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捐款该不该发榜公示?

用户3927498639049


捐款公示肯定是道德绑架。

事实上个人有意识的行善对社会进步的效果不怎么好...比如这次对武汉疫情的实物捐赠,四面八方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捐赠的话,肯定乱套了啦。

最大的善应该是由收税的国家来做的。

作为个人在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里努力挣钱 也是不自觉地在行善...由于竞争,商品和服务会越来越好 价格越来越低。


费恶泼嘞


单位捐钱应该要发榜公示,虽然说没捐钱的人面子上有点过意不去,但是公示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也是对捐钱人的一个起码的尊重吧。




政说新媒


单位捐款属于自发行为,公布也可以不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公布显的有点留于形式了。

为的初衷。

捐款是种自发行为。捐款的初衷应该是集聚公众的力量,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捐款是捐款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对受捐人进行金钱、物资上的帮助,具有无偿、自愿等特点,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单位可以号召、鼓励、引导,但是不能通过公示捐款金额、限定最低捐款金额、工资扣发捐款等或明或暗的方式硬性摊派,这样做既违背了慈善的本意,也违背了干部职工的真实意愿,对于慈善事业毫无帮助,只能让人“谈捐色变”,消磨了人们心中仅有的一点善意,严重阻碍慈善事业的发展,。

捐款应当去行政化。个别领导担心单位职工捐款“不踊跃”,捐款数额少,让自己在上级领导面前丢面子,就把捐款当成一项工作任务,采取行政命令式手段布置下来,不顾职工个人家庭具体情况,统一按照职级划定所谓的捐助标准。干部受管辖权限,担心捐款少违背了领导意志,今后工作中领导给“小鞋”穿,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统一的捐款标准,看似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实则从根本上忘记了组织捐款的目的,只是为了扩大传播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被捐赠人遇到的困难,及时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捐款不该道德绑架。家里经济条件确实好的,可以多捐,没人阻拦,但是你捐的再多,也没有权利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要求别人多捐。别人捐的少,或许是因为他到手的工资刚刚才还了这个月的房贷,或许是家里的小孩才交了补习班的费用,又或许是家中的父母生病住院才缴纳了大笔住院费等等,不分具体情况制定捐款标准,让大部分人花了钱,却让小部分人在上级面前漏了脸,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捐款这种事,本质上就是能力强的人,对弱势群体的一种帮助。既然是帮助,那就应当记住“能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成千上万是帮,一分一毫也是帮,对于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伸出援手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对他们这种奉献行为挑三拣四或者嫌多嫌少。


情感背影


我们党支部为疫区捐款刚刚公示过,公示的目的是增加透明度,知道全体党员一共捐了多少钱。要不然,大家会糊涂 ,上级动员自愿捐款,是不是有的人没捐,如果没捐,就证明达不到党员基本素质,这种公示也是一种监督。同时,党员自愿捐款了,公示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褒奖。


基础教育观察


我们单位在节后第一时间,就通过微信和钉钉组织员工自愿捐款,并且将每个人捐款的详细清单都发榜公示啦,我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妥当,一来会给没有捐款的人心理压力,让人感觉不舒服,有种“逼捐”的感觉。二来让已经捐过款的,在比较中有种落差,特别是当领导的,更怕别说觉悟低。

虽然说捐款是自愿的,可捐得少了觉得拿不出手,捐得多了经济条件不允许。更何况各人的工作收入和家庭情况都不一样。既然员工都收到通知了,愿意捐款的,会自觉捐献,不愿意捐的又何必勉强。


富华杰


我认为应该公布,但也要注重一定的隐私保护:

1.能确保捐款金额的真实和准确,接受大众监督,避免款项去向不明和不及时到位;

2.捐款的前提是自愿原则,所以发榜的时候应该也考虑到捐款人的隐私,例如联系方式和个人私人信息尽量不公布;

其实大部分人担心公布之后容易引起攀比,误会等,但是只要你踏实工作,尽了自己的爱心,平时好好处理工作关系和人际交往,别人也未必会对所谓的捐款金额一直道德绑架的。


突突尝新


我认为捐款不应该发榜公示,好比咱们经常在网上看到某某明星捐了多少钱,某某老板捐了多少钱。我觉得捐款是个人善举,做好事不需要留名。如果单位公布,就将捐款的意义扭曲了,可能因为你的公布,把自愿变成了强制了。又何来善举之称?我认为这是属于道德绑架!!所以我不赞同公示榜单,你只需公示总共收到多少,怎么花销就可以了!


超越自我666


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公布名单,只要公布怎么花的就行了,与其花时间、花精力去弄清楚哪个人捐了多少钱,还不如多关注怎么利用好捐款,把钱花在刀刃上,让更多的人受益。”我认为,捐款本是自愿的事情,如果公布名单感觉有点背离捐款的初衷。“有些人借着捐钱的名义,虚张声势,觉得榜上有名就能为自己拉拉票什么的,推销自己。但对我来说,怎么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援,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才是关键。我觉得公益的事情,还是让它更加纯净一点好,掺杂太多的功利性,反而会变味。”

我之所以支持不公布还有一大原因就是杜绝攀比。“很多人碰到捐款就觉得是一种压力,很多单位组织捐款时,不是让员工自己决定,而是明码标价,有点强捐的意思。如果有人没有按照‘达成的默契’办事,也许就会成为众失之的。其实捐款这类事情也是属于个人的隐私,应当受保护。这样也不会给大家造成负担,就算做好事也要开开心地做。


月半小夜曲43


肯定要明码标价了,至少大家心里都有个底,不然钱用到哪里去都不知道。有个假设,就算钱公布出来,钱用去哪里也会出现弊端。





小仔仔啊星


如果是公益捐款我觉得可以发榜公示,因为我们单位组织了一次向疫情地区的捐款活动。

我觉得这是一种提升集体荣誉的行动,单位的同志们也踊跃参加。

同时我觉得如果发榜可以只把捐款人写上去,不用公布金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