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副高职称评审之路平坦吗?

天涯归帆


本人是一位高中教师,跟大家谈谈副高职称的评审经历。本人去年10月份参加副高职称评审,评审所需主要条件包括获得中学一级之后的各种荣誉证书、课题、论文、学分、班主任年限、支教经历等等,都一一备齐,如果按职称量化明细平衡表打分(此表大概涵盖的内容为:荣誉证、年度考核、资历年限、课题、论文、评审书叙述、校本教研及引领示范等等),本人在本校当年参评的9位教师当中起码排在前三名,而上级分配给本校的副高名额有5人,最终的评审结果是理论上排在前五位的教师无一人上榜,更傻眼的是让理论上排在后四位的教师通过评审。电话咨询市职改办得到的答复是:1.明细平衡表的数据不能公开;2.参评专家认为我们这五位教师都不符合副高职称的条件。 结论:路漫漫其修远兮,硬性条件也要逐年努力争取,剩下看运气!


半球奇闻


本人是从教30年的初中教师。2006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幸运的。

评中一的时候,正好赶上职称评聘分开,只要够条件的都可以评,所以我也很自然跟上了大部队。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我还算年龄较小的。之后几年,中高也放开了,只要各方面的硬件条件都符合,基本上都能评上。这几年,我也抓住各种机会为评高职做准备,比如做课,论文,教学成绩,各种奖励,计算机职称考试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到了五年头上,该评高职了,政策又变了,变成各个学校分配指标!我想,估计这次没戏了,因为学校里比我年龄大得多的老师为数不少,大家都想早点评上。于是,我不抱太大的希望,只是跟着大伙儿一起交了评审材料。没想到的是,学校按照老师们所交材料统一打分,我排名第三,那一年我们学校,正好给了三个指标!所以,中高职称评定对我而言,可以说是幸运的!

当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评完一级以后,我不去努力为评高级做好准备,那么也就不会这么幸运了。我有一个同事,到退休还是一级,就是因为唯一的一次机会,她却没有计算机职称考试合格证,结果就只能遗憾终生了。


清颜素心3


1999年我35岁,工龄18年(虚龄,82年参加工作算一年,99年未结束也算一年)顺利晋升副高级职称。

那时我晋中级后从一所企业子弟学校调入一所乡镇中学。首先声明,我出生农民家庭,工作地离家乡200公里,所以没有关系网也没有亲戚会照顾到自己评职称。我调入这所学校时,学校没有专职生物老师,我被赶鸭子上架教初三生理卫生。那时大家都彼此彼此,班主任很配合,六个班我一个人教。考试后全县按学生巩固率人均分及格和优秀率折算总分排名,全县35个学校我得了第一。后来连续三年教初三数学,同年级有4到6位老师,县级排名就难一些,但学校取了一年第二,两年第五。特别是学生竞赛,那时全县参赛学生集中在县一中由教研部门会同高中老师监考。我的学生取得两年的县级第一名,分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这奠定我晋中高的教学效果基础。

实话说,我喜欢写作。工作初期在家乡就是县文联会员,那时写诗和散文,县里有一份文艺月刊和一份周报,就多有我的作品。这喜好转到教学上,就是多写论文。交版面费的我绝对不参与,我中稿多的是《数理天地》、《中学课程辅导》及《初中生数理化》《理科考试研究》等。《数理天地》稿费高一些,千字约60元。其余一般30元左右刚好能买只鸡,所以中稿就改善生活。县里和学校有奖励,90年代有150元一篇。我每年都有4到6篇左右的发表,其一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其二拉近了与教研部门的距离。所以市教科院一个省级课题我参与期中,当然说中小学课题研究形式大于内容。自己比其他老师多投入点精力学生成绩肯定好,就说明了实验成功。当然这方面可让人名利双收。名:课题获省一等奖,给我评了市先进;利:参加编写实验学生用书,我分得一个章节十个版面得到3000元,在当时确实是100只鸡的大数目,而且正式出版署名有著作权。

好了,这是前期准备。乡镇中学老师晋高级是没有指标到校的,当时全县三千多农村教师安排一个晋升指标。许多到任期的老师想都不敢想,结果报送初评材料的就十几个人。局领导县属中学校长等教育头面人物坐下来投票,我还得到满票,真意想不到。


楚天959


我是87年进入中职,是教师中第一批中职。按年限,最早91年可进高职,但当时是第一次没进高职陆续够条件的老教师正在近高职,当时也不是各校分配名额,而是全省统一评聘 。91,92,我两年没报,93年我本不想报,学校和局里让报,也就报了,根本没有希望,果然不出所料,到大市级评审时就差下来了,那时还是年轻的。94年我拒绝没报,95年报名,走40岁以下中青年渠道,这次省里通过了,从一级到高级整一个抗日战争。


紫竹绿茶


对于倒班的一线医生来说,评副高职称真的挺难,论文课题就是一大障碍,想想就头痛。我还算佛系,平时工作忙累苦,好不容易休个年假,就出去旅行了,进职称一拖再拖,就这样拖了十几年,资深老主治,这两年不倒晚班了,考试也通过了,准备今年进副高,60%-70%通过率,看运气了。


行走的次光


2006年参加工作,2007年工作一年自动认定为助教,2012年参加市里职称评定,顺利拿下讲师。

副高职称就有点坎坷了。2016年起,省里不再统一评定职称了,下放到各个学校自己评定,但是,学校不知道怎么评定,评定标准一直下不来,就三年没有评定职称了。

2019年,学校的职称评定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出来了标准,并启动了职称评定工作,结果还是好的,顺利拿下副高。[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大虾游戏


职称是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也是来糊弄别人的。水平是自己努力出来的,是自己对自己尊重和负责的结果。少一些关注职称,多一些提高水平。可能更实惠。水平到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股民亮剑


本人医生,那时还不用考试,评副高职2011年,发了几篇论文,科研结题就算,2004年的中职,面试成绩良好,一次就过了,还好!


付立奎3


还好吧,05年本科毕业工作,16年评上副高,还算顺利。单位很重要,如果你是省重点学校,那么指标足够,很方便,基本都能上。如果你是县重点,镇重点,那么可能有点难,因为到县一级指标就很少了。


锤枪锤


什么事都做,多搞点荣誉证书;当然愿意做事,领导也喜欢,评职称自然就冇问题的。在我们这,硬条件符合,一般都能上,评了能不能聘又是另一码,要看单位有没有岗。我感觉,基本上是论资排辈,还算公平公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