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学习新路子!山苦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户多参考

山苦瓜为葫芦科山苦瓜属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植物,其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氨基酸及矿物质,同时山苦瓜具有抗突变、降血糖、抗肿瘤、降低胆固醇含量等功效。随着人们对山苦瓜的营养价值和诸多药用功效的重新认识,加上其外形迷你、美观,除鲜食外,也被开发成加工产品,如苦瓜茶对血脂、血压、血糖及肥胖有良好的抑制和调节作用。近年来,福建省山苦瓜生产发展迅速,大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病虫害管理方面要求更加严格,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容易造成山苦瓜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苦瓜的产量及商品性。本文对山苦瓜在种植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供生产参考。

农技学习新路子!山苦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户多参考

1、主要病害种类及危害

1.1 枯萎病

据观察发现,山苦瓜在种植过程中易受到枯萎病为害。山苦瓜枯萎病是由尖镰孢菌苦瓜专化型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病害,是山苦瓜生产中遇到的最严重病害之一。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病株出现发黄和萎蔫,其发病率一般为15%~25% ,病重时高达60%~80%,严重影响山苦瓜的产量和品质。

1.2 白粉病

白粉病在山苦瓜植株上普遍发生,前期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出现粉状霉斑,后期叶片布满白粉,之后变为灰白色,致叶片变黄褐色干枯。病害最早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后侵染至上半部分。其病原菌主要是二孢白粉菌及瓜类单囊壳菌。该菌寄主范围广泛,可寄生多种葫芦科作物,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田间发病率可高达100% ,造成植株叶片褪绿、变黄,光合作用降低,影响果实发育,导致减产。

农技学习新路子!山苦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户多参考

1.3 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在苗期或生长期均可发生,其病原为古巴假霜霉菌,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浅黄色斑块,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至褐色,严重时病斑融合为斑块。湿度大时,在叶背面长出白色霉状物。在福建省可周年发生,大棚管理不到位致排水不良、土壤水分含量高的情况下,发病较重。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1.4 猝倒病

猝倒病的病原菌为腐霉和疫霉菌,主要在育苗期发病。幼苗受到病原菌侵染后,露出土表的茎基部或胚轴中部初期呈水渍状,后变为黄褐色,幼苗出现猝倒。苗床湿度大时,在病斑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潮湿和连阴雨时间长的地方,如果在育苗期间栽培管理不当,温湿度控制不好,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严重,可导致幼苗全部死亡。

农技学习新路子!山苦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户多参考

2、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在生产上,对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2.1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与加强栽培管理和化学防治相比,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御病害的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措施,对于提高山苦瓜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笔者所在课题组已开展山苦瓜的遗传育种研究,期望通过多代单株自交提纯后,进行人工杂交育种筛选出抗病新品种。

农技学习新路子!山苦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户多参考

2.2 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

山苦瓜种子需先经育苗后再定植于田间。因此,对幼苗温湿度的控制得当,可有效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定植于田间后,在结瓜前应加强水分管理,适时中耕,提高地温;生长后期及时清除田间老、病叶,以利通风透光;同时,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

2.3 药剂防治

在使用农药防治山苦瓜病害时,要根据其生物学特点,山苦瓜边开花边采收,需要做到早预防,一旦发生病害,要早防治,遵循先采收后施药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选择对口农药,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以充分发挥药效,防止药害发生,并选择低毒、高效药剂,目前适宜无公害防治的低毒、高效药剂可选择百菌清、代森锰锌、甲霜灵、粉锈宁、扑海因、甲硫菌灵等。

农技学习新路子!山苦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户多参考

3、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3.1 瓜实蝇的发生与防治

瓜实蝇以幼虫为害为主,实蝇幼虫在果实内取食,山苦瓜受害后,果实局部变黄,后期整个果实畸形、腐烂,造成落瓜,掰开果实,可见有蛆虫。

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套袋护果。虫害发生严重时,可进行套袋,在果实刚长出时进行套袋,可防止实蝇在果实上产卵。二是诱杀成虫。在田间悬挂诱虫黄板,黄板上的胶可粘住实蝇成虫,兼治蚜虫,减少成虫密度。三是化学防治。虫害发生严重时,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如乐斯本、吡虫啉、阿锐宝等农药进行防治。

农技学习新路子!山苦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户多参考

3.2 夜蛾类幼虫的发生与防治

根据田间观察发现,为害山苦瓜的夜蛾类幼虫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生,以幼虫蛀入苦瓜内为害。夜蛾类幼虫具有杂食性、暴发性强的特点,繁殖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苦瓜的正常生长,导致减产。

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加强栽培管理,清洁田园,人工摘除卵块,于夜间或凌晨捕捉群集幼虫,带出田间杀死,以减少虫源。二是毒饵诱杀。制作毒饵,用黄豆粉炒熟,加入90%敌百虫,于傍晚时分每隔1 m放置一小堆,幼虫取食后即可被毒杀致死。三是药剂防治。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如阿维菌素、BT制剂、抑太保乳油、功夫等,于傍晚进行喷药防治。

农技学习新路子!山苦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农户多参考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