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是熱衷於戰爭的“敗家子”?看看歷代名人是如何評價的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歷史上共有著四百多位皇帝,最近能讓大家都記住的僅幾位而已。

漢武帝是熱衷於戰爭的“敗家子”?看看歷代名人是如何評價的

漢朝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巔峰,而漢武帝就是將漢王朝推向頂峰的皇帝。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王朝的第七位皇帝,自七歲被立為太子後,他的命運就與西漢緊密的連在了一起。十六歲從父親漢景帝手上接過漢朝江山後他沉寂了兩年,因為此時竇太后獨攬大權,他為了鞏固帝位與陳阿嬌成婚,而這是漢朝實行的依舊是黃老之學國策。竇太后去世後權利重回漢武帝手中,這是他大顯身手的開始。

後人對漢武帝的評價兩極分化十分嚴重,一些人吹捧他的豐功偉績,另一些人批評他的苛責嚴酷。但綜合歷史來看,漢武帝是一位傑出的封建政治家。

漢武帝是熱衷於戰爭的“敗家子”?看看歷代名人是如何評價的

優點:

政治上變古創制,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斷絕了再發生“七國之亂”的可能,改革選官制度,設置刺史,設置內朝制度架空了丞相權利,總體上加強了皇帝的權利,使漢朝的政治制度得到了實質上的進展。

在經濟上,漢武帝推行五銖錢統一貨幣,設平準和均輸官,將鹽鐵產業收歸國有,在他統治期間,漢朝財政的收入大為增加。

在思想文化上,他一改社會奉行的黃老之學風氣,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學上升為國家宗教並建立了一套“國本位”、實行中央統治需要的意識形態。儒學統治地位的確立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指導思想,並對後來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外儒內法”為後世統治階級提供了借鑑。

漢武帝是熱衷於戰爭的“敗家子”?看看歷代名人是如何評價的

在軍事上,漢武帝放棄了和親政策,啟用知名將領霍去病、衛青等採用硬碰硬的方式抗擊匈奴,消除了邊疆少數民族對中原的威脅,開拓了漢朝疆域,增量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擊敗匈奴後他打通了中原地區與西域的聯繫,開闢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這是中國第一次走向世界。後又出征大宛,使大宛臣服於漢朝。在當時,漢朝的國際影響力是很大的,樓蘭、朝鮮等國都是其附屬國。後又滅南越國,雖然難度與抗擊匈奴比小,但是解決了自漢文帝時期便存在的半獨立政權,為國家統一作出了貢獻。

漢武帝最難得的一點,是身居高處依舊能夠不被浮雲所矇蔽。他所擁有的大漢王朝已經很強盛了,但他並不滿足於此,反而積極尋求改變。縱觀古往今來的帝王,變法改制的想法頗多,但真正付諸實踐並取得良好效果的很少。漢武帝曾經在元朔元年的詔書中說“朕聞天地不變,不成施化;陰陽不變,物不暢茂”,元朔六年時再次下詔書說,“五帝不相復禮,三代不同法”。這說明漢武帝直到統治晚期都在尋求變革,他認為政策是要隨著形勢改變而改變的,這就是“非期不同,所急異務也”。

從成就的角度來講,漢武帝是一位有著豐功偉績的帝王。他真正的將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意識形態統一成一體,其次,北擊匈奴是漢朝立國之戰,假如當時漢武帝失敗了,漢族如今能發展成什麼狀況就不為人知了。

漢武帝是熱衷於戰爭的“敗家子”?看看歷代名人是如何評價的

弊端:

自古以來,能開天闢地者,從不單是仁君。後人常說“秦皇漢武”,其實是有道理的。兩位皇帝的相同之處在於無論是統一思想還是開拓疆土,手段都不是溫柔的。不同的就在於漢武帝晚年寫下了“罪己詔”挽回了部分聲譽。

“寇可往,吾亦可往”。漢武帝這一生都在開闊疆土,從後人的角度來看他是偉人,但對當時的各民族來講他是災難。漢武帝在位期間曾多次發動戰爭,除了抗擊匈奴是正義的外,其他的都是為了滿足漢武帝的戰爭欲。在戰爭期間平民死傷無數,據統計漢武帝駕崩時,全國的戶口數只有即位那年全國戶口數的一半。

漢武帝是熱衷於戰爭的“敗家子”?看看歷代名人是如何評價的

政治上漢武帝好大喜功,決策專斷,增加許多嚴刑酷法,迫害諸多大臣。生活上他喜好奢靡之風,大肆興建土木勞民傷財,晚年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巫蠱之禍虐殺了衛皇后與太子,幡然悔悟後又賜死勾弋夫人。

《罪己詔》中有言:“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穈費天下者,悉罷之”。這是他晚年對以往的追悔,那麼歷代名人怎樣評價這位極具爭議的漢武大帝呢?

漢武帝是熱衷於戰爭的“敗家子”?看看歷代名人是如何評價的

百度百科:他建立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桓譚:“漢武帝才質高妙,有崇先廣統之規,故即位而開發大志,考合古今模範,獲前聖代故事,建正朔,定製度,招選俊傑,奮揚威怒,武義四加,所徵者服,興起六藝,廣進儒術,自開闢以來,惟漢家最為盛圖,故顯為世宗,可謂卓爾絕世之主矣。”

班固:“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疇諮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後,號令文章,煥然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漢武帝是熱衷於戰爭的“敗家子”?看看歷代名人是如何評價的

曹植:“世宗光光,文武是攘。威震百蠻,恢拓土疆。簡定律歷,辨修舊章。封天禪土,功越百王。”

虞世南:“漢武承六世之業,海內殷富,又有高人之資,故能總攬英雄,駕御豪傑,內興禮樂,外開邊境,制度憲章,煥然可述。方於始皇,則為優矣。”

唐太宗:“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

吳裕垂:“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勞民也,蓋欲復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盡去後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捨我其誰之想。於是承累朝之培養,既庶且富,相時而動,戰以為守,攻以為御,匈奴遠遁,日以削弱。至於宣、元、成、哀,單于稱臣,稽玄而朝,兩漢之生靈,並受其福,廟號‘世宗’,宜哉!”

漢武帝是熱衷於戰爭的“敗家子”?看看歷代名人是如何評價的

王夫之:“漢武有喪邦之道焉,此其一矣。”

曾國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時皆異材勃起,俊彥雲屯,焜耀簡編。”

錢穆:“‘王莽代漢’源自漢武帝種下的惡果。”

孫中山:““秦皇漢武、元世祖、拿破崙,或數百年,數十年而斬,亦可謂有志之士矣。拿破崙興法典,漢武帝紀贊,不言武功,又有千年之志者。”

夏曾佑:“有為漢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有為中國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漢武是也。”

毛澤東:“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漢武帝曾在《資治通鑑》中這樣論述自己,“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之跡也。”

漢武帝是熱衷於戰爭的“敗家子”?看看歷代名人是如何評價的

一代帝王的功過,從來都是很難有個客觀評判的。後人說漢武帝"窮兵黷武",是忽略了其身為政治家的野心勃勃。後人說漢武帝"千古明君",是掩蓋了其內心暴戾的一面。所以你說,歷史人物複雜不復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