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賣蠔油成為香港第三富豪,李錦記都聽說過,但你知道它怎麼用嗎

說到吃實在是擋不住偉大的中國人民,最近全網爆火的涼皮和油條已經被網友做成了吃不起的樣子,人人都成了美食家。其實早在古代就有很多關於美食的詩句,比如“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就是出自吃貨蘇軾,將清淡的味道視作人間美味。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更是將全國各地的美食盡收其中,讓萬千觀眾大飽眼福。中國人民到底有多喜歡吃呢?或許從這些名詞我們就能看出來:工作被稱為飯碗,開除稱為炒魷魚,嫉妒叫吃醋,被起訴叫吃官司,佔便宜叫吃豆腐,沒錢叫吃土。每個節日都發明瞭相應的美食來增加節日氣氛,比如春節的餃子。

他賣蠔油成為香港第三富豪,李錦記都聽說過,但你知道它怎麼用嗎

蠔:高一二丈,黏附如山,俗呼蠔山

蠔也叫生蠔、牡蠣,在康熙字典中關於蠔的記載是出自《神農本草經》:“初生海旁,如拳石,四面漸長,高一二丈,黏附如山,俗呼蠔山。”蠔就是現在所說的蠔。

俗話說“冬至到清明,蠔肉肥晶晶”,每年從冬至開始到第二年的清明期間,蠔肉是最肥美的,也就是最好吃的時候。蠔肉因為肉質肥美爽滑、營養豐富並且味道極鮮,所以素有“海底牛奶”的美稱。

不同地區對於蠔的稱呼也不盡相同,江浙以北到渤海一帶稱為牡蠣、海蠣子,福建、臺灣稱為蚵仔,兩廣地區則稱之為蠔。

關於蠔的吃法可謂是五花八門,這可難不倒以吃稱霸天下的中國人民。有上川蠔也就是生吃的方法、蜜汁台山脆蠔先炸後焗、芝士生蠔、炭烤生蠔、日式生蠔刺身、酥炸珍珠蠔等等吃法。

他賣蠔油成為香港第三富豪,李錦記都聽說過,但你知道它怎麼用嗎

蠔油:比肩醬油的偉大發明,竟是因為忘記關火

如果不是因為一個名叫李錦裳的年輕人無意中發現了蠔的另一種吃法,或許世間就少了一種美味。

李錦裳,1868年出生在廣東省新會市七堡鎮的一個小村子裡,因為自幼喪父,所以家庭條件非常清苦,和母親在家鄉靠務農為生,二人相依為命。李錦裳雖然沒有父親的庇護,但並不是一個懦弱的少年,他有一顆見義勇為的心,因為打抱不平得罪了惡霸。沒有辦法,只得和母親背井離鄉來到了珠海南水鎮,這個改變他一生命運的地方。

因為南水的特殊環境,這裡盛產生蠔,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李錦裳就想著靠煮生蠔來貼補家用,於是他開了一間小茶館專門在這裡煮蠔銷售。

他賣蠔油成為香港第三富豪,李錦記都聽說過,但你知道它怎麼用嗎

話說有一天,李錦裳嫻熟地在灶邊生火煮蠔,之後就去忙別的事情了。出門時早已把蠔還在火上的事忘得一乾二淨,等他回來時,推門就傳來一陣陣的香味,這才想起來是鍋裡的生蠔。心想這下可壞了,一鍋蠔都得糊了,真是浪費啊!當他打開鍋蓋的一瞬間,竟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原來蠔並沒有熬糊,反而變成了一鍋色澤棕褐的濃稠湯汁沉於鍋底。李錦裳取了一點放在嘴裡一嘗,香濃撲鼻、簡直是人間美味。

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鍋濃稠的湯汁就變成了一種新的調味品,取名蠔油。這一下就打開了李錦裳的思路,這是自己研製的第一份,別人都還沒有發現,所以他在1888年成立了一個家庭作坊,專門生產蠔油,取名李錦記蠔油莊。因為獲得了大眾的認可和歡迎,從此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一發不可收拾。

他賣蠔油成為香港第三富豪,李錦記都聽說過,但你知道它怎麼用嗎

如今的蠔油琳琅滿目,但你知道它的用法嗎,記住4不要

蠔油雖然叫油,但它並不是油,它的作用是調色、增香、提味,因為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晚,所以很多人並不瞭解它真正的用法。

第一,蠔油不要長時間加熱,起到提鮮效果的蠔油經過長時間燉煮的話會破壞營養價值,因此一般在菜快出鍋前放入即可。

第二,不要和刺激的調味料同用,比如辣椒、醋、八角、豆瓣醬這些,會掩蓋蠔油的鮮味,當然雞精也可以不放。

他賣蠔油成為香港第三富豪,李錦記都聽說過,但你知道它怎麼用嗎


第三,不要放太多,因為蠔油屬於濃縮型的調味品,為避免攝入過多的鹽分,只添加少許即可,而且也不易涼拌食用。

第四,不要隨意存放,蠔油雖為熬製但也並不耐高溫,打開後需要放到冰箱保存。

結語

孔子曾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中國人一直將飲食作為一種文化在進行傳承。人們通過同桌共食體現了和睦、團圓,促進了感情。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如今人們通過飲食的製作和品賞似乎看到了古人的生活狀態,體會古人的心境。彷彿關注的已經不在是吃本身而上升到了精神。

不管怎樣,世間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參考資料:《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康熙字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