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雪山之王:雖然瀕危,但氣勢不能丟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你知道雪豹嗎?

也許你並沒有見過雪豹,但雪豹的名聲想必你一定並不陌生。

2010年,有一部題材新穎戰法奇特的電視劇紅遍大江南北,電視劇中文章飾演的特戰隊長率領著雪豹突擊隊抗拒日本侵略者,它們憑藉這雪豹這一精神圖騰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大敗日軍。

那麼,雪豹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首先雪豹是一種生活在高海拔陡峭雪山間的優秀獵手,飛簷走壁是它們的特長,它們常常從三四米的懸崖上縱身一躍來捕捉獵物,更誇張的是曾有一隻學豹跳過了相隔十四米的懸崖,讓人震驚不以。

雪豹採用晝伏夜出的捕食策略,在清晨和黃昏最為活躍。它們捕獵能力很強,可以捕殺比自己大三倍的動物,也因此它們的食譜相當豐盛,岩羊、北山羊、高原兔、雪雞等等,基本上雪山上有的動物都歸它吃。(隨著近些年的雪線上升,科學家預測雪豹可能將與大熊貓相遇,國寶啊,你自求多福吧)當然,食物短缺時它們也會吃植物。

那麼,雪豹和那些其他的親戚們有什麼不同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不僅自帶雪地靴,還可以用尾巴把自己捆起來。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雪豹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貓科動物,與通常的豹子在體型上差不多。但由於生活環境的巨大差異,使它們擁有了迥異於其他豹類的毛色和保暖機制同時也擁有著普通貓科動物所不具備的雪地運動能力。

雪豹的四肢較其他豹類更為粗壯,寬大的腳掌由皮毛覆蓋,一方面可以在陡峭的山崖間站的更穩,同時也有助於在雪地的保暖和行走。(腳掌寬大不容易陷進雪中)

同時雪豹擁有著長而且粗壯的尾巴,其長度大約佔體長的四分之三,這在維持平衡和保暖上都有著很好的效果。

高原生態系統的氣壓計,其數量直接反應生態系統的健康程度(測量我的數量就像給高原量體溫,厲害吧)

我國是全世界雪豹數量最多的國家,大約有百分之六十的雪豹都生活在我國境內,雪豹的數量對於我們我國的生態也尤為重要。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雪豹作為高原生態系統食物鏈的巔峰物種,具有著控制草食動物數量,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

但是隨著人們對自然的破壞,在很長一段時間,雪豹都在不斷減少。在最為艱難的年代,全世界大約也僅有2500只左右。隨後,它們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了瀕危物種。

我瀕危了,藍瘦香菇。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在中國,雪豹也真可謂是命途多舛,在上個世紀50年代~80年代,雪豹的種群受到了極大的破壞。(世界雪豹的數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國的作為)

下面是雪豹種群減少的主要原因:

(1)偷獵:雪豹的毛皮可以用來製作高檔衣帽,豹骨則常被用於冒充虎骨入藥。

(2)大規模人類活動:修路、採礦以及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使得雪豹領地減小,破碎化。

(3)汙染:隨著先進的現代科技產品傳人西藏等地,再加上本身環保意識不足,使得環境受到嚴重無法。

(4)氣候:氣候變暖導致雪線上移,棲息地減少。

幸好人類即使出手,改善了雪豹的處境。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著手保護雪豹,1989年更是將其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的數量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恢復。

2003年,全球雪豹個體數估計為4080~6500只

2010年,全球雪豹個體數估計為4500~7500只

2013年,全球雪豹個體數估計為3920~6390只

可以看出目前雪豹的數量在幾十年內翻了一倍,IUCN也因此將雪豹由瀕危物種降為易危物種。

喜歡咬尾巴的它們

由於雪豹的特殊習性,我們想要在野外觀測是非常困難的,再加上野外的它們異常兇猛,所以想要親眼看看它們恐怕也只有動物園這一種選擇了。

在動物園裡,它們是這樣的: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佔體長四分之三的大尾巴成為了它們最喜歡的玩具,如果你在動物園看到他們的話,那它們常常會叼著毛茸茸尾巴撒嬌,實在是可愛極了。

小時候的它們,雖然可愛但只能吸不能養。

小雪豹剛出生時,只有300~700克重,體長約24釐米,尾巴長16~18釐米,身體顯淡玫瑰紫,叫聲也像小豬一樣,讓人愛不釋手。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8天左右,它們會睜開眼睛,而等到十天的時候,小傢伙們就開始學習爬行了。在離開媽媽前,小雪豹都會得到精心的照料,大約18~22個月,它們才會離開媽媽獨自生活。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雪山之王,你這樣叼著尾巴撒嬌真的好嗎?

雖然小雪豹非常可愛,但畢竟人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們最多也只能在動物園裡抱抱它們了。

結語:

近年來雪豹的種群數量得到了一定的回升,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的生存壓力依舊很大,處境也不容樂觀。

同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它和大熊貓卻有著本質的區別。大熊貓這樣的動物即使在動物園也可以過的很好,但像雪豹這樣天生的獵手不能被一直關在狹小的空間裡。(雪豹咬尾巴看似可愛,實際上野生雪豹並沒有這種習性,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動物園壓抑的氣氛使它們產生了這種習慣)

而最好的保護方法就是保護它們生存的環境,讓它們延續它們祖輩馳騁雪原的生存方式。

多有疏漏 煩請斧正

我是靈犀雜談,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