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裡的世界,影射了多少現實的“普通人”

卑微的亞瑟·弗蘭克依靠扮演小丑賺取營生,本是一卑微弱小的普通人,遇到壓力時會不受控制的放聲大笑,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脫口秀演員的他在別人看來卻是活脫脫的笑柄,這樣的他在別人眼中是精神病犯,可誰又想過,他也曾在苦苦掙扎!


《小丑》裡的世界,影射了多少現實的“普通人”


作為普通人的一員,有時也會感到命運時常讓自己事與願違,該是抱怨命運不公,還是怪自己過於平凡普通,在我眼裡,這向來都是一個偽命題。

亞瑟·弗蘭克與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相依為命,日子雖然過的清苦,可多少還算可以苦中作樂。工作中也屢屢受挫,但母親的教誨烙在亞瑟的心頭:無論遭受怎樣的挫折都要笑對人生,可也正是因此才導致亞瑟遇到壓力時無法以正確的方式排解,日久積怨,悲傷已經浸透在他的血液中,最終他選擇了大開殺戒,最終他也獲得了人們的“關注”。可是那又如何呢?


《小丑》裡的世界,影射了多少現實的“普通人”


對親情的期待或許是支撐亞瑟夢想的唯一堡壘,媽媽的支持和那個信裡的爸爸,可是最終將這個搖搖欲墜的堡壘擊潰的卻也是親情。當亞瑟得知真相時,他放棄了在理智中苦苦掙扎的自己,大開殺戒讓他獲得了期待的全國矚目,也讓他原本悲傷又麻木的心獲得了巨大的快感。可最終又能如何呢?在火光沖天的城市中,我看到了亞瑟眼中無盡的悲傷,那是無法掩飾的。傷害既已鑄成,疤痕會永遠烙在皮膚上,悲傷時刻壓抑著人性的爆發,命運就是這麼悲劇。


《小丑》裡的世界,影射了多少現實的“普通人”


從頭到尾看的心情特別壓抑,仔細回想,有時候我們也會面對命運的不公又無可奈何,雖說很多雞湯告誡我們“人定勝天”這個真理,可是人定勝天的代價卻是一個普通人承擔不了的。現實生活中,貧窮不是最可怕的,加上人的漠視,嘲諷以及打壓會讓人原本緊繃的神經隨時瀕臨崩潰。


《小丑》裡的世界,影射了多少現實的“普通人”


雖說人類都有一些共同點,喜歡對某類人指手畫腳,喜歡聚在一起對某件事發表看法,喜歡八卦,不自覺中就會口出“惡語”,當下看似對別人沒什麼影響,可說的人多了,就會變成向別人施加“暴力”。雖說現在崇尚言論自由,可很多人不自覺的就會發表”過火“的言論,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甚至被用心不良的人利用當槍使也未可知。

所以,在看過了那麼多現實慘劇後,突然發覺讚美別人才不會讓自己和別人戾氣過重。讚美一詞並不是讓人做馬屁精或是怎樣,而是不給別人造成困擾或傷害,也讓自己內心變得更加純明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