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纳粹集中营生还:一个塔城女子的传奇经历

从集中营生还

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胜利纪念日。70多年前,纳粹德国向盟军投降,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迎来了胜利。同样在70多年前,一个瘦弱的女孩被前苏联红军从德国集中营解放,又辗转来到中国,来到了新疆塔城……

81岁的卡佳居住在塔城市哈尔墩五道巷,身材瘦小,硬朗。头发虽已花白,双眼却明亮有神,眉宇之间依稀可以看出当年的风韵。操着流利的俄语和不太熟练的汉语,卡佳和我们聊了起来。

从纳粹集中营生还:一个塔城女子的传奇经历

图为卡佳。 庞旭民摄

随着卡佳的娓娓道来,我们的思绪被拉回到几十年前遥远的前苏联。

童年

卡佳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属于什么民族,从3岁起,卡佳就被孤儿院收养了。卡佳回忆说孤儿院在莫斯科附近一个叫卡拉斯那达(音译,因为卡佳年龄大,汉语也不熟练,所以她回忆的地名不尽准确。作者注)的小镇。

或许因为卡佳的长相像亚洲人,孤儿院给她起名叫卡捷里娜·李福(音译),卡佳是昵称。有些在塔城的俄罗斯人说她是吉普赛人,德国人曾经把她当做日本人,而她听孤儿院的人讲,父亲是俄罗斯人。

孤儿院里,每天伴随卡佳的是挥之不去的饥饿,每顿饭一小块黑面包,根本吃不饱。“我经常饿得头晕目眩。”卡佳平静地说。

从3岁到15岁,卡佳在孤儿院度过了整整12年。

从孤儿院出来后,卡佳被安排到附近的集体农庄种地。因为身体瘦弱,年纪也小,卡佳在农庄没有干重活,农庄里的人也不怎么管她。卡佳整天玩耍,度过了两年快乐而平静的生活。

但好景不长,战争爆发了。

逃难

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法西斯德国对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突然袭击。前苏联人民奋起自卫,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

轰隆隆的炮声打破了卡佳宁静的农庄生活。孤零零的卡佳既没有父母可以求救,也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年仅17岁的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逃,逃到一个没有战火的,没有枪声的温暖的南方。

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甚至没有带一点食品,卡佳独自一人踏上了逃难之路。或许就是从那时起,这个外表柔弱的女孩已开始显露出坚韧刚强的一面。或许是孤儿院的生活使她有了超常的忍受苦难的能力。

就这样,这个17岁的女孩在俄罗斯战火纷飞的土地上徒步穿行。

从纳粹集中营生还:一个塔城女子的传奇经历

图为卡佳旧照片。

渴了,就爬在沟渠里喝水;饿了,就向路旁的人家讨口饭吃。有时遇不到人家,她就从地里掰生玉米吃。

碰到德军的马队、装甲车,卡佳就藏进树林。天上的飞机不时轰鸣,卡佳听到飞机声,就躲在田地里的水渠里(前苏联的水渠是用石块砌成,深达半米以上)。

走啊走,不知疲倦地走。卡佳的脚磨烂了,腿走肿了。伴着一路上的死尸,卡佳从莫斯科走到了黑海附近的一个小城。

来到乌克兰,这里并非卡佳想象的世外桃源。实际上,1941年9月19日德军已占领了乌克兰首都基辅市,这个小城早已被德军占领了。卡佳找到了一个空房子住下来(主人早就逃走了)。德军在清查人口时找到了她,把他当作日本人登记下来,还给她起了一个日本名字——云子。卡佳在这里生活了一年,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有一天,卡佳不知怎么回事就晕倒在街头。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基辅的一家医院里。

集中营

卡佳出院后,德国人把她送进了前苏联一个叫海拉松(音译)的集中营。不久,她又被送到了尼古拉耶夫(在今天的乌克兰)集中营。又过了一段时间,卡佳和许多人被德国人塞进闷罐火车,押往德国境内。

挤在臭气熏天、瘟疫蔓延、死人病人成堆的火车里,卡佳都麻木了,不知道哭泣、不知道害怕。直到下了火车,站在刺目的阳光下,看见自己的影子在晃动,这才相信自己还活着。

火车站飘着纳粹的旗帜,站立着带骷髅头徽章的德国士兵。卡佳成了一名小囚徒。

这一群人被押进了位于哥尼斯堡(二战中为纳粹德国东普鲁士首府。现名加里宁格勒,为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小编注。)的集中营。

在这里,他们住的是潮湿阴暗的地窝子,吃的是劣质面包和馊了的绿豆汤,男人们在山上砸石头,女人们则为德军织手套、袜子。

繁重的体力劳动,粗劣的饮食,让年幼体弱的卡佳吃不消,于是她就一次次地逃出劳动场所,四处游荡。

卡佳说,那里离苏联很远,大概是德军觉得俄罗斯人回不了家乡,所以对他们,特别是对小孩看得不是很紧。但对于德国人看得非常紧,抓到德国人外逃,就要严加惩罚。卡佳曾看到一个德国男子逃出集中营后,被抓回来。德军把他绑在柱子上,轮番抽打,直打得那人奄奄一息才住手。

但这并没有吓倒小卡佳,她经常凭着瘦小的身形逃到外面。卡佳说,逃到外面不一定要回前苏联,那毕竟太遥远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走。她出来主要是逃避那些累死人的体力劳动,还可以向德国老百姓讨些吃的。

卡佳说,有些德国人非常友善,看她瘦弱可怜,就会拿出食品让她吃个饱。当然,有些什么都要不到。

在外面游荡够了,卡佳还会回到集中营,因为那里毕竟还有个睡觉的地方和俄罗斯同胞。

看到卡佳经常逃出去,有位俄罗斯大婶也动心了,她请求卡佳帮她逃出集中营。

卡佳带着大婶溜出了集中营,悄悄摸进一户德国人家中,偷走了晾晒的衣服,换掉了在集中营的囚服。她们各自带了一个麻袋,里面藏着几条列吧(面包)。

两人一路躲藏,来到了火车站,小卡佳看见几个穿制服的警察走过来,连忙把装着列巴的麻袋藏到铁轨里,又让大神也扔掉麻袋,可大婶舍不得扔掉。结果,警察一看大婶随身带着麻袋,就立刻盘问。几句话后,大婶露馅了。她们被关进铁路旁的一间小黑屋子里。卡佳因为拉肚子,搞得浑身脏兮兮的,爱干净的德国人就没有打她,而大婶就受苦了,让德国人痛打了一顿。卡佳又被押回那个集中营。

来中国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战结束。

就在这年4月,前苏联红军解放了位于哥尼斯堡的集中营。苏联军队开始清点集中营的人员。一个月后,卡佳的资料从卡拉斯那达孤儿院反馈回来。在确认了身份后,卡佳登上了回前苏联的火车。在莫斯科,卡佳被送到中国大使馆,领到护照和火车票。

1945年10月,卡佳坐着火车来到哈萨克斯坦的阿亚古斯,又转坐汽车来到塔城。

为什么战争后卡佳会被送到中国,卡佳也不知道。

从纳粹集中营生还:一个塔城女子的传奇经历

图为卡佳(右二)旧照片。

卡佳来到塔城后,就在大校场(即今天的地区二中广场)附近的一个理发店里找到了干活的地方。理发店老板张功胜是从前苏联归国的华侨,后来卡佳就和张功胜组成了家庭,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从此,卡佳就在中国一直生活到现在。在中国登记户口时,她的名字被写为李峰。如今,丈夫早已去世,女儿在内地工作。

岁月荏苒,当年的美少女已成了老妪。沐浴在温暖阳光下的卡佳,手托脸腮,两眼直视前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不知她是回想起战火纷纷的逃难,还是集中营艰辛的岁月,或是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后记:本文采写于2005年。目前,卡佳与女儿共同居住在克拉玛依安享晚年。作者:庞旭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