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花師一天做完70個蛋糕,你吃的都是“假的”!

裱花師一天做完70個蛋糕,你吃的都是“假的”!

2010年,發小休年假回家探親,發現我在家無所事事,便問我願不願意學蛋糕。

當時我心想做蛋糕也算是一門技術,而且我也不想再進廠去當流水線工人,便同意了。

跟著發小到了東北某海濱城市。負責招聘的人員給了我一張卡通圖畫,讓我照著畫下來,但是不能臨摹。我勉強畫了下來,算是應聘成功。

市場技術經理得知我和發小的關係,索性安排他做我的師傅。發小開始教我毛巾、器具、水果等等消毒知識。

2個月後,開始教我實操:抹蛋糕坯、車玫瑰花、擠生肖等等。

7個月後,由於市場缺少裱花師,我被緊急調往一家小店上班。小店與大店不同,大店我只需要負責一項就好,然而小店只有我一個裱花師,我要面面俱到。

一次,本來已有一款蛋糕需要在15分鐘內完成,然而店經理又對其他顧客說現取15分鐘。也就是說我需要在15分鐘完成兩個蛋糕(公司規定現取蛋糕時間為40分鐘)。

我懇求店經理,“李姐,你能不能訂成30分鐘呀?”

店經理說,“訂成30分鐘顧客就去別的蛋糕店了。你必須在15分鐘內給我做出來,咱們店的銷售額這個月必須進入市場前5,到時你我才有獎金。”

一個走路都經常趔趄的人,你現在叫他跑,他肯定不是摔倒就是跑不起來。顯然30分鐘我沒有做出兩款蛋糕,引起了顧客的投訴。

裱花師在旁觀者眼中是一份飄逸的職業,只有裱花師自己知道,我們只不過是在規定時間內,照葫蘆畫瓢的模仿者罷了。

一天傍晚,耳邊不斷傳來玻璃被敲擊的“嘭嘭”聲。我抬起頭來發現是一位穿白襯衫、西褲的年輕男子。他手裡拎著一個公文包。

男子站在櫥窗外,朝我喊,“師傅,你快點做,我趕時間。”

我面露苦色。

我儘量快速地用木蛋(木頭做的蛋形)車著“玫瑰花”。我發覺我做的玫瑰花越來越難看,甚至有點不像花,猶豫了一會兒,我還是用剪刀把“花”挑放在蛋糕上。

我沒有時間去管質量好壞。作為蛋糕行業的新人,我內心希望把蛋糕做的越來越漂亮,但是顧客“趕時間”的要求顯然更重要。雖然我明白速度加快了,蛋糕質量會下降。

“嘭嘭嘭”的急促聲傳來,顯得格外突兀,“師傅,沒事,你隨便做做就行,不用那麼講究,也沒有多少人吃這玩意。”男子對我做蛋糕的進度十分不滿意。

也許在他心裡,蛋糕的質量比不上幾分鐘時間的價值。但是他不知道一款蛋糕質量的好壞,是可以代表送蛋糕者誠意的深淺。

蛋糕做完,我內心有些愧疚。對於裱花師來說,它是一款不合格的蛋糕,然而男子不斷敦促我打包。

蛋糕打包完,男子一隻手提著蛋糕,另一隻手拿起電話往店外走,“張總,我馬上就到。”

現在很多人把蛋糕當作賄賂人脈、尋求利益的工具。不是用一款蛋糕去表達生日快樂的單純想法。

有心的人,會在親人或者朋友過生日的前幾天,就來到店裡挑選蛋糕款式,這樣可以免去慌忙預訂和等待的麻煩。

有人希望花最短的時間得到一款蛋糕,也有人願意花更長的時間,去等待一款質量較好的蛋糕。

裱花師一天做完70個蛋糕,你吃的都是“假的”!

曾經有一位40歲左右的男顧客,給女兒訂了一款巧克力蛋糕。我花了24分鐘完成,但是他卻聲稱要投訴我。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公司要求我40分鐘完成一款蛋糕,為的就是把蛋糕做的更漂亮,但我卻只花了24分鐘“草草了事”。

他認為我花40分鐘可以把蛋糕做的更好看。我理解他的心情,他希望送給女兒一個漂亮的蛋糕。

人與人的訴求有根本的不同。其實完成一款蛋糕的時間有多種因素構成:蛋糕的大小、複雜程度、裱花師個人能力、蛋糕配件是否齊全等等。做蛋糕的時間並不能統一量化,還是需要裱花師從容不迫地做蛋糕,這樣蛋糕時間最合適,也是質量最好的。

一天,服務員遞給我一張蛋糕預訂單,我發現祝福語欄中寫有:祝爸爸生日快樂、健康幸福、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我哭笑不得,祝福語一般用不大的巧克力牌書寫,上面最多容下8個字。寫多了破壞蛋糕整體美感。

我叫服務員打電話和顧客溝通,希望他能夠取消一些祝福語。然而顧客一再堅持,最後服務員只好把電話給我,“您好,您寫的祝福語太多了,巧克力牌上根本寫不下。”

聽筒內傳來渾厚的男聲,“那你可以用兩塊巧克力牌,如果兩塊不夠,你可以用三塊,反正必須全部給我寫上。

“您訂的是水果蛋糕,那樣的話會影響蛋糕的美感,變的很難看。”

“要不你就不擺那麼多水果,只要在蛋糕中間寫上我的祝福語,周圍擺上一些水果就好了。”

什麼時候祝福語成為蛋糕圖案的主角?

“可是——”

“沒什麼可是,蛋糕我爸不喜歡吃,最主要是讓他能看見我對他的祝福,所以字你給我儘量寫大點。

取蛋糕的那天,來的是一位老人,看上去大概有70歲左右。根據顧客的講述,當天來取蛋糕便是他父親。

我把蛋糕盒打開,給老人查看。老人一臉苦笑,揚揚手,“你打包吧。”

我十分奇怪,隨即問道:“爺爺,您今天過生日,怎麼不開心呢?”

“我倒是想開心,可是我一個人過生日開心的起來嗎?”

“您兒子不陪您過生日?”

“他在外地忙的很,沒有時間回來。”

裱花師一天做完70個蛋糕,你吃的都是“假的”!

很多人希望,寫滿蛋糕的祝福語,彌補未到場的虧欠,但是那有什麼意義呢?

蛋糕只是一個氣氛烘托而已,如果抽離人的主體,它就失去了存在價植,只不過是一堆毫無食慾的奶油。

我再次被調往大店。公司卻出臺了新政策,重新對裱花師評級(公司裱花師有1至6級,級數越高,工資越高)。明文規定抹一款蛋糕坯時間是30秒,車5朵玫瑰花1分鐘,22分鐘內擠一套12生肖等等。

所有考試內容與時間掛上鉤,裱花師必須在有效時間內完成,然後再去提升質量。

規定公文下發後,裱花師都拿著秒錶做蛋糕。我所在的大店有5位裱花師,工作了8年的車間主任,為了應對考試,只花3分鐘做出一款“蛋糕”。當然在我的眼中,那只是一堆奶油,給人帶不去任何美感和食慾。

作為新人的我,還無法在時間與質量之間達到平衡。我希望慢慢地做好每款蛋糕,但公司卻並不給我這個時間和選擇。

打個通俗的比方,我們應該在走路中求穩健,只有這樣才能為將來奔跑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現在卻讓我這個剛剛學會走路的人,在奔跑中求得穩健,這怎麼可能?

意料之內,我從2級降成1級。車間主任卻從3級升為4級,他所有的項目都在有效時間內完成,至於質量好壞,我並不知道,也許是他做的真漂亮。

然而平時他做的蛋糕質量卻比不上車間另一個只做了2年半的裱花師,他才是2級。這是一個十分奇怪的事情。

顯然級別並不能代表裱花師平時的水平。車間主任做蛋糕的確有水平,然而為了偷懶,他在平時做蛋糕時毛毛燥燥,做完蛋糕後去休息區玩手機,而不願意花更長的時間去做好蛋糕。

有人明明可以把蛋糕做到80分,但是他卻只把蛋糕做出了60分。有的人只有60分的水平,卻努力把蛋糕做到70分

有一次,我問車間主任,“你做蛋糕為什麼這麼快呢?就從來沒有想過去做最漂亮的蛋糕?”

車間主任笑了笑,“不做快怎麼辦?到時蛋糕不能按時做出來,引起投訴怎麼辦?倒是顧客很少因為蛋糕做的不好看而引起投訴,所以我感覺對於顧客來說,節約時間比質量重要。

“可是我們作為裱花師,難道沒有一點追求嗎?”

“我也想有追求,但是公司在考試中規定了時間,你就算做的再漂亮有什麼用?不是照樣降級?”

裱花師為了應對考試,都在做蛋糕時潛意識加快速度,最後慢慢變成習慣。後來不管忙與不忙,我們都會加快動作。很少有人靜下心來,去做一款對於個人來說最漂亮的蛋糕,導致惡性循環,再也沒有人在空閒的時候去練習基本功。

那時作為裱花師的我,聽到的傳說並不是同事去烘焙比賽得了獎牌,而是某某一天做了70多個蛋糕的神話。

公司為了提高產品形象,對外宣稱做出的每款蛋糕為藝術。不管是模型和蛋糕圖冊呈現出一股簡約、空靈、唯美的意境。然而公司對蛋糕卻越來越工業化。

為了節約每款蛋糕的時間成本,公司在中央工廠流水線式生產生肖和巧克件配件以及各類花飾,再配送到各店。

裱花師只需要把現成的配件擺放到蛋糕上即可,大大地縮短做蛋糕的時間。這無疑禁錮了裱花師的創造能力,同時讓裱花師的技術含量越來越低。

裱花師慢慢變的像流水線工人,我思來想去,離職了。

直到前兩天發小打來電話,說他想離職,我才得知公司的現狀。

公司現在做的蛋糕質量越來越差,導致惡性循環,公司生意越來越不好,關閉了部分門店。

以前發小工作的大店一天做100多個蛋糕,而如今只有20個左右。蛋糕訂單量減少,房租卻在上漲,導致公司開始出現虧本。

其實在前十年,公司在華北地區頗為有名,然而公司為了利益最大化,不去努力打造蛋糕質量,而是讓裱花師加快做蛋糕的速度,公司名聲慢慢衰落。

在很多行業裡,資深老員工往往是公司的寶貝。他們的技術和經驗都要比新員工豐富。

現如今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開始排擠老員工,取消他們大部分的福利。對於公司而言,裱花師不再需要過多的技術,為了節約工資成本,工作3年的和15年的是一樣。

公司為了利益,失去耐心,一味地剽竊和模仿國外蛋糕的口感和樣式,打造產業化、工業化,裱花師的匠心和創造力慢慢被扼殺。

這時公司卻還不忘對顧客掩耳盜鈴地說,“我們做的蛋糕是藝術品。”

(圖源Unsplash丨圖文無關)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