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辛亥革命刀下收復西藏的英雄,末任四川總督趙爾豐

四川最後一位總督叫趙爾豐,1845年,趙爾豐出生在遼寧省遼陽市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他的父親趙文穎是道光年間的進士,正是因為書香門第的原因,從小趙爾豐兄弟們就受到了較為嚴苛的家庭教育。趙文穎的家庭教育還是較為成功的,他的四個兒子有三個考中了進士,唯一沒有考中的就是趙爾豐。

考不中的趙爾豐最開始捐納任職廣東,之後歷任靜樂、永濟等縣知縣。而正是在永濟縣的位置上,趙爾豐遇到了人生中的貴人,當時的山西巡撫錫良。


死在辛亥革命刀下收復西藏的英雄,末任四川總督趙爾豐

錫良

1903年,錫良調入四川擔任總督。此時的英國人已經將勢力開始向西藏滲透,1905年5月,時任清駐藏大臣的鳳全在巴塘遇害,錫良將處理這件棘手的事情交給了趙爾豐。清末,中國國力衰弱,大部分中國官員不敢對西方殖民者採取強硬態度,造成清政府和駐藏官員對藏區事務的處理不力,致使原本反英的西藏高層統治者轉而成為親英勢力,而得到英國支持的西藏地方軍隊也經常在西康和川邊地方製造軍事衝突。

趙爾豐到任後主張武力行事,在鳳全被殺後,理塘土司逃至桑披寺,趙爾豐圍攻桑披寺長達數月,並切斷水源,也未能得手,為此大傷腦筋。後來,有位士兵發現桑披寺的地下引水管道後,該寺才被攻破,然理塘土司卻僥倖逃脫,最終隱匿西藏。


死在辛亥革命刀下收復西藏的英雄,末任四川總督趙爾豐

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

如果你認為趙爾豐是個能動手就絕對動腦的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鳳全事件之後,趙爾豐上奏清政府廢土司,改設流官,由巴塘糧員代理地方事宜,清查戶口,規定賦稅,納糧當差。趙爾豐隨後被委任為川滇邊務大臣,在西康地區推行“改土歸流”政策。

由於“改土歸流”削弱了土司的權利,遭到土司的武力反抗,所以趙爾豐在六年中幾乎是不停地打仗,廢除了明正、德格、巴塘、理塘為首的大小土司和昌都、乍丫(察雅)等活佛的政治地位,甚至驅逐了一些西藏地方政府在康區的官員。


死在辛亥革命刀下收復西藏的英雄,末任四川總督趙爾豐

四川土司官寨

1909年,趙爾豐挫敗進攻巴塘的西藏叛軍,並乘勝進入西藏,收復江卡、貢覺等四個部落地區,更越過丹達山向西,一直到達江達宗,此時距離拉薩只有六天的路程。趙爾豐上書請求乘勝平定西藏全土,並建議在藏區推行革教易俗政策,由於擔心其舉措過激,為避免事端,清政府沒有允許。

1910年,趙爾豐與鍾穎軍會師於查木多,然後兩軍迅速推進到工部一線,然後又進入波密地區。趙、鍾兩軍對所到之處的土司頭人進行招撫,說服他們建立郡縣。叛軍不是官軍的對手,有一次在四川昌都地區,趙爾豐打敗並活捉了叛軍指揮官登珠,然而登珠“乘馬不下,神色自如”。趙爾豐以盛宴款待登珠,登珠也坦然入座,不把自己當做囚徒。趙爾豐開玩笑地問他:“你為什麼被捉住了啊?”登珠說:“兩軍對戰,理應先約戰期,鳴鼓對壘,以力相較,如此行劫,未足為武也。”趙爾豐聽到此言,於是約好再戰。但再次作戰時,叛軍皆不戰潰散。登珠想要逃跑,但剛一上馬,就被活捉了。之後趙爾豐又收復了三崖(今貢覺、瞻對、波密和白馬崗等地),趙爾豐收復西藏的壯舉堪比左宗棠收復新疆。


死在辛亥革命刀下收復西藏的英雄,末任四川總督趙爾豐

趙爾豐

趙爾豐年年用兵挫敗西方殖民者,收復西藏居功至偉。然而隨後發生的事,讓這位幹吏能臣,不僅丟了頂戴,更丟了性命,甚至連大清王朝的命也丟了,這件事就是保路運動。

四川的保路運動,其實就是保衛川漢鐵路。從成都到武漢,成都平原附近內還好說,不過向東到巫山附近,這個施工難度就很大了,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需要大量的錢,據統計初步預算6000萬兩白銀。而當時的大清國的全年收入也才8000多萬兩。

當時中國鋪天蓋地的修鐵路,火車一響黃金萬兩,每年的收入大概有幾百萬兩銀子,所以四川的官紳看著十分眼饞,就提出四川人自己籌錢建鐵路。這時四川政府贊助了幾十萬兩,四川商人出資200萬兩,不過這和預算相比相差還是不小,於是四川省發動了愛國運動,要求全川的百姓都出資,並美其名曰都有股份,不過即便這樣最後也僅僅弄到了1200萬兩。


死在辛亥革命刀下收復西藏的英雄,末任四川總督趙爾豐

有了本金就可以成立公司,於是川漢鐵路總公司掛牌營業,不過1200萬兩和6000萬兩的差距也不小,這時川漢鐵路總公司想到一個騷操作,原本募集了股本1400萬兩銀子,其中700萬兩銀子已經投入了鐵路建設,餘下的700萬兩呢,有400萬兩還在賬上,而有300萬兩,則被公司一名叫做“施典章”的經理挪用、到上海炒股票、並且虧光了。

最後這些銀子全部掌握在四川商人的手裡,結果這些商人就起了賊心,他們拿著錢沒有去買零件,結果拿著錢去上海炒股了,結果這一頓犀利的操作直接虧了350萬兩,結果玩大了,最後越鬧越兇,不僅修路的錢沒了,這些商人為了逃避責任,還說是清政府欠著他們350萬,最後嚷嚷著讓清政府還錢。

如果清政府就此不管,最多是殺幾個人貪汙公款的人。可是清政府認為子民的事也不能不管,於是宣佈窟窿可以給補上,但是有個條件,就是獲得的利潤也要歸中央,中央雖然現在沒有這部分錢來完成川漢鐵路,但是可以跟洋人借錢完成,同時為了避免設計的盲目性,由中央負責籌劃鐵路的建設,這也就是所謂的鐵路國有。


死在辛亥革命刀下收復西藏的英雄,末任四川總督趙爾豐

鐵路國有的設計者盛宣懷

按理說清政府的做法已經很仁至義盡了,不過川漢鐵路公司的管理層就慌了:按這個補償方案,那挪用炒股虧空的300萬兩銀子,根本就無法向股東們交代了,怎麼辦?要知道:當年四川的很多股東和江湖黑社會勢力“袍哥”是“有關係”的,你管理層挪用了人家300萬兩銀子,倘若讓股東知道了,不找“袍哥”砍自己才怪。在冥思苦想之下,管理層心生一計,乾脆搬出了“反帝愛國”的口號,高喊:“政府將川漢鐵路抵押給列強,就是賣國!”——索性煽動股東和人民群眾、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以此向政府施加壓力、試圖逼迫政府收回成命。

其實川漢鐵路本身也是一個大大的偽命題,因為直到現在只有成都到重慶的鐵路,而重慶到武漢這段施工難度極大的鐵路根本沒有修通。


死在辛亥革命刀下收復西藏的英雄,末任四川總督趙爾豐

川漢鐵路的兩條設計方案

1911年4月,趙爾豐接手了這個燙手的山芋。趙爾豐認為,四川百姓爭路是極正常的事,於是一面安撫民情,一面電懇內閣“籌商轉圜之策”,後又參劾盛宣懷,請求朝廷查處盛宣懷。

1911年9月7日,趙爾豐以到督署看郵傳部電報為由,將應約而來的保路運動主要發起人蒲殿俊、羅綸等九人誘捕。聞訊而來的四川百姓聚集在四川總督府,要求放人。趙爾豐要求讓士兵攔阻民眾,不過在對峙過程中,一名百姓把一塊板磚甩在一位清朝士兵頭上,清朝士兵頭上瞬間出現個大包,大包旁邊,鮮血直流。士兵當時扣動了扳機,一名女學生倒地,場面立刻失控。不過女學生其實沒死…後來被搶救了過來,但當時的現場群眾認為女學生死了,百姓們拎起現場的板車、大石頭…朝清朝士兵砸過去。

最前面的士兵當時就被砸倒在地,旁邊的士兵紛紛後退,清朝士兵的防線出現了豁口,百姓們一擁上前,眼看著百姓就要突破防線衝進總督府了。局勢面臨失控,趙爾豐下令開槍,於是32具屍體造成了震驚中外的成都血案。


死在辛亥革命刀下收復西藏的英雄,末任四川總督趙爾豐

成都血案

此時趙爾豐為什麼會下令開槍?據趙爾豐後來供述:“除了情緒化的人群、倒地的百姓與士兵、婦孺兒童…現場還有一些情況,不法分子趁亂四處點火、打砸搶。當時,總督府周圍的街道、房子…都冒著濃煙。”

趙爾豐的判斷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因為1911年8月4日龍鳴劍、王天傑等邀集哥老會首領秦載庚、張達三等在資州(治今資中)開會,決定組織保路同志軍,發動武裝起義。旋在華陽(今成都)、新津設立總部,秦、張先後率部圍攻成都,久持未下,轉取地方州縣。趙爾豐本就是鐵血出身,鎮壓民變在行,所以下達了此項命令。

不過後來的事情我們都比較清楚,保路運動讓武漢的新軍進駐四川,武昌起義爆發。


死在辛亥革命刀下收復西藏的英雄,末任四川總督趙爾豐

保路運動紀念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1月22日和25日,成都召開四川官紳代表大會,宣佈脫離北京政府獨立,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原諮議局議長蒲殿俊任軍政府都督,陸軍第十七鎮統制朱慶瀾任副都督。但是局勢並不穩定,12月6日,軍隊突然譁變,蒲、朱逃走,軍政部長尹昌衡平定叛亂,被推為都督。當軍隊譁變時,應一些紳商的請求下,趙爾豐以總督的名義張帖佈告以安定軍心。12月22日凌晨,尹昌衡指揮所部擒獲趙爾豐,並在成都皇城壩召開公審大會公審趙爾豐,當眾盡斥其罪,並令部下將趙爾豐當場處決於皇城“明遠樓”,趙爾豐死前,罵不絕口。


死在辛亥革命刀下收復西藏的英雄,末任四川總督趙爾豐

尹昌衡

站在今天的角度,再回過頭來看趙爾豐的一生,著實讓人嗟嘆。若不是他,不知還要耗費多少人力與時間來將西藏這塊面積廣闊的寶地收歸中國,他雖不是革命的推動者,但卻是中國國土統一的推動者,就憑這一貢獻,他便是中國的首要功臣。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對民族和國家有功的人卻死在了辛亥革命的刀下,毫不讓人唏噓。

也許章士釗對趙爾豐的評價更為中肯,:“晚清知兵帥,岑袁最有名,豈如趙將軍,川邊揚英聲。政變始辛亥,全川如沸羹,縱賊舞刀來,喪此天下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