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下出了一位开国元帅,一位开国大将,而他本人却关了14年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新中国军史上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情景。昔日自己的部下,在1955年授衔时,军衔职位都要比昔日的上级高出许多。如上将中的周士第,在南昌起义时就是师长,后来的开国大将许光达就在他麾下任一排长。还有少将领中的贺晋年,他是陕北红军的老人了,红军时期就是师长了。当时,韩先楚,刘震职位都比贺晋年低,但这两位后来都成为开国上将,超过了贺晋年。像这样的现象,太多太多了。

以上这两位,算是比较幸运的,还能授予军衔级别待遇。而且在我军史上,还有一位将领可没有这两位,那么幸运。他就是“韩浚”,可能大家听到这个名字都感觉有点陌生,但要是提到秋收起义,相信各位网友朋友们都比较了解。没错,这位韩浚就是的秋收起义的总指挥。要知道参加过秋收起义的成员,后来,大多都成为开国将帅,如开国元帅(罗帅),开国大将(谭政),都是韩浚的部下,像开国上将,中将,少将里也有很多。而他本人却没有任何军衔与职位。反而吃了14的牢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是怎么回事?

部下出了一位开国元帅,一位开国大将,而他本人却关了14年

谭政

韩浚,湖北黄冈新洲人,祖上几代都是靠务农为生,等到了韩浚这一代时韩家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在1924年的中华大地上战火纷飞,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也正是生活在一个乱世的韩浚改变了他,让他没有走父一辈的老路。

在邓演达的保荐下,怀有一身热血青年的韩浚来到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并且顺利成为第一期学员。也正是在黄埔军校他加入了我党,成为共产主义一员。当时两党还处于合作时期,韩浚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也参加过两次东征战役。

部下出了一位开国元帅,一位开国大将,而他本人却关了14年

韩浚

1925年10月又到苏联红军大学学习,回国后,任武汉分校学兵团第二连少校连长职位。不过在得知革命党人要发动南昌起义时,他立刻从湖北赶往江西南昌参加起义。要知道,当时交通不便,没有像现在那样有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那个时候完全靠双腿走着,所以当他进入江西修水时,得知起义军弃城南下。因此韩浚泉没有参打响反动派第一枪的南昌起义。不过他参加了秋收起义,而且还是副总指挥。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当时,卢德铭担任这次起义的总指挥,韩浚任副总指挥。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后来成为新中国开国元勋的功臣,也参加过这次起义,如罗荣桓(元帅军衔)、谭政(大将军衔)、何长工、谭震林、宋任穷(上将军衔)、钟期光(上将军衔)、郭鹏(中将军衔)、滕代远等等。也就是说,以上这几位将帅曾经都是韩浚的部下。至少在秋收起义时,韩浚绝对算是他们的顶头上级。

不过在接下来,韩浚的命运发生了改变,秋收起义中遭到镇压,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副总指挥韩浚在逃亡过程中受伤被捕。加上他是黄埔生毕业的,因此,韩浚在与组织失去联系后的他,在同学的劝说下,加入了国民党。所以,后来才会出现,昔日的部下,各个授予元帅的,大将的,上将的等军衔,而他却什么都没有的重要原因。

部下出了一位开国元帅,一位开国大将,而他本人却关了14年

其实韩浚加入蒋介石军事集团后,混的也不差,当上了军长职务,官至中军衔。只可惜他上错了船,都知道,在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中的蒋介石领导的国军败了。而韩浚也在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中被俘虏,从此开始他的战犯生涯,直到1961年才被释放。整整关押了14年。

在这期间,他曾经的部下个个飞黄腾达。有的在1955年还被授予元帅军衔大将军衔。而韩浚整整吃了14年的牢饭。真应了那句老话,人生起点有高低,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会超越。同时选择也很重要,而韩浚却选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