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臨死前,為什麼將打下的基業傳位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要說這孫策,那可是少年英才,譽為江東小霸王,在江東打下了一片基業。正當要渡江北進,繼續擴大地盤時,卻被仇家刺死,年僅二十六歲,讓人感到無比惋惜。

那麼,孫策為何在臨死前,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一片基業傳給弟弟孫權,而不是嫡子孫紹呢?自古以來便是子承父業,想必大家對孫策的這種做法也有諸多疑問吧?

孫策臨死前,為什麼將打下的基業傳位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孫策的選擇看似出乎意料,但其實也在情理之中,接下來筆者就來為大家一一分析。

孫策是江東小霸王,一位驍勇善戰的馬上將軍;但同時也是一位顧全大局,深謀遠慮的領袖;更是一個為了妻兒殫精竭慮的好丈夫、好父親。

筆者認為,孫策不選自己的兒子繼承江東之主的原因,有以下有四點。

一是孫策死得過於突然。

孫策臨死前,為什麼將打下的基業傳位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孫策的死是意外,正值壯年的他怎麼會料到死亡會來得那麼突然?所以他並沒有給孫紹在軍中鋪好路。而且,孫策死時才多少歲?二十幾歲而已,他的兒子孫紹還是個小娃娃而已。一個小娃娃,哪有什麼威望,如何穩得住大局,鎮得住眾人?

二是怕外戚旁生枝節。

孫策是孫家人,若是傳位給兒子,那“外戚干政”是避免不了的了,自己的兒子即使是作為首領也落不了好,會成為像漢末的傀儡皇帝一樣,成為江東的傀儡之主。若是這樣,他們孫家父子二人辛辛苦苦打下的龐大基業,豈不是便宜了外人?

三是孫權的野心大。

孫策臨死前,為什麼將打下的基業傳位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除了外戚外,孫家內部也不太平,孫策看得明白,他的弟弟孫權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如果自己把位子傳給了兒子,正所謂主少國疑,一個小娃娃對上一個能力出眾的成年人,孰優孰劣立見分曉。孫策知道孫權為了自己的野心,不會放過他的妻兒,所以乾脆把這位子讓給弟弟孫權,以此保妻兒平安榮華。這是他作為一個丈夫,一位父親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四是內憂外患的格局。

就當時的局勢而言,選孫權為江東之主無疑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孫策臨死前,為什麼將打下的基業傳位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首先,孫權入主江東之時得罪了士家大族,士大夫等,被認為是亂臣賊子,此為內部局勢的不穩。然後只要想想那時是怎麼樣的一個天下便知道了,那是亂世呀,不是太平盛世。內部局勢不穩,外部敵患又虎視眈眈,根本不會給孫策的兒子一個成長的機會。

所以為了穩住這種局勢,就要有一個在軍中有威望又有極高的軍略才幹的人,而作為孫家嫡次子的孫權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孫策臨死前,為什麼將打下的基業傳位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孫權自小便隨父兄作戰,平定江東,在軍中有著很大的威望,而且就像孫策臨死前所說: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這是孫策對孫權才能的極大肯定。孫權也不負所托,不只保住了江東,還開創了東吳,真不愧是“生子當如孫仲謀”。

其實除了這四點以外,還有兩點的原因摻雜著孫策對孫權的私人感情。

孫家兄弟還小的時候,便有朝廷派來的使者劉琬預言:

“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

孫策臨死前,為什麼將打下的基業傳位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孫策未嘗不是想到了這一點才沒有把位子傳給兒子,亦或者是另一個更像自己的弟弟——被屬下所擁立的另一個繼承人孫翊,而是傳位給了孫權。

還有便是那如父子情般的兄弟情,孫堅死的時候,孫策十七歲,孫權也才十歲,孫權隨著孫策平定江東征伐四方那麼多年,都說長兄如父,孫策對孫權那是當親兒子一樣看待。所以他們不止是兄弟,更像是父子。

所以孫策選了弟弟孫權,而不是兒子孫紹和另一個弟弟孫翊,也是因為這點私情所在。

孫策臨死前,為什麼將打下的基業傳位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孫策接手了江東之主的位子後,對兄長的妻兒自是不能虧待了的。在孫紹還小的時候,他就過上富貴榮華的生活。孫權成了東吳的開國皇帝時,孫紹也先後被封為吳侯、上虞候,死後爵位由子孫世襲。雖不得重用,卻也相安無事。

孫策在考慮到大局的情況下,做了一個順水人情把位子傳給了弟弟孫權,以此買子孫的一個平安榮華,在當時看來,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可以說,孫策在臨死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顧慮周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