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卻痴心錯付,耽誤了一生

01

唐會昌四年,長安郊外,一個水靈靈的女娃呱呱墜地了,父親給她取名幼微。

或許是因為封建社會中,小姑娘的生命大多幼小而微弱。

父親是一個讀書人,幾次落榜,終日抑鬱寡歡。他把對讀書最後的熱情,放在了獨生女身上。

立規矩、罰抄書,在父親嚴厲的教學下,小姑娘5歲能誦詩百首,7歲開始試著自己作詩,11歲時,詩作就在長安文人的口中傳誦。聰慧的小姑娘,早早顯露出非凡的才華。

她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卻痴心錯付,耽誤了一生


父親常年體弱多病,伴隨著他的突然病逝,幼微的命運,迎來了第一個驟變。

這一年,母親帶著年幼的她,搬到了房租更為便宜的平康里。舉步維艱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

平康里是長安城最著名的紅燈區,那裡青樓雲集,母親靠接青樓裡的針線活和漿洗餬口過日子。

身處燈紅酒綠的大染缸,身邊來來往往的都是風塵女子。見的最多的,是花錢買歡,逢場作戲的男人。

真情是平康里最昂貴的奢侈品。

本該天真爛漫,在父母膝下承歡的年齡,幼微卻從小看盡了世間男女間的情愛交易。

02

幾年過去,上天垂憐,詩人溫庭筠的出現,讓幼微的命運迎來了第二次驟變。


她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卻痴心錯付,耽誤了一生


溫庭筠隨手寫下“江邊柳”三個字,想要考考這個長安城裡已很有名氣的小才女。

年僅13歲的她,不假思索地在花箋上寫下了那首《賦得江邊柳》: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船。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全詩未寫一個“柳”字,卻句句寫柳。

幼微巧妙通過對秋色的描寫,來暗喻自己身世處境,用柳枝來抒發自己的離愁。

如此情真意切,溫庭筠怎不動容?

他心中也隱隱不安,“枝低系客舟”,難道眼前這位天真爛漫的小姑娘,以後也要隨波追流,落入風塵嗎?

出於對她才華的愛惜,此後二人師徒相稱。

朝夕相處,亦師亦父。

童年父愛缺失,枯涸的內心,已經被眼前這個叫溫庭筠的男人填滿了。

每日說不完的共同話題,藏不住愛意的舉止神情,對此早已瞭然於心的溫庭筠,卻早已暗自打算。

“為師受到友人舉薦,準備前往南方。”

“那,那師傅,何時動身?”

“明日。”

對女人來說,最大的殘忍莫過於,今後的計劃裡沒有你。

愛一個人,無需問值不值得,只需問願不願意。


她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卻痴心錯付,耽誤了一生


溫庭筠的離開,反倒讓情竇初開的幼微,莫名執著。

期間她寫下詩句:“思婦機中錦,徵人塞外天。雁飛魚在水,書信若為傳?”

溫庭筠已步入花甲之年,收到名為請師傅指正,實為表白的詩作,他進退兩難。

雙方年齡相差32歲,自己相貌醜陋、又屢試不第,而幼薇才年僅14。

他已做爺爺,實在不忍把孫輩的幼微,納為小妾。

就這樣,溫庭筠給她打開了一扇“父愛”的窗,可終不是那個“”她的人。

03

幾年過去,幼微與溫庭筠在長安重逢。

溫庭筠以長者自居,出於對她未來的考慮,撮合她與自己好友李億結合。

李億,江陵名門之後,因蒙祖蔭而獲進京補左補闕之職。兩人一見鍾情,也算的上是金童玉女。


她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卻痴心錯付,耽誤了一生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一頂花轎入李府,幼微的命運迎來了第三次驟變。

“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情深”。雖是為妾,可如花似玉的幼微,甚得李億的寵愛。好景不長,度過了近百日的恩愛纏綿後,李億的原配裴氏連傳幾封家書,思郎心切,盼夫早歸。

聽說丈夫在外納妾,裴氏怒火中燒,逼迫李億寫下一紙休書,並帶人上門,對幼微一頓毒打。

由於忌憚妻子孃家的世族力量,李億捐上一筆香油錢,將幼微安置在咸宜觀。許下“等我回來”的諾言,便脫了身。

無名無分,無孃家撐腰,也就無力反抗。她所能依靠的,只不過是李億對她的一絲憐愛罷了。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憶空吟。”

“醉別千卮不浣愁,離腸百解無由。”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所有的思念和愛戀都化作她的詩句。

只是她怎麼也想不到,最後的結局是,李億帶著家人,離開長安,去往揚州做官。

一心想要在官場出人頭地的李億,怎會因為小妾的痴情,而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

幼微啊,實在是太過於天真幼稚。

她叫幼微,不光愛的幼稚,還愛的卑微。

他是她生活的意義,而她是他的匆匆過客。

04

一個被休小妾該如何自處?

三年觀中痴情的等待,換來的卻是無情的拋棄。


她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卻痴心錯付,耽誤了一生


她把目光最後轉向了昔日給過她溫暖的恩師。奈何此時的溫庭筠在外做官,鞭長莫及。

選擇順從命運安排,命運卻推她入絕境。

父母相繼離世,從小無依無靠;以為找到歸宿,可被人棄如敝履;只有毒打和咒罵,主母裴氏最不容她。

人說世間三苦:愛別離,求不得,憎怨會。

她束手無策,只想決絕離開讓她窒息的這一切。

05

收起溫熱的心,關上心門,她一轉身,步入自己畫的那個囚牢。

從此,世上少了一個痴情的女子,多了一位豪放的女道士。


她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卻痴心錯付,耽誤了一生


似乎“看破”了自己前生種種紅塵糾葛,她在觀前貼出“魚玄機詩文侯教”的名帖。

當地達官顯貴盡相上門拜訪,不為對詩,只為尋歡。柔弱的身軀,最終落入風塵。

年輕貌美,才華橫溢的女道士“美名”,一夜間傳遍了長安城裡的大街小巷。

以詩文候教為幌子,附庸雅會,實則行周公之事。無數風流才子慕名而來,都想前來一睹魚玄機的風采。

廝混與眾多男子之中,看著長安城裡的男子為她爭風吃醋,肆意快感滿足著她無處安放的飢渴情感,也洗刷著她前半生感情中的“卑微”。

父親的早逝,愛人的拋棄,師長的冷漠。前半生的情感缺失,統統化作了後半生的縱情聲色。

命運的第四次驟變,是她的第一次自主選擇。

06

常年左右逢源於男人的虛情假意,心漸漸變成鐵。

歲月流逝,一位叫陳韙的琴師成為了魚玄機的入幕常客。

他溫柔多情,精通琴藝。花言巧語,誰人不會?但是能哄得魚玄機如此貼心柔情,只有他一人。

陳韙很聰明,沒有花一分一毫,就讓魚玄機如同吸食鴉片般,對他頗為眷戀。

她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卻痴心錯付,耽誤了一生


一日魚玄機外出,臨走前吩咐婢女綠翹,如琴師前來,請讓他等待一二,她片刻即回。

回觀後,魚玄機詢問今日琴師是否前來。綠翹回答吞吐,她頓時心生疑惑。細看綠翹面露春色,髮簪凌亂,發生了什麼,心中早已瞭然。

只是一個情郎,一個侍女都能如此待我?

恨便是恨,惱便是惱,怒便是怒。

所有的情緒一擁而上。洩憤,此時是她唯一想做的事情。

她對綠翹大打出手,皮開肉綻,鞭鞭直指要害。耳邊傳來的求饒聲越變越小,突然,綠翹癱在地上一動不動。

一瞬慌亂後,她還是冷靜地將屍體掩埋於後院樹下。

道觀一切如舊。

紙,包不住火,始終還是敗露了。被報官,被捉拿,被判處死刑。一切都來的那麼快。

一個秋後菜市場斬首,匆匆結束了她27歲的生命。


她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卻痴心錯付,耽誤了一生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著你。

尋歡之地,哪有真情可言?

以己之身,報復前塵,終其自傷。

07

與李冶、薛濤、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的她,一生坎坷。師長負了她,丈夫負了她,情人負了她,可是最後要了她性命的,是她自己負了自己。

從小缺愛,有一絲的甜,便填滿了整個心。一次次為情動容, 換來一次次為情受傷。法不容情,縱有再多才華,也逃不過殺人償命的金科鐵律。

她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卻痴心錯付,耽誤了一生


愛過,恨過;天真爛漫,遁入空門;著名才女,殺人兇手;這些標籤,亦不是她,亦是她。

每一個命運的轉折點都是無奈之舉,可哪一步又不是她的自主選擇呢?

往日種種,早已化作塵埃隨風散去,留下的只是世人對她的嘆息。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注1:

作者簡介:黃油泡菜,一個愛吃美食也愛寫美文的青春美少女,願用熱愛點亮生命中每一個日子。

注2:

我的往期文章,歡迎閱讀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