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為何一座北邙山埋葬了6朝24位帝王?

李依舅


一:洛陽的地理位置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里,河南省西部,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

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洛陽繁衍生息,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洛陽市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複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洛陽市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洛河、伊河、澗河、汝河等。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洛陽市有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遺址。洛河穿洛陽而過

流經洛陽的有一條河流叫洛河,洛河發源於陝西渭南,流經陝西東南部及河南西北部,然後注入黃河,洛河與黃河的交匯處被稱為河洛地區,自古以來,人類文明大都發源於河流及河流的交匯處,如古代埃及尼羅河流域,中東阿拉伯地區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出現了最早的人類文明,河流帶來了充沛的水源,兩岸的形成的沖積平原適合農耕,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二:洛陽的風水

邙山又名北邙,橫臥於洛陽北側,為崤山支脈。東西綿亙190餘公里,海拔250米左右。邙山是洛陽北面的天然屏障,也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白居易詩:“北邙冢墓高嵯峨”。俗諺說:“生在蘇杭,死葬北邙”。 邙山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處所。那邙山究竟是一個怎樣神奇的存在呢?邙山陵墓群已經探明的帝陵包括東周時期的王墓8座,東漢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晉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後唐帝陵1座。是中國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東漢帝陵分別是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順帝憲陵、衝帝懷陵、靈帝文陵;曹魏帝陵為文帝首陽陵;西晉帝陵分別是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文帝崇陽陵、武帝峻陽陵、惠帝太陽陵;北魏帝陵分別是孝文帝長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莊帝靜陵;後唐帝陵為明宗徽陵。

這24位帝王有的在歷史上曾叱吒風雲,其中有大名鼎鼎的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以遷都促進民族大融合而青史留名的北魏孝文帝;也有的一閃而過,僅在歷史中留下一個模糊的背影,如漢衝帝劉炳,他2歲即位,3歲即崩,在位還不到一年。

邙山是崑崙山、秦嶺、崤山餘脈。邙山西迄河南新安縣青要山,順黃河往東遊走達於河南滎陽、鄭州之廣武山,東西長逾四百華里,是河南中原腹地的文化名山,道教典籍中列邙山為七十二福地之一。中國傳統風水學認為,神州大地共有三大龍脈,三大龍脈都發源於崑崙山。北支龍脈自崑崙山發源過陰山、祁連山、賀蘭山,經王屋山、太行山入海。中支龍脈自崑崙山發源過岷山、秦嶺、崤山,邙山,經泰山入海。南支龍脈自崑崙山發源過雲貴、湖南,至江浙閩入海。

龍脈入海,才是真龍得水。長江、黃河兩條水龍伴真龍入海,形成了千千萬萬個風水格局。

在中國傳統的風水學說中,山是沉穩淵博的象徵,水則代表著靈動變通,山水合理搭配便是上佳風水,也預示著墓主人可以在死後枕山蹬河,俯視天地萬物。因此從東周開始,無數皇室、豪族在此長眠,北邙山也獲得了中國最大古墓群的殊榮,堪稱中國風水寶地之一。

邙山成為了中國古墓群的一大代表,此處彙集大量帝王將相,巨賈富商的墓地,引得一批盜墓賊的前往,著名的盜墓工具“洛陽鏟”就是這樣產生的,由於盜墓賊的到來,邙山的諸多墓地也早已失去了原來的磨樣,不過,“生在蘇杭,死葬邙山”這句話卻一直流傳下來,時至今日,漢光武帝劉秀原陵處的那一棵千年蒼柏歷經千年風雪冰霜,見證了邙山處最初的繁華與落寞。











XGC上善若水


“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為何一座北邙山埋葬了6朝24位帝王?

餘昔日曾遊河洛,登邙山,覽山川人物奇秀,嘆造化鬼斧神工。思為一文以記邙山,然俗事甚雜,未嘗成篇,每每慚愧之。今日始成,文筆不堪,俗庸風雅爾。

  • 地理概略:


邙山地處河南省洛陽市,又稱北邙山,位於洛水以北黃河南岸,屬於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山脈的支脈,海拔約300米。邙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邙山起自洛陽市北,沿黃河南岸流勢直至鄭州左近,全長近100公里。

狹義的邙山則僅僅指洛陽市北的黃河與洛水的分水嶺一帶的黃土丘陵區,主峰翠雲峰,因古時樹木森列,蒼翠如雲而得名。地處洛北,登高覽勝,伊洛兩川,盡收眼底,故有“邙山晚眺”一景,且地理位置優越,是歷代帝王的理想埋骨處,古墓葬數量驚人。

  • 名稱由來:

據說邙山名稱來源於一則神話傳說,遠古時期,一個道士帶著兩個弟子在一處仙洞修行,道士從東海捉到一條蟒,便吩咐弟子們將它放在大鍋裡煮不停的加水添柴,一日道士外出會友,弟子們好奇俗世的食物,便約定下山遊玩,於是他們把鍋裡的水加滿,柴也添的很多。

他們下山開心遊玩,傍晚時回到家裡看到火熄滅了,鍋裡的水也被蟒蛇喝乾了,他們放目東望,之間蟒蛇往東海方向遊走,所過之處留下一條黃色的水道,弟子們馬上追趕,追了一天一夜也沒追上眼睜睜的看著蟒蛇逃進了東海,兩人懊惱之餘。

道士趕到,說“你們放走了蟒蛇為禍人間,就在這守著水道吧!”,說完弟子們變成了一座山,被叫做追蟒山,後來當地人感覺追莽山不好聽,便改名叫北邙山了。這就是民間傳說中關於邙山的由來。

  • 風水與宗教:

在洛陽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諺“生在蘇杭,死葬北邙”這是說北邙山在古人眼中是十分理想的埋骨場所,它橫亙在洛陽城北,頭枕黃河,背依洛水黃土丘陵帶,地勢高出黃河,洛水約150米,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16公里,地形平坦開闊,淺土層滲水率低,土壤黏性好,是十分優越的埋葬地。

古時候,這裡樹木茂盛,景色優美,依高而葬,伊洛之勝盡收眼底。故有詩云“北邙山上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優越的地理條件十分滿足古代的風水要求,為達官顯貴爭葬,秦相呂不韋,南朝陳後主,南唐李後主,西晉司馬氏,東漢光武帝,漢獻帝,杜甫等帝王名家都長眠於此!

古代墓葬數以千計,建成有古墓博物館。這裡還是道教的重要地點,相傳道家始祖老子曾在翠雲山上煉丹,後世建有上清宮,呂祖庵等道家聖地。

  • 戰略位置:

邙山地處洛陽城北是洛陽城抵禦北方敵人的重要天然屏障,與黃河相互依憑,洛陽城北側幾保無虞。歷史上這裡曾經發生過多次戰爭,東魏和西魏的洛陽之戰,北周北齊的洛陽之戰,勝利的一方全都是佔據了邙山地理優勢的,幾乎可以說得邙山者得洛陽。

即便是近代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在面臨巨大優勢的日軍時,佔據了邙山地勢給予日軍沉重打擊。邙山的戰略優勢可見一斑。

所以綜上所述一座北邙山埋葬了6朝24位帝王,就並不奇怪了。


一般


洛陽是九朝故都,跨越時間長達千年有餘。

“生於蘇杭,葬於北邙。”洛陽城北的邙山是中國人終極歸宿的代名詞,邙山上陵墓多得“幾無臥牛之地”,更有6代24帝長眠於此,分佈之密、數量之多、延續年代之久,堪稱中國之最。

為什麼那麼多王朝定都洛陽?為什麼邙山是歷代帝王欽選的風水寶地?

邙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沿黃河南岸綿延至鄭州市北的廣武山,長度100多公里。 邙山為黃土丘陵地,是洛陽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

背山面河、地勢開闊、土層深厚,被認為是死後長眠的理想之地,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一說。故而,邙山之上古墓眾多,“無臥牛之地”。

相關數據顯示,邙山陵墓群已經探明的帝陵包括東周時期的王墓8座,東漢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晉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後唐帝陵1座。統計下來,合計6代24帝。加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總數在千座以上。如果再加上普通老百姓的陵墓,總數要達到幾十萬座。

所以,這裡是中國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

在探明的這些陵墓中,大家熟悉的帝王特別多。比如說,東漢光武帝劉秀、西晉的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曹魏的曹丕、曹睿、蜀漢劉禪、南唐後主李煜等等帝王,都埋在這裡。歷史上知名人物更多,比如說 呂不韋、班超、孟郊、狄仁傑、石守信等等王公大臣、詩人、學者也埋在了這裡。

在中國,很多詩歌曾經詠贊這裡。晉人陶淵明詩云:“一旦百歲後,相與歸北邙。”白居易詩云:“賢愚貴賤同歸盡,北邙冢墓高嵯峨。古來如此非獨我,未死有酒且高歌。”金代元好問《北邙》曰:“驅馬北邙原,踟躕重踟躕。千年富貴人,零落此山隅。”

通過文人墨客的詩歌,我們能看出,很多人的夢想,就是死後能夠埋在邙山。

中國的邙山,也影響到了國外,韓國的首爾城也有座邙山,很多人死後埋在那裡。韓國學者認為,韓國人“魂歸邙山”的觀念可能起自中國唐代。

據文獻記載,當時洛陽太學3萬人,其中韓國留學生約佔十分之一。他們之中未能回國,客死異鄉的200多人被合葬在邙山,稱作“韓園”,其他學成回國的學生不僅帶回了學術典籍,也帶回中國的風俗和禮儀,將首爾附近的一座山命名為“邙山”,一條河命名為“洛東河”。

那麼,為啥這麼多名人和帝王喜歡埋在邙山呢?

一、地理原因

《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曾臨洛水之濱,他向南可以看到伊闕、木谷、軒轅,向北望見太行,認為此地是極佳的建都位置。周公則親自勘測其地,繪製了詳細的城市規劃圖,營建洛邑作為陪都,到周平王時則正式遷都,開創了洛陽作為都城的歷史。此後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后)、後梁、後唐各朝以此為都,是為九朝故都,歷時達1300多年。

簡單點說,洛陽南有黃河,北有邙山,易守難攻,所有很多王朝把這裡當做了首都,成為政治中心。這樣,很多優秀的人才就會聚集到這裡。生老病死是正常的輪迴,死後就需要尋找下葬地。中國人的觀念中,山是最後的葬地,而距離洛陽最近的山就是邙山。此外,很多喜歡玄術的人認為,邙山山雖不高,但蜿蜒而綿長,是“中龍”主脈的聚結處,乃絕佳葬地之選。所以,久而久之,帝王及達官貴人等等都埋在了邙山。

除了帝王外,老百姓也葬在這裡。唐人王建詩云:“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舊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 說明,唐朝的時候,山上幾乎都埋人了,就是花錢也找不到可以做墓穴的地方,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已確知邙山地區埋葬著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唐等六代帝陵及其陪葬群,初步統計至少有二十四座帝陵分佈其間。除此之外,邙山還彙集了兩週、西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其他時期、其他類型的數十萬座墓葬。 然而,由於年代久遠、歷史變遷、風剝雨蝕及人為破壞等原因,邙山古墓群具有地面標識的墓冢銳減。

二、歷史原因

北邙山地處洛陽北,黃河南,既緊鄰花團錦簇的千年帝都,又俯瞰滾滾流逝的黃河。而洛陽地處中原地帶,從東周開始一直到盛唐,作為十三朝古都,造就了獨特的政治經濟地位。

古都洛陽彙集了無數的帝王將相、達官顯貴、富商巨賈、詩書大家、僧道名流,由於古代的防腐技術有限,這些人逝去後只能選擇在故居的附近下葬,都城繁華,自是不適合下葬,那麼離都城近地理位置又好的北邙山便成了首選之地。

君不見自從盛唐以後的朝代不再定都洛陽,北邙山也不再出現帝王陵。

同樣的情況在古都附近都能出現,西安、南京皆多古墓,明清兩代的帝陵都多在北京附近,全都是同樣的原因。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從眾效應,是指人們自覺不自覺地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作出判斷、形成印象的心理變化過程。

北邙山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埋骨地何嘗沒有此種原因在裡面,除了最初的東周八任周天子,而後東漢5座帝陵,曹魏1座,西晉5座,北魏4座,五代後唐1座,這些帝陵都選擇了北邙山。

帝王選擇下葬在哪個地方有諸多因素考慮,對於普通官員及民間豪紳來說,能被帝王選擇的地方一定是風水寶地,能與帝王葬在同一區域亦是榮幸,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葬在北邙。

《禮記·檀弓下》記載,“葬於北方,北首,三代之達禮也,之幽之故也”禮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這裡記載了漢代祖先的葬俗,可見在漢代及以前,人們就認為將逝者葬於北方是比較好的,而邙山恰巧位於洛陽北部,符合古人的喪葬習俗。

三、風水原因

晉代郭璞被認為是風水的開山祖師,在他的名著《葬書》中關於風水這樣寫道:“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此論斷被認為是中國關於風水的基調,正是因為這句話,才有了風水一詞。

人在剛逝去時,被認為處於陰陽交界,這時產生的生氣會遇到風會隨風而散,遇到水會被停聚。有了山崗可阻風吹散,有了河流可聚攏而積。

北邙一帶可謂是“北枕邙山南蹬洛水”,靠山面水,藏風聚氣,這是陵墓的絕佳風水寶地。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山意味厚重,水意味靈動,山為陽,水為陰,邙山位於崤(xiao,二聲)山支脈,黃河南岸,洛河、伊河匯入黃河的交界地帶,既依山傍水又枕山蹬河,古人評洛陽為“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北邙山借洛陽地勢,何嘗不是如此。

邙山為秦嶺餘脈,秦嶺為崑崙餘脈,崑崙自古被認為是中國龍脈的發源地,因此邙山也認為是在龍脈上。

且北邙山是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一,相傳老子和全真教王重陽都曾在北邙山駐足,道教擅長風水,因此更讓人們信服邙山是風水寶地。

紅樓夢中有兩處提到北邙山:

一處為第1回——“三劫後,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

一處為第97回,李紈因黛玉亡故而嘆息“小小年紀,就作了北邙鄉女”.

林黛玉當然不葬在北邙,這兩句話能看出北邙對古人來說是亡人的好去處。

正是由於邙山大量的帝陵王墓,自古代起就是盜墓的多發地,甚至形成了專門的盜墓工具洛陽鏟。

筆者近日有幸到漢光武帝原陵緬遊,園內封土堆高高矗立,活了幾千年的蒼柏仍鶴髮松姿,在風中靜靜的看著今人。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生居蘇杭,死葬北邙”的說法就此流傳開來。


文學夢想家


為什麼埋葬二十四位帝王!

一、世人盡皆知,洛陽是天下的中心,中國名字的發祥地,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

二、山是一個地方的至高點,中國有個埋葬風俗,高處好,自然選北邙山。

三、以山為陵有個好處,天然防盜裝置,不易被盜,這也是帝王們最擔心的身後事。

這樣,北邙山作為帝王百年後的首選之地也就自然而然了。


麴塵絲


那邊有我國的一個龍脈,根據風水學說 龍脈上葬人對後世子孫有福報的 能影響子孫的氣運財運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