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普及一下,你應該知道“放療”的那些事

放射性治療就好比,在距離院子裡一棵蘋果樹1公里以外,對這顆蘋果樹進行掃射,我們希望在有限的子彈量內,把所有蘋果都射下來,還不傷著院子裡其他東西。大家覺得把蘋果的打下來的概率有多大?破壞院子的概率有多大?


來來來!普及一下,你應該知道“放療”的那些事


放射線的高能粒子就像密集的子彈一樣,而照射則是用機關槍對射擊目標掃射一樣。生物學家用酵母做實驗的時候發現:用1.2克庫侖/千克的射線量照射酵母,每個菌體大概被擊中1000次,這個放射強度對酵母來說應該稱得上滅絕性的大屠殺了,但是結果出乎意料,只有10%的酵母死掉了,剩下的都活下來了,而且依然可以繁殖。這個時候科學家才明白:原來和戰士上戰場一樣,擊中不等於被打死,受傷還可以再修復!只有命中要害部位,細胞才會很快死亡。


來來來!普及一下,你應該知道“放療”的那些事

DNA被擊碎,細胞才是去活性


細胞核內部的DNA就是細胞的大腦,所以必須直接擊中DNA分子或者擊中DNA旁邊的水分子,發生爆炸,造成DNA的損傷,細胞才會死亡。


來來來!普及一下,你應該知道“放療”的那些事

細胞死亡


也就是說希望放射性高能粒子,準確擊中每個腫瘤細胞核中的DNA分子,在細胞那樣的微觀環境是很難做到的。醫生只能確定腫瘤組織(不是單個腫瘤細胞)在體內的位置,然後對準那個位置進行掃射。所以到目前為止,放射治療仍然是這種大方向正確的掃射行為,做不到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來來來!普及一下,你應該知道“放療”的那些事

放療機


那麼,這種掃射的殺傷率是多少呢?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把體內的腫瘤組織(再次強調,不是每個腫瘤細胞,腫瘤組織是一大團腫瘤體)比喻成一顆結滿蘋果的蘋果樹,把每一顆蘋果理解成一個腫瘤細胞,整棵樹就是一個腫瘤組織。放射線治療就是在這棵樹一定距離內,架起一挺機槍進行掃射。假設樹上有1000顆蘋果,我們掃射1000發子彈,那麼一定會有蘋果被擊中好幾發,也有蘋果未被擊中的。多次重複這種試驗,結果發現被擊中的概率總是在63%左右,換句話說,還有37%的未擊中,會成為隱患。


來來來!普及一下,你應該知道“放療”的那些事


由於這種概率的存在,科學家就想到最大限度的消滅腫瘤細胞的方法了,就是多次掃射!因為第一次消滅63%,進行二次掃射,又消滅63%,再進行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理論上講多次重複下去,腫瘤細胞會越來越少。但實際上,放射性治療能這樣無限次進行下去呢?顯然不行!蘋果樹沒打掉,院子被打殘廢了。高能射線是在體外,對體內的腫瘤組織進行掃射,難免會對正常組織也有傷害!所以,放射性治療一般都是適可而止,也就是說通過放射性治療,並沒有,也不可能徹底消滅腫瘤細胞。

相對於化學治療而言,放射性治療副作用還是小的,下次我們就來講講《腫瘤治療之化學治療》,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來來來!普及一下,你應該知道“放療”的那些事

腫瘤活得好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