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有多厲害?一年休息150天,經濟發展依然世界領先

德國是個可敬又“可怕”的民族,作為歷史上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德國曾給世界帶來巨大的災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以一國之力幾乎橫掃整個歐洲!

儘管如此,如今我們對德國卻“恨”不起來,因為德國官方與民眾都極為尊重歷史,從不逃避自己犯下的過錯,1970年12月7日,聯邦德國前總理勃蘭特在波蘭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的“驚世一跪”震驚了世界,被世人評價為“勃蘭特跪下了,德國人站起來了”!

德國人有多厲害?一年休息150天,經濟發展依然世界領先


令人難以置信的發展速度

德國曆史上曾多次分裂,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分裂為東德和西德,並分別成立社會性質不同的國家,直到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加入聯邦德國,德國才再度實現了統一!

按理來說,德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不僅在戰爭中遭受重創,還需承擔數額巨大的戰爭賠款,更因此而分裂為兩個國家,應該從此一蹶不振,最起碼短時間內發展不起來!

然而真相恰恰相反,德國統一不過三十年的時間,卻已經成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但其人口剛過八千萬,所以德國的人均GDP高達48196美元(2018年數據),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人類發展指數早在2014年就達到了0.931,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極為完善,人民生活幸福美滿!

如今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已經成為德國的重要象徵,我們耳熟能詳的奔馳、寶馬、保時捷、大眾等汽車品牌都源於德國,德國機械以精密、耐用而聞名於世,德國人因而給世人留下了嚴謹、實在、準時、勤奮、做事一板一眼的印象!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工作時間”

德國能在統一後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德國人必然非常勤奮刻苦,這種認識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

之所以說“不對”,是因為根據《德意志民族》所載:德國人一年的“雙休日”超過了一百天,此外還有幾十天的帶薪休假日,二者相加達到了一百五十天!

德國人有多厲害?一年休息150天,經濟發展依然世界領先


這還不算一些法定節假日休息的時間,也就是說,德國人一年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在休息,而且德國法律是嚴令禁止企業要求員工加班的,否則會收到鉅額罰單。

所以德國人的休息時間極為充裕,堪稱世界上最“懶”的民族!

之所以說“對”,是因為德國人在工作時是極為勤奮認真的,他們會全身心投入,一絲不苟,高質高量的完成手中的工作,絕對不會有絲毫的馬虎!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專注度”,德國就是一個“專注度”特別高的國家,而且德國人的工作效率非常“恐怖”!

“恐怖”的工作效率

所謂效率,通俗的講就是“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德國人的工作效率高的“嚇人”,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創造的價值量居世界之最!

也就是說,同樣的時間內,德國人可以完成比其他國家人民更多的工作,創造更多的價值!這就是為什麼德國人休息時間那麼長,發展還能如此迅速的原因所在!

德國人有多厲害?一年休息150天,經濟發展依然世界領先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中分析剩餘價值的生產方式時,提出“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其中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方式是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延長工作日,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方式是工作日不變,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其實就是提高工作效率!

德國人就是如此,他們的工作日很短,但效率很高,這使得他們的必要勞動時間也很短,因而創造出了高額的“相對剩餘價值”!

小結:

“效率”一詞我們並不陌生,工作學習中時常接觸,總會有人提醒我們要提高學習效率,要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雖然不想承認,我們很多人的工作學習效率真的很低!

這與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我們一直在歌頌勤勞,貶斥懶惰。那如何能夠彰顯自己勤勞呢?最直觀的表現方式就是增加勞動時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讓別人看到我們在時間上的付出!

同等瓦數的節能燈要比白熾燈更亮,而且更為省電,因為節能燈將更多的電能轉化為光能,而白熾燈將更多的電能轉化為了熱能!

有些人為了“熬時間”,會在勞動時間內做許多不必要的工作,雖然看起來他們在工作,實則純屬“無用功”,既浪費了時間,又沒有取得勞動成果!更可怕的是他最後還可能落個“勤勞”的名聲!

德國人有多厲害?一年休息150天,經濟發展依然世界領先


並不是勤勞不對,我們中國能夠發展如此迅速,靠的就是勤勞勇敢的中華兒郎,只是我們能在勤勞之餘講求效率就更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