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幾天前在老邵的強烈推薦下看了她最近特別推崇的一本書,《Becoming》。中文有人翻譯成《成為》也有人叫《成器》。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米歇爾奧巴馬前美國第一夫人


這本書是由前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親筆撰寫,講述了她是如何一步步從芝加哥南部的一個普通的非洲裔工人家庭的女孩,努力“成為”常青藤精英,“成為”律師行業的職場精英,“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還在預售期間,這本書就登上了美國亞馬遜暢銷書榜的第一名。上市當天就賣出了72萬冊;上市一個月全球銷量就超過500萬冊,並被翻譯成了28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

為什麼這本書會這麼受歡迎呢?因為本身米歇爾就是個勵志的傳奇,從一個社會底層出身的黑人女性,到常青藤院校到哈佛高材生,再到成為美國第一夫人。而且她的成功和勵志並不僅僅在於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於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找到了人生價值,實現自我成長,觸碰到了自己的美國夢。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從普林斯頓到哈佛法學院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公益活動上的米歇爾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雜誌封面上的米歇爾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在北大做演講的米歇爾


米歇爾,她的父親是一名殘疾的鍋爐工人,母親是家庭主婦,家庭裡經常見面的親戚朋友也多多少少有些自己的問題。他們也沒有自己的房子,米歇爾和哥哥、父母一家四口寄居在親戚家的閣樓上。雖然家境非常窘迫但是他們的家庭氛圍是那麼的融洽和諧充滿愛。米歇爾的父母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兩個孩子,給他們能給予的最好的教育環境,選擇成為孩子成長的“旁觀者”。對於孩子的事情,他們儘量不去幹涉,讓他們學會自己處理問題。米歇爾小時候,跟著姑婆學鋼琴。米歇爾的倔強碰上姑婆的嚴厲,兩個人難免產生摩擦。當米歇爾向父母講述兩個人的矛盾時,父母既沒有幫助她,也沒有批評她,而是讓她自己去處理問題。米歇爾的母親總是說:

“我培養的不是小孩子,是未來的大人。”

所以,她更願意把兩個孩子當成成年人來對待,包括讓他們參與家庭決策。在米歇爾和哥哥十幾歲時,他們的父母沒有像別的父母一樣,直接制定門禁時間。而是詢問兩個孩子,他們認為自己晚上幾點回家比較合理。毫無疑問米歇爾是幸運的,原生家庭帶給她的不僅僅性格上的獨立堅強,也在她人生後來面臨許許多多的困境和選擇的時候給予她無限的溫暖和力量。



然而人們常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原生家庭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原生家庭。

正如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高曉松也曾在《奇葩說》坦言,他現在四十多歲回過頭看,發現這些年出現的很多問題,其實都是對原生家庭的不滿導致的。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高曉松在《奇葩說》


“最終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力是最關鍵的:家庭不僅創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還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應該怎麼被詮釋。”

引用這個話是想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明原生家庭對於我們的成長,我們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有多大的影響。電視劇《都挺好》中不管是蘇明玉還是蘇明成其實都是深受原生家庭的困擾,他們的一生中發生經歷的很多事情都源自於他們的原生家庭。但是我們也仍然可以通過創建新的人生經驗,和新的依戀關係等等方法來降低和改變原生家庭對我們的負面影響。雖然原生家庭塑造了我們的過去,但是卻不能完全束縛我們的現在和未來。就像電視劇中蘇明玉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夠突破原生家庭帶來的束縛。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電視劇截圖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我們的原生家庭


那麼那些已經受到原生家庭傷害或者仍然被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能量影響著的人應該怎麼做才能減少甚至擺脫這種束縛呢?

首先,不要試圖去改變除了你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尤其是父母。

子女不要指望父母會改變,父母沒有義務會因為你的觀點而改變,而你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圖把他們改造成理想的狀態。假如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讓其他人改變來迎合自己上,就相當於你將自己情緒、快樂、幸福、未來都交到了別人手上。就變成了“我過得不好都是因為你的錯”。假如你在這件事情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他們仍然沒有改變,這時你就只會有更多的怨恨和埋怨,初此之外不會有任何改變。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不要試圖去改變父母,這隻會讓你繼續泥潭深陷


從正視自己改變自己開始。

你要從現在開始就正視自己,並且改變自己。

要正視自己正當的權利和需求,那些你被認為不應該的、羞愧的、可恥的需求很多時候都是自然賦予我們的生命最本能的悸動。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也不是所有的創傷都需要也都可以被修復,學會接受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試著和那些遺憾殘缺平和相處。完全肯定自我、忠實自我,是一個人最可寶貴的品質。對於自己高尚的行為敢於說對,同時面對負面的行為,也能坦然地承認錯誤,這種敢於正視自我、實事求是的品格比世上任何東西都珍貴。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正視真是的自己


創建新的人生經驗,也就是要更加地獨立。

讓自己和父母之間有明確的物理界限,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就需要從更多的掌控自己的心智、情緒、行為、經濟開始。從最小限度的經濟獨立開始,自己開始做決定、選擇,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為自己的糟糕判斷付出代價。這樣就可以不單單是物理層面上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越來越小,甚至在後來又可能在文化、認知上反哺父母,最後真正的能做到在心理層面上獨立於原生家庭之外。從一些些的小小進步開始最終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這很重要。不依附於他人而生活才能完全掌控自己。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堅強獨立是你做自己的開始


創建新的依戀關係。

在一個冷漠的、暴力的(或者是充滿冷暴力的)原生家庭中,作為未成年的孩子是無法與撫養者建立穩定的、安全的依戀關係的。在成年以後我們通過找尋志同道合的朋友、無話不談的心理諮詢師或者是心有靈犀的戀人重新建立自己的依戀關係,來重新獲得安全感。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美好而穩定的戀愛關係會帶給你更多的安全


《Becoming》米歇爾·奧巴馬,也談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無話不談共同經歷風雨的朋友

一個人的成功或多或少有原生家庭因素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塑造。生得好,可以活的漂亮,生的不好更要努力活出自我。從那個堅硬的束縛中破壁,成為我們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