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手術、放療、化療中的腫瘤病人,中醫建議介入中成藥,為什麼

眾所周知癌症的3大治療手段為手術、放療、化療,但是在治療過程當中,中醫都建議患者服用中成藥作為輔助治療手段,之所以這樣是有什麼特別的療效或好處嗎?

這是因為手術,放、化療這3種常見腫瘤治療手段,本身對病人就有一定的損傷,再加上腫瘤本身對患者的侵害,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其它不良反應和症狀。而中成藥就是作為緩解這些不良反應與症狀的手段存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選擇合適的中成藥作為手術、放療以及化療的輔助,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以及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中成藥。

處在手術、放療、化療中的腫瘤病人,中醫建議介入中成藥,為什麼

一、手術

腫瘤的圍手術期是指腫瘤患者擬行手術至手術結束後的大約1~2個月的一段時間內,圍手術期大致可以分為手術前和手術後,在這兩個階段都可以合理運用中成藥輔助治療。

手術前:患者由於腫瘤本身的痰濁、淤毒症狀,加上心理壓力等,患者往往會出現焦慮甚至恐懼的心理狀態,多表現失眠、心煩等臨床症狀。

處在手術、放療、化療中的腫瘤病人,中醫建議介入中成藥,為什麼

按照傳統中醫的角度理解,這種現象多屬於痰熱擾心、肝氣鬱結、心血不足與心神失養導致的,這個期間合理的應用中成藥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神經症狀,調理患者的氣血,提高機體的應激能力,為手術做好準備。

手術後:術後的患者氣血大傷,極為容易疲乏無力、心悸氣短,出現盜汗的現象,主要是由於手術導致的氣血兩虛。

這時中成藥應該以益氣養血扶正為主,同時也要兼顧祛邪。

處在手術、放療、化療中的腫瘤病人,中醫建議介入中成藥,為什麼

二、化療

化療期間服用中成藥,一定要遵循“防治並重、扶正為主、改善症狀、藥少而精、因人而異、隨時未變”的原則。

一方面選用合適的中成藥可以減輕化療對身體的毒副作用,提高化療的耐受性,另一方面也會起到協同抗癌的作用,並且中成藥還具有服用便捷、量少的特點及優勢。

中成藥的應用可以從化療開始,貫穿整個化療週期,但是中成藥的使用也應當遵循中醫辯證論治的根本原則,因人而異,隨時隨證的變化,也能體現中醫應用中成藥“個體化”、“靈活”的優勢。

處在手術、放療、化療中的腫瘤病人,中醫建議介入中成藥,為什麼

三、放療

放療期間產生不適症狀,非常適合中成藥作為輔助治療。根據放療的部位大致分為3種情況。

1、頭部放療

頭部放療容易引起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頭昏目脹、心煩易怒、舌紅苔黃等症狀,在放療的時候可以服用滋腎養肝與化痰通竅、清熱解毒的中成藥用來緩解和預防。

2、胸部放療

胸部放療容易導致放射性肺炎、食管炎、心臟毒性等,以及產生刺激性乾咳、心悸氣短、吞嚥困難與胸骨後疼痛等症狀。那麼在放射治療前就可以使用養陰清熱、益氣養血、活血化瘀的中成藥,加以防治。

處在手術、放療、化療中的腫瘤病人,中醫建議介入中成藥,為什麼

3、腹部、盆腔放療

腹部、盆腔放療容易導致放射性腸炎、盆腔炎、膀胱炎等,造成腹脹、黏液便與大便次數增多、肛門墜痛,嚴重時還會產生便血、尿頻與血尿等症狀,嚴重影響癌症患者生活質量,適合在放療前以及放療早期服用清熱利溼、補腎養陰與涼血的中成藥。

中成藥跟醫生開具的專業處方區別在於,中成藥是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商品化的一類中藥製劑。因此,作為供臨床應用的中成藥,不但要具備相應的藥名、用法用量、規格和特定的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而且要有確切的療效,明確的適用範圍、應用禁忌與注意事項。所以腫瘤病人一定要服用中成藥,一定是要經過專業的醫生指導才可以服用,並且謹遵醫囑。


想要了解更多腫瘤相關內容,請關注“錢彥方說腫瘤”。

如有問題需要諮詢,請在評論留言,或後臺私信我,我會在出診之餘儘量解答

處在手術、放療、化療中的腫瘤病人,中醫建議介入中成藥,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