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裡的中國文化

餃子是我們常見的美食,特別是在春節,是必不可少的家庭團圓飯,在北方,年夜飯必不可少的是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儘管餃子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那餃子是怎麼來的,它又有什麼文化內涵呢?

餃子裡的中國文化

一、關於餃子

餃子是遍佈全國東南西北的美食,不僅漢族,少數民族也有這樣的食品。儘管可能稱呼不一樣,但大體都是指餃子這樣形狀的食物。

全國各地餃子的包法五花八門,現在創意也很多,做法也不一樣,吃法也不一樣。在各地美食的發展過程中,有關餃子的美食也舉不勝舉。

我是在安徽北部長大,印象中只有春節才吃餃子。不象現在,隨處可以吃。我一直認為水餃就是連餃子和湯一起吃的,後來到了北京,把餃子和湯分開,撈出來吃,第一次見到。但我還是覺得水餃和湯一起吃,比單吃餃子香甜,可能是小時候培養的味覺和習慣。

我小時候吃的紅薯粉絲餡的餃子,餡裡和油炸的饊子,剁碎攪拌在一起,一直感覺很好。可惜,現在也很難吃到了。也許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後,人們不屑這樣的做法,但我感覺這真的很美味。不過,現在的紅薯粉,也吃不到小時候的感覺了,不知道紅薯粉的工藝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以前紅薯粉一遇熱水迅速軟化,美味可口,現在堅硬無比,很難找到小時候的感覺了。

我一直以為餃子都是兩頭翹起的形狀,後來發現餃子形狀也是各異,全國有很多餃子的名品,每到一個地方,吃的餃子也不一樣。有一次去福建,早上起來吃早飯,見有一種餛飩不餛飩,餃子不餃子的東西,就要了一份,非常鮮美。我就問旁邊當地的一位中年人,本地叫什麼?他回答說叫扁湯。我也沒在意,以為是當地自產的美食。多年後,我才知道,這是我們現在餛飩和餃子的祖宗。客家人把這美食,南遷到了南方。

餃子裡的中國文化

二、餃子的起源

餃子是一種古老的美食,但那時不叫餃子。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歷史書上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成為“餛飩”的食品,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可見那時,類似餃子的食品已成民間美食。

現在我們通稱的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傳說為醫聖張仲景所創。由餛飩演變而來。在我們二十四節氣民諺裡,在我國的廣大地區,有“冬至到,吃水餃”的民諺。這是怎麼來的?冬至日吃水餃的習俗,傳說來自東漢的醫聖張仲景,與張仲景治病救人有關。

張仲景大約生活在150到219年之間,生卒年月不是很具體。那時都是民間看病,社會地位不高,關於王侯將相的史書,很難記載詳細,要不是他救人眾多,民間相傳,還有著名的《傷寒雜病論》傳世,估計很難為人所知了。

張仲景,名機,子仲景,東漢南郡人,地點在現在的河南鄧州。我國曆史上著名的醫學家,有“醫聖”之譽。張仲景自幼篤實好學,博覽群書,後來投身醫學,藝術精湛,妙手回春,編著了在我國醫學史有著最後影響的《傷寒雜病論》。

現在冬天在北方,反而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因為有暖氣。我以前在家鄉手足耳朵,冬天凍裂,很是常見,非常難受。中原以南地區,溼氣偏大,冬天溼冷,凍瘡經常發生。張仲景那個時代,冬天也許比現在還要寒冷得多。所以每到冬天,鄉親們不是缺糧,就是缺衣,總是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凍爛了。

張仲景看到這樣的場景很難過,於是叫弟子們在城門口,搭起大棚子,支起一口大鍋,在冬至日這一天,煮“祛寒嬌耳湯”施捨給大家。張仲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放在大鍋中熬煮,之後撈起羊肉和藥物切碎,用麵皮包成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眾人食用。“嬌”一般指幼兒,“嬌耳”就是小孩子耳朵模樣。

老百姓吃了“嬌耳”,喝了羊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也好了。就像現在北方,進入冬季,火鍋盛行,品嚐美食,祛除寒氣,進行養生。張仲景的這個做法,後來在民間沿傳下來,有“冬至到,吃水餃”的習俗。到冬至時,人們便按照“嬌耳”的樣子,做出類似的食物,並把它叫作“餃子”或“扁食”。一直流傳至今。時至今日,一直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餃子裡的中國文化

三、餃子和春節的習俗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美食。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說法。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千家萬戶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春節吃餃子,在中國有著豐富的寓意。

現在餃子是春節的標識大餐,一桌飯再怎麼豐盛,不吃餃子就不叫過年。家庭一起包餃子,團圓美滿,和和美美,成為家庭幸福的象徵和情意表達。餃子和春節聯繫在一起,起源於明朝。從那以後成為我們重要的民俗。

年三十新舊歲交替的時刻,中國人管它叫“交子”。因“餃子”與“交子”諧音,寓意“更歲交子”,中國人在這個時候吃餃子,既表示“更歲交子”的意思,又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含義。

傳統意義上的年俗,是大年三十晚上包餃子,一般在新舊交替時享用,俗稱“吃五更餃子”。但現在沒有這樣嚴格的習俗了。過年的很多講究,都因大眾生活的隨意而丟棄了。我們小時候,還打燈籠,小孩子守歲一夜不睡覺,現在印象還很深刻。那時什麼也沒有,就是乾熬夜,也不知道怎麼有那樣的勁頭,現在的小孩子熬一夜過年,就象在童話當中。

古代對時辰很有講究,過年的風俗,每個時段都有嚴格的規定,現在很難再有了。就是西藏、青海等地藏藥這種東西,在製作和飲服方面,古時有刻板的時辰規定,現在也都被現代人放棄了,不願意這麼麻煩。

以農業文明和宗法制度為基礎的春節禮俗,現在一般停留在文獻和諺語之中,很難成為現代人生活的規範了。新的年俗也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隨著時光的遠去,春節是個什麼樣子的,很不好說了。

在全家吃團圓飯的時候,有些地區的家庭還會把硬幣包在餃子裡面,意為吃到的人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好運不斷。商人在煮餃子時,還要捅破一兩個,意思是“掙了”,以求來年生意興隆,財運亨通。

餃子裡的中國文化

四、餃子的傳說和做法

過年吃吃餃子有很多傳說,有的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一咬開啟新氣象。這可能迎合辭舊歲、迎新春的寓意。不管過去怎麼樣,告別過去混沌歲月,展開希望的未來。

因為餃子前身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在農業社會,人們都希望風調雨順,豐衣足食,不要過忍飢挨餓的生活,所以寄託美好願望。還有很多其他傳說,各個地區淵源也不一樣,成為各地民間文化和非遺的重要組成部分。

還有的民間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造人成形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段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這也算餃子起源的一個傳說吧。

餃子的做法通常是:講面和碩和在一起,揉成麵糰,然後切成一個個小面片,將這些小面片用擀麵杖擀成中間略厚周邊較薄的餃子皮,包裹餡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包成後下鍋煮熟即可。

餃子的餡心可暈可素,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等,素餡又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餃子因其用料不同,名稱也多種多樣,有豬肉水餃、羊肉水餃、牛肉水餃、三鮮水餃、紅油水餃、高湯水餃、花素水餃、魚肉水餃、水晶水餃、菜肉餃子,等等。餃子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營養豐富,深受老百姓的歡迎。還有很多地區,餃子包的形狀,和餡心的材料,都有很多講究和美好願望的寄託,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