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剛來重慶上學的時候我就清晰地明白了一個道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地域的不同造就了文化、飲食、以及生活上的許多差異。

這些差異有時讓人困惑,有時又讓人捧腹,比如以下這段對話:

山西室友:“你們床上會有掃帚嗎?”

重慶室友:“那是什麼?”

“就是可以把床單褶皺掃平的工具,你們不用掃帚怎麼鋪床啊?”

“用手啊!”

“那你不用搓澡巾怎麼搓澡呀?”

“也用手啊!”

……

類似這樣的話題每天都在發生,我們討論時提出的那些問題,不可思議中夾雜著一絲喜感,著實有趣。

下面就讓我以一個外地人的角度,來講述一下我在重慶發現的關於白菜的差異吧!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發現這個差異其實是個偶然,因為每次做飯,不管是炒菜還是煮麵,我的重慶室友都會說三個字“放白菜”。

而我就會反覆確認,是這個包菜嗎?還是這個娃娃菜?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甘藍

重慶和北方叫法差異最大的白菜應該是包菜,也叫做捲心菜、蓮花菜,學名甘藍。

在生物學上屬於白花菜目、十字花科、蕓薹族、蕓薹屬 、甘藍種,這樣看來叫做白菜確實沒有什麼錯。

即使是包菜,在做法上也存在巨大的差異。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形狀扁圓、顏色淺綠近乎發白的包菜,就是我們常說的牛心白,一般會用來熗炒或者醃製做成泡菜。

口感更加生脆,幾乎沒有什麼纖維,特別適合做手撕包菜。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形狀較圓,顏色翠綠的包菜,也就是一般說的捲心菜,幾乎沒有人會用來涼拌,川渝地區也很少拿來熗炒。

大部分會切絲後和洋蔥、胡蘿蔔一起當做炒飯、炒麵的配菜。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白菜

除了包菜被叫做白菜,北方傳統意義上的大白菜也被叫做白菜。

在生物學上屬於白花菜目、白花菜亞目、十字花科、蕓薹族、蕓薹屬、白菜種,這才是我們真正所說的白菜。

東北常做的酸菜就是用傳統大白菜做的,和川渝地區的酸菜也截然不同。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酸菜炒粉條

傳統白菜也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比如青口白菜和白口白菜。

青口的白菜,從菜葉到菜幫皆為綠色,肉質較厚纖維較粗,所以咬起來爽脆,重慶這邊幾乎看不到青口的白菜。

而白口的白菜,菜幫白色、菜葉綠色,肉薄纖維細,吃起來更加細嫩,冬天小面裡常用的墊底水白菜就屬於白口白菜。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其他類似於娃娃菜的白菜,一般只會在特定的川菜(類似於開水白菜)或者涮菜、火鍋裡見到了,日常炒菜很少會用到。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白菜型油菜

還有一種白菜是北方人認為是白菜,而重慶人卻並不這麼稱呼的瓢兒白,學名叫做白菜型油菜(好複雜)。

生物學上屬於白花菜目、十字花科、蕓薹族、蕓薹屬、蕓薹、白菜型油菜亞種,又被叫做油白菜、上海青。

吃法具有普遍性,從熗炒到白灼都有,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總而言之,在重慶被叫做白菜的蔬菜真的很多,如果你在飯館裡點了一份糖醋白菜,最後卻上了糖醋包菜時,也不要太過詫異,畢竟在重慶它就是白菜。

所以當你不確定對方說的白菜是哪種白菜時,一定要多問幾次,同一樣蔬菜,各地叫法都有差異,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你還知道哪些被叫做白菜的蔬菜嗎?請留言告訴遊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