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各個方面加強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著眼於新時代農村建設工作,重視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加農民收入,優先解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三農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為儘快完成這一任務,大連市市委於2018年集中組織任命了一批鄉村基層幹部,派到各大村鎮,肩負起新時代農村建設的重任,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的第一書記婁棟原就是其中一位。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筆者第一次見到婁書記,是在東北財經大學的足球場上,在這次“2019年秋季駐鄉村第一書記特色農產品展銷會”上,婁書記和復興村的村民們熱情的向參會人員們展示出自己帶來的莊河特色農產品,收到一致好評。此次他們展示的農產品主要有黃金蜜薯地瓜、軟棗獼猴桃、寒富蘋果、紅肖梨、山木耳等……婁書記帶來的農特產品不僅代表著復興村、莊河市,也代表大連市的特色農產品,今年是個豐收年,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巨大成果的一年。請跟隨筆者的目光,一起走進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的“建設之路”。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親力親為 深入農村基層建設

復興村地處莊河市徐嶺鎮北部,位於著名的歇馬山腳下,距離莊河市約15公里。英那河支流灌區流經村裡,幹甸水庫位於村邊。張莊線公路和新建的復楊線公路在村內縱橫穿過,全村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水資源豐沛,交通十分便捷。復興村目前有1439戶家庭,人口4855人。土地資源豐富,有耕地15000畝,山林地3000餘畝。復興村是徐嶺鎮佔地面積最大,耕地面積最廣的村子,也是遠近聞名的水果生產專業村,水果有草莓、藍莓、桃、梨、蘋果等。當筆者問到一年前剛來到復興村時這裡的情況,婁書記笑著告訴筆者,其實在他來到復興村任職之前,復興村大部分農民的生活都已脫離貧困水平,但仍屬於低收入群體,所以到復興村就是帶領村民進一步提高收入,讓復興村走向“復興”。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他牢記宗旨、用情用力,把讓村民過上好日子、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去年4月底,婁書記選派到復興村後,經過三個月的深入調研、精心準備、多方諮詢,瞭解到村民們需要資金進行設施大棚建設和改造,婁書記就聯繫農業銀行,經過多次協商,最終幫助105戶村民申請了貸款,貸款金額500多萬元,滿足村民種植草莓、藍莓、櫻桃、棚桃、葡萄及食用菌等設施農業種植戶大棚建設的用款需求,實現對農戶的資金支持。婁書記還組織3名綜合素質過硬的村民黨員,成立了村集體公司----莊河富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村民共同參與經營,共同致富。同時,開拓出線上電商平臺“復興新農”,線上幫助銷售復興村的特色農產品,有草莓、藍莓、油桃、葡萄、櫻桃、火山小柿子、大骨雞等,日瀏覽量最高達6456人次,運行3個多月銷售金額5萬餘元,淨利潤萬餘元,線下幫助村民銷售蘋果、桃、梨等水果200多萬斤。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為壯大村集體經濟,今年婁書記帶領公司村民進行了生態農業示範基地種植,種植黃金薯土豆、粘苞米、蜜薯地瓜近100畝,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帶頭作用。他利用復興村區位和農產品優勢,做好資源整合,提高品牌效益,採用“黨建+村辦企業(合作社)+電商+農戶”扶貧幫困模式,依託“復興新農”電商平臺,切實拓寬農產品銷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在農業不斷髮展壯大的基礎上,引進新的生產技術,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在傳統種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持續發展的同時,推進農業產業不斷轉型升級,發展鄉村旅遊、農村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婁書記清晰地認識到產業是經濟發展的載體和依託,只有多項產業的蓬勃發展才能帶來經濟的繁榮。他說:“既然來到農村基層工作,就要深入到村民的生活之中。種地是他們的工作,那麼幫他們銷售農產品就是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管任期幾年,我是寧肯苦幹,也不願苦熬!”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重視學習 加強基層黨建工作

基層黨組織是振興鄉村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加強鄉村黨建工作也是新時代農村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黨員是戰略成功的關鍵,在戰略中,黨員應該發揮作用,黨的根基才會牢不可破,才會有戰鬥力。“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黨性,黨性是黨的發展生命線,更是一個黨員工作的根本。作為基層幹部,要明白攻堅戰是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黨性的體現。基層黨員幹部是實現振興鄉村的主力軍,只有培育好黨員的黨性,才能推動振興鄉村戰略的成功實施。在振興鄉村工作中,黨員幹部是要時刻做到嚴於律己、公平公正,打勝攻堅戰,落實振興鄉村戰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黨員幹部不但要有責任意識還要有自覺意識,在攻堅工作上,擼起袖子加油幹,為實現全面小康出工出力。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復興村全村共有黨員109名,設有一個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14個黨小組,組織健全,經常舉辦各種活動。他始終牢記使命、忠誠履責,把建強村級組織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以黨建為引領,把強班子、建隊伍作為突破口,無論是搞規劃還是上項目,幫助“兩委”班子開闊視野、提高能力。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規範村總支日常運行等。結合“一線黨課直通車”工程, 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學習教育。

在硬件建設上,利用去年西崗區提供的文化設施與路燈項目資金15萬元,為復興村修建文體廣場4個,每個廣場達300平方米,各廣場配備太陽能路燈2個,為村和屯安裝宣傳櫥窗22個,宣傳黨的富民政策、法律法規、村規民約及好人好事,打造全新的村級黨建示範陣地。還深入開展“黨建+文化凝聚+志願者服務”活動,進行“弘揚孝道文化、培育文明新風”文明家庭評比,爭做徐嶺好人、爭做有德之人“雙爭”評比,起到“黨建引領工作,文化凝聚人心”的目的。他積極開展走訪慰問工作,春節、“七一”共走訪老黨員和困難群眾33戶,把各級黨組織從思想上、物質上給予的關心關懷帶給老黨員和困難群眾。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關於復興村的黨建工作,婁書記表示,由於農村青年人普遍都在外務工,村裡剩下的黨員們也都是年齡較大的中老年人,所以在組織黨員活動時有部分黨員同志不能到現場參與。於是婁書記利用微信,創建“復興村黨員交流群”,把每次黨員活動的主要內容和現場圖片及視頻傳到群裡,及時讓外出務工的流動黨員同志吸收學習。婁書記還把每個月的九號定為黨員活動日,在外務工的黨員必須定期提交學習心得和思想彙報,不斷提升黨員素質,以高標準要求自身。

正是這樣的嚴格要求,讓復興村的黨建工作一直開展得十分順利。也體現出復興村領導幹部成員政治素質好、團結協作好、工作作風紮實,是一個想幹事、能幹事的班子,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扶貧扶智 改善農村管理水平

在復興村工作一年多,婁書記已經和當地農民打成一片,他還經常和當地農民一起到地裡務農,從零學起的他現在已經幹得有模有樣了。對於婁書記的工作成績,每位村民都是讚不絕口,但他從不認為自己可以沾沾自喜,更不會因此而停下腳步,他牢記重託、助力發展,把推動鄉村美麗建設作為自己的努力方向。關於下一步的工作計劃,還是要緊緊圍繞提高經濟水平為中心,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改善農村管理水平,提高村民精神文明。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以農產品銷售為例,酒香也怕巷子深,擁有好的產品,銷售就成下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農產品大多是非標產品,村民們要想徹底打開銷路,就要進行標準化生產以及品牌化推廣。婁書記的“復興新農”電商平臺已經走上正軌,下一步,預計會在大連市內開辦生鮮超市,以方便在平臺訂購農產品的顧客能更快收到貨物,既保證農產品的新鮮,也能提高銷售效率,還能解決一批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可謂是一舉多得。婁書記還利用業餘時間自學電商運營知識,同時還請專業的電商運營人員,來給村民們培訓,助力新一輪發展。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對新農村建設時期所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總體要求的全面發展和超越,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在農村發展中的具體表現,對我國未來農村經濟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在和筆者交流的過程中,婁書記一直是金句頻出,當兵二十餘年的他,身上散發著軍人的堅韌精神,讓筆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既然來到基層農村建設,我們的任務就不只是要扶貧,更要扶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讓當地的農民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希望復興村在未來更長久的時間裡,都能長治久安。”

“我時常牽掛著奮戰在脫貧一線的同志們,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工作很投入、很給力,一定要保重身體。”這飽含深情的話語溫暖了奮戰在鄉村的第一書記和公職人員,充分肯定了第一書記工作制度的重要性,彰顯出第一書記這個特殊群體,在鄉村振興中的使命與地位。婁書記就是這樣一位實幹型的第一書記,基層的工作十分辛苦,但婁書記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以及復興村全體村民的信任和感激。相信婁書記能夠繼續踏實前行,為農村基層“找好一條路子、建好一個機制、帶好一個班子、打好一個基礎”。

莊河市徐嶺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婁棟原:厚“棟”任重 清“原”正本

圖片丨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