么快,华为系统和安卓的差距,将来或许不会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经过限制名单这一遭,华为肯定会加快系统完善的脚步,或许等到安卓禁用那一天,华为系统的完成度可能会超乎我们想象。

另外,华为还有方舟编译器。方舟编译器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安卓系统里的应用加速器。正常情况下,安卓应用的操作指令是需要边翻译边执行的,这会造成应用运行较慢,产生垃圾文件较多等问题。而如果应用通过方舟编译器进行开发,则可以直接产出安卓系统直接的指令,省去了翻译的环节。

打个比方,原来的模式是,你与外国人通过一个翻译器沟通,方舟编译器则是直接赋予你说外语的技能。这其中效率的提升可以想象得到。

虽然这是针对安卓的编译器,但这体现了华为团队几个特点,这几个特点直接决定了华为系统的质量:

1、用户体验至上的理念。华为针对安卓系统用久了卡顿,多开软件容易卡的问题成立了专门的攻关团队,虽然任务十分艰巨,但如今的EMUI系统还是完善得相当好,从安卓系统本身的层面,华为已经把用户体验做到最好。但这个还不够,华为竟然还从应用开发层面入手,研发出给开发人员的编译器,并直接开源,让所有经过编译器开发的安卓应用运行速度大大提升,经测试,一个安卓应用的速度提升超过60%,这效果是十分惊人的。华为能为安卓应用提升这么多,如果是华为自己的系统,一开始就朝着用户体验第一的方向去写,体验岂不是更好?

2、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能直接开发出打通安卓系统与应用之间的“桥梁”,华为是第一家,这说明华为不仅硬件研发实力强,在软件研发方面的实力也大大超乎我们想象,说实话,当华为宣布方舟编译器时,我是相当震惊的,这个编译器,让我看到了我们国内“自建生态”的可能性。

方舟编译器就是华为软件开发实力最好的证明,让人对华为自研系统充满信心。

所以,无论从国家、行业支持层面,还是从华为自身实力层面,我都认为华为的系统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好很多,所以当华为不用安卓系统而改用自己的系统时,我会选择华为。当然了,上面也说了,当华为不用安卓系统时,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大概率也不会使用了,大家都一样。

最近美国这种行为是十分愚蠢的,对谁都没有好处,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突然的制约确实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好在我们早有准备,饭碗迟早都要自己端着,这些意外事件也促使我们更快地成长,更看清了很多事情,《权利的游戏》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chaos is ladder.(混乱是阶梯)在混乱中,我们自强,在混乱中,我们明目,在混乱中,我们真正站起来了。

为华为打call,华为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