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新三板僅10個月,倒裝LED龍頭衝擊科創板,大客戶集中,研發投入佔比下滑

告別新三板僅10個月,倒裝LED龍頭衝擊科創板,大客戶集中,研發投入佔比下滑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柳 陳鋒 上海報道

近日,上交所官網顯示,廣東晶科電子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截至12月26日,廣州市已經有14家企業在科創板獲得受理,其中6家企業註冊生效。

招股書顯示,晶科電子主營業務為LED封裝器件及其應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針對LED產業在國內的發展情況,高端製造行業分析師張雨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一直以來,LED在照明領域的應用較為普遍,但隨著近年來行業的發展,LED技術正開始與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生命科學技術、傳感器技術等相結合,形成“LED+”技術,廣泛應用於物聯網、智能家居、人工智能、人臉識別、醫療健康等新興市場領域,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次科創板上市,晶科電子擬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7261.6842萬股,擬募集資金2.39億元,募資項目包括通用與專業照明及新型顯示器件項目、專業照明及新型顯示模組項目、先進光電器件及模組技術研發中心項目。

致力“LED+”領域

招股書顯示,晶科電子成立於2006年, 曾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公司,2019年2月,晶科電子從新三板終止掛牌後,開始籌備科創板上市。5月9日,晶科電子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中原證券。

作為國內少有擁有自主開發倒裝LED技術、首家實現倒裝LED芯片級光源器件量產的LED企業,掛牌三年來,晶科電子獲得不少投資人的青睞。公司最近一次外部融資於2017年7月完成。此次發行價格為2.7元/股,對應的投後估值約為11.11億元。

報告期內,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晶科電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04億元、9.03億元、9.23億元和4.2億元,對應的歸母淨利潤為1340.40萬元、5070.33萬元、6727.45萬元和1690.26萬元。

根據上述業績表現,晶科電子滿足科創板“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的上市要求。

“LED產業從去年開始出現的一些產能過剩,主要是上游的外延芯片產能過剩。對於中游的封裝、模組來看,基本上還在供需平衡點。而針對我們所在的通用和專業照明、新型顯示等LED市場來講,隨著“LED+”技術、倒裝LED技術、Mini/Micro LED等技術發展相關市場仍然有良好發展空間。”晶科電子董事長肖國偉曾對外表示。

對此,張雨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近年來,受限於整個市場增長放緩,企業增長動力不足,在原材料價格以及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同時,LED產品價格卻不斷下滑,導致利潤空間被壓縮;此外,受限於國際關係,中國LED照明產品出口受阻,國內競爭力度加強。隨著產業繼續向前推進,產業將會進一步集中化。

對此,晶科電子表示,未來公司將圍繞LED器件和模組技術、“LED+”技術,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推動產品成本持續降低,產品性能不斷提升,支撐公司可持續發展。

“雖然行業整體仍保持中低增長速度,未來幾年LED行業將進入平穩發展期。”張雨認為。

大客戶集中

據悉,晶科電子是全球第2家能夠實現大功率倒裝LED芯片、倒裝白光芯片級光源產品大規模量產的企業,當時填補了國產倒裝LED技術和產品的空白。

截至目前,晶科電子對下游的客戶集中度依然存在偏高情況,依賴大客戶如飛利浦照明、三星電子、創維電子等企業。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名客戶銷售額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2.77%、81.71%、87.49%和78.04%。

報告期內,晶科電子採購關聯公司晶元光電LED芯片金額佔營業成本比例為50.47%、42.37%、36.52%和36.01%。招股說明書披露,關聯採購的主要原因是晶元光電LED芯片產品性能、專利保護等優勢以及晶科電子與晶元光電長期的戰略合作歷史。

對此,晶科電子表示,公司正在增加其他LED芯片供應商的採購,如華燦光電。報告期內,晶科電子採購華燦光電LED芯片金額佔營業成本比例為2.84%、7.62%、14.73%和12.74%,呈逐年上升趨勢。

報告期內,晶科電子研發費用分別為3559.18萬元、2789.07萬元、3591.32萬元和1694.84萬元。公司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89%、3.09%、3.89%和4.04%。招股書顯示,晶科電子擁有以博士碩士為核心的技術研發團隊190人,研發人員佔比17.29%,其中博士碩士23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